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博客文章:用军事的策略解决天通苑拥堵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15:01  新浪汽车

杨浪:渡河军事解决天通苑问题

新浪专栏作者杨浪。(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杨浪,新浪专栏作者,现任中国证券研究设计中心媒体管理部副总经理,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1980年到《中国青年报》,任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1993年任《三联生活周刊》执行副主编,1994年任《中国青年》杂志副总编,1999年任《财经时报》总编辑。2002年任现职。作者在其博客“地图的发现”中撰写了有关地图的300余篇文章。

  12月26日-12月30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杨浪。----编者按

   渡河 军事解决天通苑问题 12月26日 星期一

  文/杨浪

  北京,亚运村以北的天通苑地区。我的N个朋友都住在这里。地球人都知道,让他们每天痛苦到口吐白沫的事情就是堵车!曾有一朋友告诉我,他曾6点钟下班,凌晨4点到家。而从他们公司到天通苑的直线距离是21公里。还有一朋友有一天酒喝高了不慎透露,他媳妇经常是夹带着尿不湿上班的,因为有堵车时难堪的经历。

  本人酷爱一小雕虫之技:拿着地图从“天上”看你们那点事儿。这几天把天通苑那一块儿的地图仔细研究过一遍,而且冒着堵到凌晨的危险开车去转过一圈。获得下列感受及意见。

  一、丽水桥是功勋桥 天通苑人民真可爱

  天通苑的堵车几乎是一个死结。

  尽管现在已经修好了天通苑以北至大柳树环岛的道路,尽管天通苑局部区域的道路整治正在进行,这里交通问题的瓶颈仍在丽水桥。只要亚北地区的道路只能从丽水桥通过,桥两端的通行能力的增加,只能使未来桥上形成巨堵的死结!

杨浪:渡河军事解决天通苑问题

图1:北京四环路以北,京昌(平)高速路到京承(德)高速路之间(图上红线范围内),一个漏斗形自北向南收缩的地域内,唯一的南北干路就是这条亚(运村)北至大柳树环岛的道路。(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如图1,北京四环路以北,京昌(平)高速路到京承(德)高速路之间(图上红线范围内),一个漏斗形自北向南收缩的地域内,唯一的南北干路就是这条亚(运村)北至大柳树环岛的道路。在这方圆几十平方公里内,天通苑(图上圆圈内)居住着十几万人口,正处在丽水桥北,天通苑以北至小汤山之间,还有几十个大中型社区。由于这些社区本身没有形成就业环境,这一带的人民每天必然形成早南晚北的进、出城车流。最令人晕厥的是所有这些车流只能经过丽水桥这条宽度不超过六十米的桥面。

  有一个我始终搞不明白的事情是,无论桥两端拓宽的道路还是铁路线以南新道路的开辟,都“努力”地再一次经过丽水桥,即使是新建地铁线,也还在原桥基础上空通行?总不会是桥上下游的清河里布设了水雷吧?

  丽水桥的交通压力在于,光是桥上南北向的流量已经够呛了,桥北还有一股从陈家营(这个地名我的军用地图上有,电子图上没有)西来的流量,桥南还有一股从清河营方向东来的流量(见图2)。

杨浪:渡河军事解决天通苑问题

    图2:丽水桥的交通压力在于,光是桥上南北向的流量已经够呛了,桥北还有一股从陈家营西来的流量,桥南还有一股从清河营方向东来的流量。(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呵呵,这么一座桥每天经受着河两岸六个方向几十万人民出出进进的车流,头上再压着一条轻轨,居然几十年屹立不倒,真该给它授予“功勋桥”的称号。

  当然授不授是人家规划局的事。就怕是过些天桥两头的路修好了,迅速通行的南北车流又会把那狭窄的桥头堵起来。

  天通苑的人口大约是十几万人,再加上迤北区域每日出行人群,估计得有30万(占北京常驻人口的0·3%);家庭和社会车辆估计在10万辆左右(占北京市车辆总数的0·8%--1%)。这个数字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城市了。如果在某个欧洲城市里大家只能一条道路开车,一座桥过河,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领导们说起困难时期老感慨“中国人民真好啊”!我看,天通苑地区的人民才是活雷锋呐。他们用自己的积蓄支持了中国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和北京市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然后每天开着车在丽水桥附近的流动停车场上逡巡。这么好的人民咱不替他们分忧谁替他们分忧?咱不为他们支着儿谁为他们支着儿?!

  二、如果打起仗来

  如果打起仗来,我是敌人我哪也不炸,就炸丽水桥。照现在的样子,丽水桥一断,北京城北交通立即瘫痪。这是在“天上”看一目了然的事。

杨浪:渡河军事解决天通苑问题

    图3:根据道路条件,除了丽水桥,在桥上下游的清河上至少有五个可渡河点,目前除了仰山附近一个可渡之外,其他四个渡点,道路均在河边截止。可以想见的是,下游三个道路截止点即使通过河流,也会因铁路的路基形成筑路障碍。(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问题是,根据道路条件,除了丽水桥,在桥上下游的清河上至少有五个可渡河点(见图3),目前除了仰山附近一个可渡之外(图下端橘黄色点),其他四个渡点,道路均在河边截止(见图上绿、蓝色点)。可以想见的是,下游三个道路截止点(蓝色点)即使通过河流,也会因铁路的路基形成筑路障碍。这就是为什么图上河南岸这一段铁路线南北没有沟通道路的原因。

