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新华社报道“今年1至11月,全国共审计9.1万个单位,查出各类违法违规问题金额2900多亿元,揭示损失浪费问题金额150多亿元。”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12月26日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说。
通过审计,已上交财政、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等170亿元;共向纪检司法机关移送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1370多件。
今年,审计署重点审计了40个中央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总的看,中央预算执行情况一年比一年好,各部门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自我约束能力不断增强,预算和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审计也发现,一些中央部门虚报多领预算资金、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各类违规问题金额达90多亿元,约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
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
通过审计,发现以下几类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内外勾结作案现象突出。审计署在对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及21家分行审计时,重点对其所属22家县级基层支行进行了全面审计,发现各类案件线索51起,涉案金额80多亿元。上述违规问题和案件基本都发生在基层分支机构,内外勾结作案问题比较突出,相当一部分与各级主要负责人有关。
二是国企审计发现三大问题。今年1至11月,全国共审计6020户企业,发现违规问题金额449亿元。总的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状况和管理有了很大改善,但也发现了三个突出问题:一是企业损益不实,造成多计利润48亿元、少计利润150亿元;二是一些企业决策失误造成损失和潜在损失90亿元;三是一些企业管理不善、利益驱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39亿元。
三是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普遍存在。审计署统一组织了对科技经费、退牧还草项目、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合作医疗基金等13项资金或项目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从初步掌握的情况看,这些专项资金和项目的管理使用总体是好的,但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仍是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据对7个项目审计情况初步统计,共发现挤占挪用资金19亿多元。
李金华介绍说,今年以来,县级以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地厅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逐步扩大,省部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继续试点。此外,近年来各地还加强了对审计系统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目前已有近300名审计厅局长接受了审计。据初步统计,1至11月,全国已对2.2万名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审计,共查出违规金额350多亿元,损失浪费金额4.9亿多元,其中由领导干部直接经济责任造成的违规金额35亿元。
被审计单位更加重视整改
李金华说,今年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受到普遍重视。各级审计机关把促进整改作为主要目的,加强了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被审计单位也更加重视整改工作。
他介绍,中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整改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38个中央部门、18所高校、10家医院等共制定或完善制度130多项,这些制度涉及预算管理、收费管理、专项经费管理、投资管理、二级单位管理、内部审计监督等多个方面,推动了部门单位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
此外,地方各级党政领导也十分重视审计整改。山西、青海、河北、黑龙江等省委和省政府要求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审计决定,限期上报整改情况;辽宁、深圳、福建、山西、湖北、青海等地把落实审计决定作为政府、人大督办的重点事项。
明年审计署有四项工作重点
李金华还就2006年审计署确定的四项工作重点做了介绍:加强预算执行审计、加强对专项资金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加强对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的审计、继续推进经济责任审计。
李金华说,2006年,审计署将主要安排五个方面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一是重大的投资项目,如三峡枢纽工程、三峡库区移民资金、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以及北京奥组委财务收支和比赛场馆建设情况;二是部分省管理使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情况;三是部分已完工并进入还本期、还债负担较重的项目;四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部分城市住房公积金和部分高速公路收费情况;五是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的管理情况。
此外,审计机关还将组织对部分盐业公司财务收支和盐业专营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对2000年来尚未进行过经济责任审计的7户中管企业开展审计调查。
针对一些银行分支机构内部管理不善、内控制度存在漏洞、发生违法违规问题较多等情况,明年审计机关拟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的部分基层分支机构进行审计,重点关注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