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力帆老总尹明善等待汽车出生证的368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 07:32  时代信报

  力帆轿车获准上市可谓历经曲折。在过去的368天里,尹明善和力帆顶住了巨大的压力,终于等到了花开季节。信报记者24日对尹明善的个人专访,首度揭示了他在等待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

  记者 刘隽刚 报道 张秀良 摄影

  从12月20日拿到国家发改委的准入批复至今,尹明善不知道在睡梦中笑醒了几次。

  连续几次公布的上市计划被一再推迟,已经让不少业界人士怀疑力帆这一次是否能够拿到“准生证”。所以更多的评论者之前都认为,“如果老尹不放手,恐怕会在汽车项目上摔一跟头。”

  就连尹明善自己也承认,在业界中70%的人不看好力帆轿车。

  但令业界没想到的是,短短10个月多一点时间内,力帆轿车的准入批复就下来了。24日下午,力帆轿车首任销售总经理胡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批复完全是顺产。”与之相比,吉利在获得准入许可的批复上花费时间接近4年,奇瑞也是通过曲线方式花费了两年时间才获得批准。

  在“力帆轿车的幸福来得太突然”思维作用下,观察者们评论的角度发生了集体180度转弯。据记者了解,目前最新评论认为,“力帆轿车获准批复花费时间如此之短,其中过程耐人寻味!”

  申请文件备齐之后

  2004年年底,力帆轿车的第一辆样车已经下线。自认为兵精粮足的力帆将立项申请递交到了重庆市发改委。

  充满信心的尹明善当时认为,只要满足了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新政策的三个必备条件,获得批准是顺理成章的。

  “汽车产业准入有三个必要条件分别是,总投资不得少于20亿,自有资金不得少于8个亿;一定要有自己的发动机厂;一定要有自己的研发中心。这三个必要条件我们都满足了,但申请目录的难度却远远超出了我们原先的预期。”尹明善在遭遇了挫折之后,发现在三个必要条件之外,审批还涉及到“同一个产业重复建设”的宏观调控限制。

  “我们只知道重庆需要,我们也符合这个条件,但是不知道全国到底有多大的产量,多大的市场。”

  由于这种意识上的差异,使尹明善连续公开宣布了几次预计获准的时间:“5月份我们所有的文件备齐了,因此认为通过的时间就应该是6月份;但是6月份之后,有人跟我们说,‘国家发改委的各种重大项目太多,按照一般的规定,总是要拖那么两个月左右吧’。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们就把6月份换成8月份。结果到了8月份还不行,我们又猜测,可能他们太忙,各种各样的筹备啊,可能是10月份吧。最后到了10月份还是没能得到批复,这个时候我们反而不讲话了。因为我们已经得到一个消息:产能的问题。产能的问题就是一个国家需要宏观调控。”

  这种估计错误和公开信息,使力帆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遭遇了最严重的威胁。尹明善后来总结这种威胁时,将其归纳为“信任风险”。

  手工敲出来的样车

  尽管遭遇了来自宏观调控的阻力,但是尹明善并没有坐等批复的到来。2005年4月,力帆520轿车首次亮相在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上,这次亮相中,有细心的观察者发现,力帆轿车有着明显的手工打造痕迹——为什么没有用模具制造呢?

  这个疑问,凝结着尹明善心中的苦楚,这种苦楚,就是在等待过程中,遭遇到的“信任风险”:“比如说一个企业哪怕自有资金100个亿,贷款了100个亿,贷款50%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企业。但是倘若银行不信任这个企业,要收回那100个亿,而这个企业自有的100亿资产全部变成硬东西了,土地、厂房,你哪里拿的出100个亿现金去还人家?于是,一文钱逼死英雄汉。”

  “这种信任风险实际上已经对我们造成了影响。由于批复久久不能下来,有一个配料厂就公开讲,‘对不起,我不能给你开模具。现在我手工一件一件给你做,你什么时候核准了,我什么时候给你开模具’。要知道开模具,小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上百万。”

  在这个问题上,老尹难以找到分辩的理由。而且配套厂还振振有词:“历史上,吉利曾经花了差不多4年才拿到目录,我现在给你开了模具,你4年不生产,我怎么办?你要,行,我们苦一点,我们手工一件一件给你做。”

  发难的不仅仅是配套厂,经销商也开始退缩了。

  “我们的销售商本来有603家申请,批准了40家。这40家销售商把店都建好了,就问我们:‘怎么车老不来?’后来他说,‘我把这个店换牌子,我干别的去了。”

  “还有银行,银行说,如果最终下不来,力帆可能要完蛋了,确实要完蛋了。”

  四面楚歌,尹明善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而且这种压力随着准入许可的推迟而逐步升级。

