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汽车大卖场模式面临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 10:20  每日经济新闻

  方向有四:从整车市场到零部件中心,到二者的联合市场,到汽车配件市场,甚至是专卖店和大卖场的结合体

  由于4S店为主的业态抢占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上海汽车大卖场模式正面临严峻考验。昨天,《每日经济新闻》从上海国际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获悉,上海国际汽车城汽车市场第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但与当初设想的汽车大卖场不同,该市场正在向汽车零部件供应中心的方向转型。随后,在对上海的有形汽车市场进行一番调查后,《每日经济新闻》发现,上海汽车有形市场正面临或大或小的压力。

  “庙”渐成气候,“僧”却不足

  上海联合汽车城是沪上“历史最悠久”的有形市场,已经营十年,与其他纯租赁性市场不同,联合市场还开辟了一块“自留地”———自己经营汽车销售业务,双管齐下让联合汽车市场目前的经营情况还不错。

  但是,《每日经济新闻》从该市场的部分经销商处了解到,他们正在犹豫是否撤出。“这里只做汽车销售而没有维修业务,这就意味着我在这里根本赚不了钱,要不是为了完成厂家的量,我早就想搬出市场了。”其中一位经销商说。另一位经销商也表示,他的公司也只是一个业务联络中心。

  新建市场的难题也很大。上海春申汽车城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宣布正式开业,入驻率也仅在50%左右;位于浦东的上海车市也正面临招商尴尬。

  汽车大卖场模式转型正在路上

  那么,上海的汽车有形市场究竟有没有生存空间?将以何种方式生存?

  刘正敷认为,“在上海较小规模的汽车有形市场反而更好生存,譬如联合汽车城,但是也正因规模偏小,联合汽车城受到空间方面的影响也很难发展。”

  而对于那些新建的或是正在筹建中的有形市场,刘正敷认为还要看经营者如何经营。他说:“上海的很多有形市场都是在2003年前后汽车市场井喷时筹建的,其中很多都是房地产企业搞的,他们对汽车市场并没有技术性的经营优势,如果不及时进行经营专业技术的改进,不配备专业的从业人员,生存很可能会有危机。”

  与此同时,新成立的有形市场还面临政策考验。《汽车品牌管理办法》规定:经销商必须取得厂家的代理权才能经营汽车。“这一规定对于新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市场中的经销商能不能得到厂家授权呢?如果没有授权,他们根本就无法进入市场经销汽车,那么市场的招商必将面临困难。”刘正敷说,“当然,成熟的市场也会遇到这一政策门槛,但是他们一般都已与厂家经过了长时间的合作,很多甚至已经取得了厂家的授权,所以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成问题。”

  事实上,正是在经营和政策的双重压力下,上海的有形市场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位,有的已经开始“转型”了。本文开篇提到的上海国际汽车城汽车市场便是一例。上海车市的副总经理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市场中,除了整车还会经营与汽车相关的零部件和车饰等。”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市场已经不是初期意义上的‘整车市场’了,从零部件中心到零部件与整车的联合市场,再到汽车配件市场,这些汽车有形市场正在寻找转型。很多有形市场的开发商还在房产和汽车市场之间徘徊,一些汽车交易市场已经开始买卖店铺,虽然一开始还打着汽车市场的名义,但是产权属于别人了,是否能管得住也是个问题。”

  另外,一些新建的汽车市场已经采用了专卖店和大卖场相结合的方式,“包含着4S店的有形市场,也将成为一种有形市场的新模式,”业内人士表示,“但是这样往往投资成本太高,有可能会导致商铺闲置。”

  与北京、广州相比,上海的汽车有形市场发展受限多多

  据了解,上海的有形市场建成的、在建的和待建的已有近10家。虽然与北京20多家规模相比,上海的数量并不多,但长三角汽车市场联合体秘书长刘正敷还是认为“太多了”。

  之所以这么说,刘正敷认为,主要是上海通过交易市场售出的车辆比例太小。“全国共有510余个有形市场,平均每个城市有三四家,目前在有形市场中售出车辆的全国平均水平是50%,其中浙江一些地方,如嘉兴和台州高达60%到70%,而在上海,这一比例只占1%不到。”刘正敷说。

  北京亚运村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上海的市场不能跟北京比。”他认为,上海的汽车交易市场没有形成气候的很大原因是,“上海汽车销售商集团的力量强大,他们一般都拥有几个4S店,而这些主流的经销商并没有进入有形市场,不仅抢占了有形市场的消费群,还削弱了市场的实力。”

  这一点得到了刘正敷的认同,他也表示:“上海的汽车有形市场发展慢,主要原因是上海一大块是专卖店业态。”

  据《每日经济新闻》不完全统计,上海永达、和平、华星等十大均拥有多家4S店的经销商,占据了上海整体销售量的50%以上。“如果你到广州,听到的都是类似于AEC、黄埔、国贸之类的汽车城,而在上海,则是某几大经销商集团引领市场。”一位汽销界资深人士说。

  “另外,一方面,上海采用了限销模式,使汽车消量与北京没法比,北京一个月增量达3万辆,而上海一个月平均的上牌照量最多也就在6000辆左右,如果算上异地上牌照的数量,能达到北京的三分之一就不错了。北京在足够大的市场容量下,多种营销模式存在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苏晖表示。(俞凌琳)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