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避风险,商业银行纷纷收紧银根,这本应该是“潜入”中国市场的汽车金融公司们大展拳脚的良机,但事实并非如此。昨天,《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到,虽然通用、大众、丰田、戴-克等汽车金融公司均已来到中国一年有余,但业务涉及面仍停留在经销商贷款阶段,在中国市场并未真正发力。
国内外的反差
事实上,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外承载着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根据市场情况调高或调低利率,以促进或控制汽车消费。但目前在我国的汽车金融公司中,给消费者提供贷款的仅有通用和丰田汽车金融公司。而其他诸如大众、戴-克等目前的汽车金融服务仅限于汽车经销商的资金周转。
再看其业务状况,在整体汽车消费中所占比例也微乎其微。之前,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魏德明曾公布过这样一组数据:自去年8月开业以来,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到今年8月已放贷5000笔,较开业半年时的500笔有了大幅增长,而在最近的3个月里又获得了4000笔放贷业务,增速正在提升。
不过,贷款数量相对于通用在中国的业务量而言,依然微乎其微。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前8个月,仅通用在中国的两个合资公司之一上海通用就销售了17.51万辆汽车,其贷款业务量还不到销售量的3%。
相反,在国外,汽车消费贷款的70%~80%均由汽车金融公司提供,事实上汽车金融公司已成为汽车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以通用为例,通用汽车公司的经营业绩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在北美地区的汽车销售业务亏损额高达12亿美元,但因其金融公司盈利8.16亿美元,从而在整体上降低了亏损额度。
之所以在国内外市场上存在如此大的反差,业内人士认为与汽车金融公司在中国“谨慎行事”有关。
目前汽车金融公司在中国的贷款门槛设得很高,“对客户的审查非常严格,手续繁琐。”一位经销商说。据悉,消费者从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贷款,手续决不亚于向银行申请。一汽丰田的经销商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收入证明、房产抵押、公务员或企业业主背景……一个都不能少。”
再看利率。即便去年下半年以来车市低迷,业内纷纷猜测汽车金融公司可能会为了刺激消费而推行“零利率”,但目前他们的贷款利率仍普遍高于银行利率。
对风险的恐惧
汽车金融公司们“谨慎行事”为的是避免金融风险。
事实上,也正是出于风险预警的目的,上海各商业银行汽车贷款呈逐月下降趋势,目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上海银监局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年初上海全部商业银行的汽车贷款余额为79亿元,7月底下降到59亿元,到10月底则降至51.7亿元,预计11月底会跌破50亿元大关,全年跌幅将超过40%。
一面是汽车金融贷款裹足不前,另一面却是汽车金融市场商机无限。据预测,未来20年中国汽车金融业将有5000多亿元的市场容量。
“任何一笔逐利资金都会存在风险,”一位长期从事金融研究但不愿透露姓名的陈女士表示,“关键在于如何让收益最大化。”
其实银行也一度热衷于汽车金融。“曾经每个人都有完成汽车金融的指标。”建行的一位信贷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陈女士认为,“之所以出现目前的状况,除了风险过大外,汽车金融业务是一块相对分散的业务,投入人力、物力相对更多,这也是银行不愿意扩大业务的原因。”而这些因素,陈女士认为恰恰给汽车金融公司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汽车市场资深分析师贾新光对此表示认同。他建议,除了本品牌的汽车,金融公司不妨试水其他品牌汽车,包括二手车。在降低风险方面,他建议,可以采取与车商合作的方式,以车商为“桥梁”,采用阶段性担保降低风险,此外也可以通过提高首付款比例来控制金融风险。(俞凌琳)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