  摆在尹明善面前可选择方式不多,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必须尽快解决这种信任危机。

  无奈只下,尹明善想到的最先是政府:“所以在10月份的时候,我们只好跟市里边说,这个信任风险有问题。关键时刻市政府拉了我们一把,给我们行了一个文,允许我们在市内试销300辆。

  实际上,这是为了向各界,包括供应、销售、银行各界表示,你们放心,我们政府都敢叫他卖,别挤兑它,你们动起来吧。这确实有好处,有的开了模具了。

  他们看了市政府那个文说,“市政府都说了这个话了,相信是有点底了。”

  当这一切都成为过去之后,尹明善意味深长地评价说:“应该说,这就是我们经历的最大苦了……”

  每月净亏1000万

  倘若不身在其中,恐怕很难感受等待过程中的时间难熬。在遭遇信任危机的同时,力帆几乎“每天都在向长江中丢一部高级轿车。”

  尹明善在拿到批复之后算了一笔粗账:“工厂折旧、工资、油、电、料的消费,每天30多万,每个月1000多万。所谓折旧,比如说厂房15年折旧完、设备10年折旧完、土地50年,按照这个规定算下来,折旧一个月大概几百万,工资一百多万,电一个月就要一百多万。因为用电有规定,只要把变压器装通之后,用于不用都要交那么多钱。再加上其他各种消费,所以一个月1000多万。”

  这些数据并非是完全保密的。正因如此,当这一数据被业界获悉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想看力帆能熬过多久。

  等待过程之中,也有人问过尹明善:“这样长期等下去,你能撑得下去么?”

  尹明善只好又算了另一笔帐:“现在力帆摩托运作还比较好,今年摩托车出口达到了1.2亿美元以上,总销售收入接近70亿元人民币,纯利大概有1——2亿元左右,相信能够支撑下去。”

  “等不到准生证也不会跳楼”

  记者 刘隽刚 报道 张秀良 摄影

  期待的底线:

  我还有三条路可走

  账算了,并不能打消所有人的顾虑,而且对于外人来讲,很难了解当时尹明善究竟是何打算。

  这种疑惑,直至准入批复的出现之后,尹明善才将心中所想坦露给公众:“在申请的过程中,我们想过很多。主要的办法有两个:

  “第一是等。这是最简单的一个办法,等到会有那么一天。摩托车今年运转还是很正常,今年摩托车加上汽油机,今年肯定是60多个亿吧,还是有那么1——2个亿的利润吧。所以办法之中第一个是等,而这是很难的。

  第二就是傍大款。就是用更低的条件,傍一汽、二汽、上汽,这三家企业具有自己决定的权利,就是他们可以自己开分厂。这条路我想过了,以前我20%,那现在30%、40%,把大量的股份让给他们。

  第三是迁。这个工厂我可以迁,我也在考虑。迁,迁到境外。首选是迁到深圳和香港交界的地带。迁到香港去,哪儿不需要公告,不需要核准。卖进来是零关税,有CEPA。还有我们已经跟那边权威的人说了,香港某某大企业说已经在挨着深圳搞开发区,欢迎我们去,他们用土地入股、厂房入股。我把这些设备拆了,拉到他那儿去。有这三条路,打得赢就赢,打不赢就跑了。”

  力帆轿车市场攻略

  拉爆价格大战?

  尹明善在拿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以后,不知道到底有多兴奋,以至于说话的时候,都会让人产生误解。20日,在获得批复之后,力帆首次公布准入时间表时,尹明善在公开场合说出的一句话,同时引来了旁观者的喝彩和不满。

  在520轿车获准上市消息公布的同一天,比这个消息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老尹关于轿车将按“20元一斤卖”的理论。对于这个理论,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作为普通百姓,大家都在喝彩。而经济界人士却板起了面孔:“你说这样的话,无疑是说中国只能造低档价格的产品,难道价格战的血拼你还没尝够苦头?!”

  12月24日,中国汽车行业最年轻的销售老总,力帆汽车销售筹备组负责人胡祺听到这种评论后对此作了这样的解释:“其实尹总的说法,只是针对中国汽车业发展的时间表。他的实际意思是,按照经济规律,一个市场必然要走过价格大战的过程,在中国的汽车业里,这个过程可能还有8年时间,而这8年时间就是留给我们后进入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

  在他一再强调之后,记者也提出力帆汽车是否会引爆价格战的可能性。胡祺耸了耸眉头:“到现在为止,董事会还没拿价格下来。可以这样说,价格确实是市场竞争的利器。从摩托车及家电行业来看,整个市场发展都会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是少量生产企业的暴利,接着大量新生企业的血拼杀价,使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大幅度降低,并导致相当数量的企业消失,最后使整个行业发展更加有序,同时技术等水平有了极大提高,附加值增加,价格开始大幅度回升。”

