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三包”为什么难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 18:39  财富时报

  “汽车三包”为什么难产,这个问题一提出,马上有答案:当然是汽车厂家为了利益不受损呗,政策要保护“纳税大户”!

  “汽车三包”由来已久

  消费者已数次与“汽车三包”擦肩而过了。早在2004年就已就此问题讨论了很久,直到2005年底仍然无望出台。“汽车三包”的一拖再拖,已经使其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难产明星”。

  在“汽车三包”征求意见后,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很多汽车厂商目前还在向有关部门提建议,要求对某些环节进行修改。从目前的征求意见稿来看,与当初的送审稿相比已经有很多改动。在法律依据方面,“汽车三包规定”仅保留了《产品质量法》,删除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合同法》;在销售商承担的义务方面提出,只要在合同中有所注明,有瑕疵的车也可以销售;而在关键的退换规定方面,与送审稿相比增加了一个限制条件,即同一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计修理5次又出现同样问题,消费者才可以提出退换(由原来的2次提高到5次),这实际上提高了换车的难度。

  其实,在对其“难产”的原因上,业内早已有种种猜测,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厂家为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向政策制定部门施压,导致三包迟迟未能露面。”

  然而,厂家也有他们的说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企业负责人表示,三包“难产”的症结主要在执行层面,特别是整车检测环节。“整车检测技术方面能力比较滞后”才是三包未能出台的主要原因。

  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对这个说法持反对态度:“目前我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检测机构具备一定实力,能够担负起三包规定中的汽车质量检测任务。”“企业的说法只是一种借口而已。”另有相关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检测技术方面的压力并不大;与之相应的监督执行层面,包括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也都有意愿成为‘汽车三包’的监督执行机构。”

  总之,“汽车三包”在广大消费者心理极度落空的同时,业界对汽车厂家、经销商与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程度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不知舆论的压力可否战胜当头“利”字啊!

  等你等到我心凉

  一位北京的王姓先生自两年前买了一辆“问题”车后,就没有消停过。本来攒钱买个辆车,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结果不但时时因为它耽误工作不说,也根本没有享受到生活,相反生活还因此受到很大的困扰。而且还是有苦说不出啊!

  汽车质量问题普遍的出现在广大消费者身上,一直就希望“汽车三包”可以早日出台,让他们可以感觉有所保障,在一次次看到希望破灭后,许多消费者对“汽车三包”已经失去了信心。很多消费者已经表现出了消极的情感:“如此这样纠缠下去,即便三包出台又有多少条款能够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呢?永远是考虑厂家的利益,厂家纳税不能得罪,百姓高不高兴无所谓,以后不要再说什么消费者是‘衣食父母’了,这个‘父母’即没有权利‘管’,也没有权利‘问’。反正我们已经习惯了。”

  在听了上述的话,大家是不是感到了一丝丝凉意,在说明“汽车三包”已经是变得遥遥无期的同时,也表示出国家政策的出台还要听从企业的话,真是可悲!

  永远是把消费者当作上帝挂在嘴边,一牵扯到利益,什么上帝不上帝的,一副“我就上帝”的嘴脸就显露无遗了。

  有业内人士曾强调“汽车三包”其实是个落后的观念,在一些发达国家从来就没有过具体的三包规定。在目前我国法律环境不健全的情况下,出台三包不会解决根本问题。不可否认,三包不是汽车市场的救命稻草,也承载不了太多的希望,但是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及健全法律体系需要很长的过程,目前的汽车市场仍需要“汽车三包”的出台来进行规范。而且,就是提高了法律素质有如何呢,没有法律制度作为保障,一切不是等于没说一样吗?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