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110国道的拥堵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但此次上万辆货车跨越两个省市拥堵几十公里,主要是由八达岭高速路对2吨以上货车限行的分流政策引起的。
八达岭高速是北京北面最主要的交通要道,但由于延庆段地形复杂,上下坡和急转弯路段比较多,让这里成了很多司机的“死亡谷”。12月4日,八达岭高速路就曾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经过交管部门分析,八达岭高速公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都是因超载而引起的,所以交管部门就展开了一系列的治理工作。禁止2吨以上的货车通行,对八达岭高速车辆进行分流,但分流下来大货车也成批地涌向了110国道,这是造成万余辆大货车拥堵的主要原因。
按照正常情况,只要有序地通行也不会造成几十公里拥堵场面,但在这里排队的大货车其目的主要是通过治超站的检测。张山营治超站无疑成了110国道上的最大的瓶颈,即治超站的过磅速度显然不能适应如此巨大的通行需求,这是造成拥堵的另一个原因。
由于昼夜在此停留,很多卡车都处于一种非常疲惫的状态,特别是柴油车,在零下十几度的野外过夜,难免出现一些小故障,或者小事故。这也是造成车速行驶缓慢的原因。当然也有想走捷径的司机和正常排队车辆的矛盾,总之在这种精神和机械双重疲惫的条件下,难免出现秩序的混乱。这对拥堵起到了加重的作用。
治路如治水 宜疏不宜堵
八达岭高速公路“12•4”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做出限制大货车在这条路上行驶的决定。据称,这一“重拳治理大货车”的决定,是为了“减少它的交通违法行为,以确保大众安全”,也是对道路交通动的最大一次“手术”。然而该决定刚一出台,就立刻使相邻的110国道不堪重负,出现了严重堵车现象,有些路段被堵的车辆长达几十公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知道那些被困在路上的司机们,如何才能熬过这零下十几度的漫漫寒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改变落后的交通状况,已经为公路建设投资数万亿元。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经过最近十几年持续高速发展,中国的公路建设已经实现历史性跨越。到200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
为什么高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始终解决不了日益严重的公路堵塞现象呢?对于这个问题,国家“畅通工程”专家组组长、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炜等人在上个月举行的“大城市交通高层学术论坛”(武汉)上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总是陷入“车多了修路,路窄了拓宽”的怪圈,认为城市交通拥堵是因为交通供给不足、设施有限。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认为:交通资源缺乏整合、交通规划设计不合理、管理手段落后、道路利用率低下,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些话让我联想起大禹治水的故事。当年洪水泛滥,鲧用围堵的办法治水,结果一事无成。禹接受教训,改用疏导之策,才平息了水患。同样的道理,我们的交通管理部门如果也像鲧一样,只知道平时在路上设卡检查收费,遇事就限制车辆行驶,说到底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手段。最近出现在八达岭高速公路的“畅通无阻”和110国道上的汽车“长龙”,就足以显现政策的偏失。
因此,有关方面只有彻底改变思路,把以往那种“围追堵截”的办法改为“疏通导滞”的管理,并且在挖掘交通资源、改善相关设施、提高道路利用率上狠下功夫,才不会让我们的高速公路,成为让人望而生畏的“停车场”或“蜗牛路”。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