  对于力帆究竟是否会采用价格战方式,胡祺不置可否。而力帆520明年一月份上市的价格,与同级别轿车的价格区间似乎相差并不大,据悉,520轿车的上市价格在7—9万元

  力帆的资金运作

  今年销售达到70亿

  另一方面,对于力帆轿车上市之后,究竟有多深的底气能够保证其顺利运作,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很多人认为,汽车行业是一个高投入产业,要想继续发展,力帆必须具备充足的资金。而力帆在获准消息公开之时,对外宣布已经通过银行筹集到了10亿元资金的消息。

  于是,最关键的是力帆今后会在汽车方面继续投入多少资金?

  对于投入大的问题,胡祺说:“汽车制造的主要投入,是在设备、成本和研发方面,造车本身是不需要投入的。”

  他表示:“现在你要建一个年产20万辆汽车的工厂,只要一招手,马上就会有人来为你配套。而且配套企业的货款一般都是三个月一付,所以在原料方面,你根本不需要投一分钱。此外,如果你的销售网络建得好,信誉过硬,可以要求销售代理商们先款后货。力帆从做摩托车第一天开始,一直都是用先款后货的方式销售,而且要求代理的经销商很多,要获得代理资格,每个经销商至少得向力帆缴纳数百万至上百万的代理费。所以我们的资金链始终是有保障的。”

  在这种财务技巧突出的运作方式之下,胡祺称力帆近两年流动资金一直都不需要很多:“前年,我们的销售滚动资金超过了50亿,而集团的流动资金还是负数,今年我们的销售滚动达到70亿元,而流动资金只有250元!”

  力帆520轿车

  明年可全球同步上市

  胡祺接受采访过程中,一再强调力帆520的4大优势:“宽敞、外型时尚,采用了欧洲系统的底盘和宝马的发动机。”而另外能吸引眼球的,是国内众多汽车企业都引以为荣的“全球同步上市”。

  据悉,力帆520轿车明年的上市范围包括了18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首批上市的地区主要是西南(渝、云、贵、川等)、山东及江浙板块,其中包括了30家经销商和一家直销店(仅限重庆,位于洋河体育馆附近)。

  胡祺表示:“截止目前,我们接到的代理申请总计600多家,其中已经通过申请批准的有100多家,由于现在轿车还没有上市,所以我们想慎重一点,只选择了其中30个经销商作为首批启动。之后我们会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密集的经销网络。而在海外营销方面,由于我们的摩托车在海外有着良好的信誉,所以能够保障我们做到全球同步上市。”

  力帆520轿车的国内和出口型惟一的区别在发动机。胡祺说:“在海外,力帆已经创造了很好的品牌和声誉,所以出口的轿车都采用力帆自己的发动机。而在国内,由于需要给市场一个兴奋点,所以我们采用了宝马的发动机。”

  这样的做法很巧妙,如此一来,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力帆轿车采用的动力装置,都将冠以“进口”二字,能够增加不少消费者的信心。

  另一方面,采用不同发动机的原因也在于力帆降低“货币汇率风险”的考虑。“力帆的产品偏重出口,而人民币升值的潜力巨大,倘若人民币升值,将会对力帆造成不小的损失,因此我们适当增加进口,尽量避免出口大于进口带来的汇率风险。”

  市场注定了

  力帆不能造低档产品

  据悉,明年上市的力帆520轿车主要是1.6升排量的产品。从目前国内汽车营销的总体态势上来看,力帆轿车的车型单一,显得有点势单力薄。

  “最早力帆的想法是生产微车,但是现在看来,如果一开始由低档产品做起,很难扭转生产廉价产品的形象,所以我们选择了1.6升这个排量的车型作为开始。选择这个排量可上可下,无论以后走大排量还是走小排量车型都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市场注定了力帆不能选择低档产品。”

  尽管这个选择非常慎重,但从市场来看,1.6升轿车实际上是目前国内品牌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区段。同时,胡祺也表示,力帆轿车要想获得生存,必须保障每年销售2—3万台轿车,倘若力帆仅依靠520这一款车打天下,压力着实不小。

  力帆并没有忽略这一点,胡祺说:“现在不是单品打天下的时代了。从汽车研发来看,往往在一款车投入市场前两年时间,另一款新车型已经启动研发了。”

  一款新车型的研发成本,大约为2亿元人民币左右。胡祺表示,力帆汽车将与克莱斯勒等许多国际及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发展,同时力帆还拥有一个总数200人左右的研发基地作为保障。

  “预计明年年内,力帆将推出两款车型,此外估计明年年底我们还将推出第三款两厢车。”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