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安·微车斗士尹家绪”系列报道之一
面对2005年全国性的石油紧缺和价格上涨,虽然社会早已有心理准备,但某些地区闹油荒却是很多消费者始料未及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就此表示,“低油价时代在我们可以设想的下一步和近段时期内很难再出现,目前已经进入到一个成品油的高价位时代。”
由此看来,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共同面对的“敌人”———能源问题终于在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时刻不期而至。入世仅仅三年,中国汽车产业在“油”的问题上其实已经有所教训。2005年上半年,一度还是2003年“井喷”主力军之一的SUV,多数企业产品销量的下跌幅度都在20%以上,这其中与油价的持续上涨、市场容量以及消费者购车理念趋于理性不无关系。
长安街 长安痛
消费者排队等候加油的景象深深地刺痛了中国西部一位汽车人的心,勾起了他久藏在心底的那份担忧与焦虑。这是一位为了中国的小排量汽车奔走呼号并已经身体力行七年之久的汽车人,一位孤独地走在小排量汽车充满坎坷道路上的汽车人,一位无时无刻不对中国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充满关注的汽车人。他,就是位于中国西部重庆的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总裁尹家绪。
今天已是中国微型车行业老大的长安汽车集团的老总,尹家绪多年来一直在为小排量车的生存空间和长远发展作长久而坚韧的努力。尹家绪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要让中国的小排量汽车堂堂正正地驶向中国的大江南北,要让长安的微车能够开上北京的长安街。当看到消费者排队加油的场景时,他再一次想到了七年之前所发生的事。
1998年下半年,尹家绪上任长安汽车集团总裁之初,长安汽车已经跌落至五菱、哈飞和昌河之后,在微型车领域仅排名第四,更遑论全国汽车行业的排名,微车年销售收入只有23亿元。公司库房里积压着两万多辆汽车,时间最长的竟然摆了5年,疯长的荒草甚至埋没了小车。
尹家绪刚上任时所接手的汽车制造业务一共有两块:一块是长安汽车集团本部的汽车工厂,主要是制造长安微型面包车;一块是与日本铃木公司1993年合资成立的长安铃木汽车公司,主要生产奥拓、羚羊微型轿车。而这数款微车年产销量总计只有7万辆。
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当时的长安确实是什么都缺,惟一不缺的可能就是摆放在库房里的库存汽车了。为了争取宽松的环境,获得上级的支持,尹家绪来回奔走于北京与重庆之间。
北京北二环黄市胡同,长安汽车最早的驻京办事处所在地,尹家绪每次上京都住在这里,进出时所乘坐的都是长安的微型车,而就是这辆车给尹家绪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与思考。
由于是微型车,不能驶上长安街,不能进入一、二环主干道,尹家绪每一次出去办事都要事先与司机研究地图,拟定出行线路,唯恐被交警处罚。然而就是如此小心也无法避免有失误之时,尽管是司机被罚,但两次被罚的经历仍然给尹家绪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许北京的交警并不知道自己所罚的微车里坐着的就是中国一家老牌微车企业的老总,但当地执法部门对微车的歧视做法却让尹家绪意识到,微车的前行之路十分曲折,要想改变这一切,惟有卧薪尝胆,发展壮大中国的微车工业,尹家绪相信,微车是最节油的车,是既能满足环保要求,也能达到安全标准的车,总有一天,中国的微车会成为社会的首选,长安的微车一定能够风风光光地驶上北京的长安街。
也许尹家绪不会想到,七年过去了,他的这一梦想仍然没有实现,长安街对于长安微车来说依然是不可逾越的禁区。但是,七年的时间,对于一位致力于改变中国微车命运的汽车人来说,已经可以做很多的事了。七年以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外6+3巨头悉数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汽车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成立了一家又一家的合资企业,产品不断升级换代,从最初的国外旧有车型或现有车型的引入到后来由于竞争升级,于是与欧美日全球同步推出所谓世界级水准汽车,无不显示着国外汽车厂商对中国市场的觊觎与重视。
然而七年里,鲜有国外汽车企业把资金重点投向中国小排量汽车市场。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合资企业是不可能将太多精力放在小排量车上的,如果他们因此获得1的收益,同样的时间他们可能在别的车型上获得9的收益。”虽然无奈,却也道出实情:在没有熟悉市场和打开销路之前,既不能根据中国国情进行过多研发投入,又不肯“自跌身份”降低售价,小排量车对其而言不过是块“鸡肋”。
孤独七年 长安微车问鼎中国
就是诸多国外汽车巨头和国内合资企业所没有看上的这块“鸡肋”,却惟独获得了尹家绪的青睐。
1998年上任之初,尹家绪就响亮地提出了长安的产品发展战略——“以微为本”。七年如一日,尹家绪埋头于他所青睐的小排量汽车领域,默默地耕耘。上任半年时间,长安全部处理完库存微车,抢救回了被直接挤占的10亿元人民币资金,1999年成为中国微车行业龙头。2000年,尹家绪开始实施“东进北上”战略,走出西部,着手收编全国微车业务。当年6月18日,南京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主导产品定为微型客车。2002年,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主导产品为微型卡车。同年10月底,开始在重庆市渝北空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总投资为26亿元、年产微车30万辆的长安工业园。2003年3月,南京新的微车基地溧水工厂投产,规模为10万辆。同年11月,向长安铃木公司追加投资8亿元,扩产微型轿车规模至20万辆。2004年,长安工业园正式投产,当年微车产销量接近4万辆。2005年,长安铃木公司再次增资10亿元,尹家绪继续看好微型轿车前景。
对于很多企业不屑一顾的微车,尹家绪坚定地看好它的发展前景。起初长安汽车集团在我国汽车行业中并非“专业队”,尽管如此,面对汽车市场的无情竞争,尹家绪仍然充满信心,要为中国的微车讨一个说法,要让最能贴近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微车,最节约能源的微车获得一个公平的生存环境。
七年孤独,七年耕耘,尹家绪和他所领导的长安汽车集团,不仅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奇迹。当年这家被尹自称为“人心涣散,纪律松弛”的中国西部边陲的汽车公司,7年之后成为中国汽车业最为神骏的一匹黑马:七年前,长安之星正式投产,从年产数千辆到年产三十万辆,至今长安之星系列已累计投放市场100多万辆,成为中国微车产销量最大的品种;投产之初,长安之星的国产化率只有40%左右,尹家绪与科研部门负责人签订军令状,一年时间实现100%的国产化,2000年底长安之星100%国产化目标实现,最低售价从7万多下降到3万多,引来市场热烈响应。到2004年,在业界普遍关注奇瑞、吉利等崛起中的新生代汽车公司时,长安当年的汽车整体销量甚至已经超过了传统中国汽车三大集团之一的东风汽车,达到58万辆之多。2005年1-9月份,这家公司继续在小排量汽车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达到40%。而尹家绪也公开表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安自主品牌小排量轿车今后将占到整个长安汽车集团产量的一半以上。
七年逝者如斯,尽管还不到50岁,但尹家绪的头发已经变得花白,以至于有小孩子看到了要称呼他一声“爷爷”。七年的时间,为了中国的微车,尹家绪呕心沥血。七年的时间,用火一样的激情去工作,尹家绪以这样高昂的姿态,带领长安狂飙突进,如同中国寒冷车市里的一把火;用冰一样的冷静去管理,尹家绪以如此淡定的心态,使长安更具有一种“宁静致远”的可畏后劲。温和而不乏坚毅的尹家绪,七年如一日,坚定地走微车之路,让深居内陆的长安成为国内最大的微车企业和研发能力最强的汽车公司。(刘跃 周勤)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