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试车手:鲜亮背后的艰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 09:30  解放日报

  人人都希望能开高性能、高质量的车。而在使希望变成现实的进程中,需要一些“苦行者”去栽培、化育希望之树。寒冬,在滴水成冰的黑河,酷夏,在烈日曝晒的海南,都有他们如牛驮重的身影……

  每辆新车上市前,最先开这辆车的必是试车手。车界流行一种说法:“试车手在考验车辆的极限能力时,所处的是一种失控和受控之间的中间状态”。试车手的工作与赛车手有些相似,都带有较多危险性,而且由于试验车辆都处在开发阶段,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尚未经过验证,因而,试车手的工作有时甚至比赛车手更加危险,也更为艰苦。日前笔者通过采访上海大众、广州本田和泛亚技术中心,更深入了解了试车手在鲜亮后面的艰辛。

  据广州本田的试车手介绍,对整车的适应性试验,一般都选择该车可能销售到的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区进行,例如极冷、极热的地区。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产品在不同环境中的使用性能。据从新疆吐鲁番试验回来的试车手介绍,在吐鲁番的一个月,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可达47℃,一般情况下也都有38℃至39℃,真是名副其实的“火焰山”。特别是做曝晒试验的那段时间,工作人员必须在车外顶着烈日监控,在烈日曝晒下即使撑伞也无济于事,汗水湿透全身衣服是家常便饭。最难熬的是提取数据,试验人员必须在整车完全曝晒、温升稳定后进入车内,此时车内的气温一般会达到60℃至70℃,仪表台表面温度最高能到90℃。他们笑着说,仪表台上都可以烤鸡蛋了。

  在众多测试中,高寒实验堪称“魔鬼试验”。这一实验大多选择在东北黑河,一般都在零下20℃至零下30℃的高寒下进行,试车手必须将车辆温度降到零下20℃后才能启动,然后打开暖风并按照规定的车速匀速行驶。试验过程中,车内温度从最初的零下20℃逐渐升温,直到20℃的“高温”,前后温差达40度,这可不是一般的身体条件所能承受的。从医学角度看,前后温差相差10度就已经构成对人体的严峻考验。

  试车手的日常生活其实十分平淡,虽然因为试车的缘故跑过很多地方,但由于在开车时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他们根本无暇欣赏各地的自然风光。试车手们不仅需要充分理解车辆的工作原理,还要严格按照试验规范的要求操控车辆,以获得规定的试验数据。经验丰富的专业试车手还可凭借自己超乎寻常的“车感”,把握行驶过程中的车辆状态。比如,他们不仅可以准确感知自动档车辆换档的时间,还可凭借自己的驾驶经验,判断这样的换档时机是否合适;甚至可以通过轻微的异响,判断车子哪方面存在问题。此外,出现的这些问题都要由试车手完整记录下来并描述清楚,以便交给有关部门去解决。

  国际上有相关试车手的培训和认证系统,一个优秀的试车手需要通过几年时间,完成在不同国家、不同路况、不同驾驶情况下的培训。但是,目前国内还缺乏统一、系统的资格认证体系。由于产品保密性需要,每个汽车厂商都单独培训和使用自己的试车手。在泛亚,新的试车手需要经过3周培训,然后进行考核。培训内容包括试验规范和试验技能。规范培训要求试车手能记住常用的20余种规范,每个规范都包含许多操作规定,复杂的规范甚至包括大概几百个操作规定;技能培训则要求他们按规范稳速操作,控制制动力大小和加速快慢,以获得需求的试验数据。

  每辆新车在开发过程中,都要进行各种开发和认证试验,如主观评估试验、性能试验、耐久性试验、气候试验、高海拔试验等,目的是发现车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工程、设计部门解决问题提供依据,以确保产品的优越性能。由于中国地域辽阔,道路条件参差不齐,气候也复杂多样,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带等气候带。为适应多样的气候情况和道路条件,试验车辆会在中国各种最极端的地貌和气候环境下进行最严格的试验,包括云南的高海拔试验、吐鲁番的高温干燥试验、海南的高温高湿试验、黑河的寒带试验等。

  试车手的工作既不同于一般驾驶员,也不像赛车手一样惊险刺激。它的最大特点是需要多次重复试车,这就显得十分枯燥乏味。为使试验数据具有可比性,便于发现和追踪问题,试车过程还高度追求操作的“一致性”———试车手的每一项操作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这些规定细化到每一阶段的速度、制动、加速要求、制动的力度以及方向盘角度等。同时,每辆试验车都带有监控仪器,记录车辆运行状况,以确保操作符合要求。所有的试验规范都是根据不同试验场、不同的路面情况来设计的。首先,试验认证工程师需要驾驶车辆到不同地方、不同道路条件下采集路谱,在进行相应的折算后,根据不同的试验车型制定不同的试验计划,以实现在短时间内模拟客户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车辆行驶情况。为了适应中国各地迥异的气候条件,还需要进行气候适应性试验:夏季试验每年6月至8月在海南进行;冬季试验11月至次年1月在黑河进行。(下期将继续介绍上海大众试车手的故事)

  郑瑰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