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破解中国汽车业的天花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 15:27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经历了20年的合资和高速增长后,中国汽车市场在去年开始遭遇冬天。由于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成熟,发展空间逐步缩小,本土企业自主高端品牌缺失,核心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隐性的危机开始暴露。这还不是最直接的阵痛。由于整个产业投资过热,整个行业今年开始出现产能过剩的迹象,销售肉搏战进一步加剧将在所难免。

  为了在短期内成就自己的品牌,获得成熟的核心技术,上汽适时地瞄准了双龙罗孚,开始了海外并购的破冰之旅;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许多本土品牌尤其是一些低端品牌纷纷开始寻求出口来拓展市场和利润空间。2005年年初,国内汽车业第一次出现了大规模的出口潮,长城、吉利等企业纷纷制订了海外出口计划。

  海外并购兴起,国际贸易盛行,中国汽车业开始进入了一个国内战略和海外战略共生的特殊时期。

  在中国汽车这个行业里,求变并不是什么好兆头。事实也证明,从这些急切融入国际化的中国本土企业身上,我们看到了更多值得玩味和深思的东西:吉利高调宣称要在马来西亚设厂,最后因为一个低级的错误--不符合该国政策--宣告失败;谨慎行事的上汽在收购罗孚的关键时刻,南汽半路杀出搅局,生生搅黄一盘好棋。

  现在,跨国汽车公司都在不断的调整中平衡自身在中国利益,这对中国的公司尤其是那些已经开始迈出国际化步伐的公司来说,也许有着非常实际的借鉴价值。中国汽车业最优秀的人群是靠跨国公司在华的合资企业培养起来的,跨国公司在华的变化是一本活的教科书。

  12月的上海依然阳光普照,透过身后的白色落地窗,窗外黄浦江的盛景可以尽收眼底。就如眼前的一江美景,在这里,我们也试图通过我们的触觉来描绘一幅完整的中国车企国际化的海国图志,即使有些章节还有待进一步清晰。

  车板块

  上周,沪深股市稳步攀升,成交量亦有所放大,整车制造企业与汽车零部件企业表现均强于大盘。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上周上证指数上涨1.26%,整车制造指数上涨2.73%,汽车零部件指数上涨2.09%。

  上周五大轿车企业均随大盘上涨,涨幅最大的一汽轿车上涨9.09%,涨幅最小的一汽夏利上涨0.78%,平均涨幅为4.94%。此外, 25个汽车零部件企业上周只有4只出现下跌,跌幅最大的航天机电下跌1.08%,涨幅最大的轮胎橡胶上涨5.81%。(徐锋)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