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淮汽车生存模式哺育中国用户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 10:38  新浪汽车

  从统计数字看待,200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产销总量达到10%的增幅,表面上说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似乎已经摆脱了阶段性的从“井喷”到“低迷”大起大落的态势,回归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但业内的多数专家认为,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潜力的巨大市场、作为工业制造能力磅礴的泱泱大国,我们的汽车产业势必迎来新一轮的变革。新变革将体现在“自主品牌”与“洋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消长,将体现在国际汽车大鳄们在中国市场上实力对比的变化,也将体现在市场旧的价格体系瓦解,新的各品类价格体系的逐渐形成上。驱动这一系列变革的根本,是如何优质地满足在中国国情下的汽车消费需求,是如何真正实现对中国汽车市场用户价值的尊重。

  在这一系列变革来临之际,考察国内汽车的企业生存模式及其对用户价值的实现能力,也许会对我们认识中国汽车业的未来有所裨益。

  放眼中国汽车产业,不得不承认,由于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的汽车工业虽然起步较早,但并没有在各项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因而向国外著名汽车品牌获取技术资源成为了普遍共识。所以在“合资”还是“自主”的生存模式上,国内主要厂商往往选择了前者。

  “合资”的道路,能够在短期内掩盖研发水平的不足;使用国外著名品牌,生产成熟车型,可以很快获得市场份额;在国人普遍信赖外国品牌的事实面前可以尽快打开市场空间,赢得利润积累,强大企业基础。但是,一味走“合资”道路的恶劣后果已经不断显现:中国消费者以相对低下的收入水平,承受着绝对高昂的汽车消费,用户价值受到普遍的损害;中国企业很难获得自身的本质突破,在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这一核心资产积淀的前提下,正逐渐沦为“洋品牌”的中国加工厂和代理商;中国汽车企业自身的生存能力、竞争实力止步不前,命运掌控于国外合资方的手中,即使是产值居于领头羊地位的国内大厂,也不得不依赖于外国合资伙伴的“眷顾”,靠“给予”过活。有鉴于此,很多以“自强”为目标的民族汽车企业,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谋求发展壮大,单纯依靠自身能力组织研发生产,不断以低价格冲击市场,在短期内也取得了相当壮观的业绩。但是,“贫瘠土地结出的果实很难壮硕”,由于技术底蕴的单薄,此类民族汽车企业的产品往往是以核心技术已经完全开放、整体水平落后的车型为原型,虽然在成本上获得优势,但产品的品质和功能低下,难以对用户价值做出良好的满足;同时由于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造成了品牌地位地不断跌落,品牌价值低下,企业难以取得发展的核心动力,显然这种片面“自主”模式也无法持续发展。

  以上两种模式,都不能成为优秀满足国民需求、尊重用户价值的生存模式:不“以我为主”,没有自主品牌,就没有主动权,中国的用户价值就不可能被正视;没有先进技术,不以“世界车”的标准制造产品,自主品牌就软弱无力,无法保障中国的用户价值。

  复杂严酷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极大挑战,面对挑战,中国汽车企业的态度应当选择的是不盲目自大,更不盲目依靠。江淮汽车作为当今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代表之一,创造了连续15年的50%以上的成长速度,在产品体系完全由商用车构成的情况下,已经跻身产业前九位,在当今民族品牌普遍竞争力低下、合资企业奔忙于抢夺市场份额的时期,江淮汽车创造领先于国内大部分汽车企业的平稳高速发展,其生存模式堪称中国汽车业的经典模型。

  江淮汽车的生存模式是始终以“以我为主,坚持自主研发”“整合全球资源,打造世界车”为企业发展方向;始终以发展自主品牌为企业前进的核心;同时始终以“团队学习”的态度广泛吸收世界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为手段,不断丰富江淮汽车“JAC”品牌的内涵。

  江淮汽车放弃与韩国现代汽车这样具备强大实力品牌的合资,并不是简单维护民族自尊心的结果,而是对中国汽车产业生存模式深邃思考后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从中国用户价值出发得出的正确结论。“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自成一体、实现超越”,江淮汽车这种以外国品牌的技术资源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以开放吸纳优秀外部资源的巩固、优化民族品牌实力的生存模式,是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解决中国汽车市场用户价值实现的上佳方案,能够更为优异地哺育中国汽车市场的用户价值。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