  如果在战时,天通苑地区的交通问题是典型的路网不合理因而运输线脆弱的问题。不但会严重影响前运后送,还会因此成为敌之必击、我之必救的穴点。即使在今天这样和平时期,因为道路堵塞而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增加城市和企业管理成本,加大资源浪费这样的损耗,如果计算起来,也会是十分惊人的。

  其实平时战时的管理原则是一致的,都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达成一定的目的。因此,解决天通苑地区交通问题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条件,增加渡河点,以增加车辆疏散的通道。

杨浪:渡河军事解决天通苑问题

    图4:丽水桥上游两岸有清河路,清河北岸陈家营南至河边有现成道路,河南岸亦有现成道路衔接至东侧干路。除南北向外,这里的现成道路都可向东向西疏散车流。问题只是河上没有桥梁。(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研判地图就可发现(图4),丽水桥上游两岸有清河路,清河北岸陈家营南至河边有现成道路,河南岸亦有现成道路衔接至东侧干路。除南北向外,这里的现成道路都可向东向西疏散车流。问题只是河上没有桥梁。

  (可资参照的是武汉、南京、杭州城市解决大河通行的问题,在河两岸堵塞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都是增加桥梁。杭州在钱塘江上已经建成第四座大桥了。建一座桥至多十几亿,可是只要算算堵车造成的额外汽油损耗,几年怕也就回来了。)

  三、架桥与渡河

  既然清河河障成为亚北地区交通的主要瓶颈,关键的解决之道就是通过这条河。军事上克服江河障碍,首先选择的就是架桥。

  从工程上讲,在清河这样河幅宽不过三十米的小河上架桥不应有任何问题。假定市政当局出于高瞻远瞩的考虑,近期没有架桥的规划,天通苑地区人民可以考虑利用就便器材解决架桥。

  以实现轿车通行为例,在图4的绿点位置,可使用八条承重一吨以上的民船,做好船与船之间梁与珩之间的紧固和衔接,构建一座承重六吨以上的轻型舟桥。假定有两座这样的舟桥,可实现每小时通行120辆以上。这样的舟桥造价估计在十万元左右,加上日常管理和维护,桥北的人民们应当可以承受。当然如果有部队换装下来的旧的轻舟浮桥,搞一点“军民共建”,这事儿就更有谱了。

  按我们在部队的操作,仅有桥显然是不够的。现在清河上两岸护坡较陡,还需要把渡口处理一下,和道路衔接上。好在与架桥比起来,这算是小事了。

  军事上克服通行障碍的路径是开辟通路和提高通行能力两条。架桥属于开辟通路,但是开辟通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我观察目前在这条河流上没有航运通行,如有航运,架桥则不可行。这样就必须考虑提高现有民用车辆通过河流的能力,这就提出利用自制(或改装)器材渡河的问题了。

  我建议的方法是:

  自制浮筒。可借鉴市售充气床垫的原理,制作充气浮筒,其浮力以轿车自重为根据,悬挂在车辆两旁,悬挂点以使排气管露出水面为原则。动力可由两岸缆索手工牵引(人嘛有的是),或以人力划桨(把车窗摇下来)。充气垫平时可折叠置于车顶。

  当然,金属制作的浮筒会更加安全(挂载最好解决),但考虑平时在车顶放置金属浮筒可能有违交通规则,所以暂不提倡。

  改制水陆两用车。这个思路的要点是解决车辆密封,以及通过改装将车辆传动轴的动力输出改为可从后部实现螺旋桨推动(注意车上最好带两个救生圈)。

  改制履带式水陆两用车。与轮式车辆比起来,由于履带拨水,履带式车辆可以实现水上低速自走。如果把后轮驱动车辆的后部传动改为履带式(原来的轮子做主动轮,再安上助动轮和履带),则不用特殊渡口,也可自行通过河流。

  建立徒涉场。这是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在上述准备架桥的位置勘测河流水深,再使用工程办法(就是河深了就填河)使宽度应在50米以上的徒涉场水深达到80公分以下,我在舟桥部队当过兵的经验证明,如果把排气管焊接到水面以上,车辆便可以通过渡口直接涉水渡河。

  在车辆上安装直升机螺旋桨,以提供50米以上的腾空跨越能力,当然这个想法在技术实现上过于高深,需要有专家提供帮助才行,不过它搞成了有拿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可能。

  部队上还有一个办法是更换载具的换渡。就是说,万一既不可能架桥也不可能改装,大家都把车辆(载具)放到两岸,实行人车分离,各自“武装泅渡”过河,然后承坐对岸的“载具”继续“行军”。这个办法组织和管理过于烦琐,估计两岸人民不愿意实行,而且搞不好涉及到这几天人大正在讨论的“物权法”,就不展开谈了。

  总之,如果渡河的问题解决了,天通苑地区的交通自然一举缓解。想象着,如果丽水桥边,百车竞渡,大家划着桨,拽着绳,开着履带式水陆两用车,每辆车屁股后面排气管高高翘起突突突冒着青烟,就象埃及人打过苏伊士运河登上西奈半岛一样,这情景一定让人激动不已!这么一说保不准还创造了旅游景观,刺激了汽车改装业的发展和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那么,这块地儿市政规划布局的结构性问题也就彻底解决啦!

(编辑:李颜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交通安全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