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又逢年终,与往年不同,今年的车市“贺岁片”似乎少了喜气洋洋的氛围,更像一部喜忧参半的正剧。喜的是今年前10个月,累计产销461.89万辆和458.83万辆,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从经销商反馈的情况看,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汽车市场产销基本保持平稳,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同时,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产销稳定增长的情况下,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却下降了39.29%,汽车平均价格下降了1.7万元,企业的平均利润下降了52.9%,整车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仅为3.77%。专家指出,汽车产业正从爆发式增长过渡到稳定增长阶段。
无论是爆发式增长还是稳定式增长,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更关注的是何时才是购车的最佳时机。而这也正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恰逢年末时,经销商面临甩库存回笼资金、完成销量拿返点的压力,往往会拿出一些比较有力的促销手段。因此,这个时间正是车市叫卖声最响亮和杀价声最频繁之时,而今年却略有不同。
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告诉笔者:“11月份北亚车市总的销售情况还可以,基本与上月持平,销售总量在4000辆左右,没有出现前两年年底销售迅速增长的局面。今年年底的销售局面比较微妙。总体看来,让利、降价的情况仍然比较普遍,但大多数经销商的降价力度并没有往年那么大。只有部分经销商买断销售的车型,能达到1.5万元到2万元左右这样引人关注的降价幅度。年底上市的部分新车甚至又出现了加价销售的情况。
苏晖解释说:“今年年底汽车市场变化的微妙之处在于,无论厂家和经销商降价还是加价售车,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对经销商的吆喝更多的是冷眼旁观。还是那句老话,消费者在成熟,会更冷静地看待市场,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车型,像前一段时间那款价格8万元促销的捷达,也出现过一天销售14辆的热销局面。”
看起来今年汽车市场不温不火的局面似乎还将延续下去,网上车市总监华雪也认为,由于年底有多款新车或者改款车上市,竞争的激烈程度会略微有所上升,但影响有限,价格走势有可能会略微走低,主要集中在20万元左右车型区间,但整体将不会出现大的起伏。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的车市不温不火局面的背后,真正的原因在于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加深。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我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已达200万辆,但各个厂家在建产能仍有220万辆左右,投资过热的情况仍然没有扭转迹象。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吴敬琏也指出,过度投资已经造成汽车行业非常被动的局面,汽车企业投资需要更加谨慎。
专家认为,企业产能扩张如此迅速,已经远远超过了汽车消费市场增长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企业的生产普遍不能达到饱和状态,各个厂家的量都不会很大,企业降低成本的速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能留给经销商降价促销的空间已经很小,销售受到制约,最终吃亏的还是厂家。
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对于降价已经司空见惯的消费者来说,厂家在高成本和低利润之间的痛苦挣扎,并不能博得多一些的同情。在这种情况下,夹在二者之间的经销商是最大的受害者,“厂家留给我们的利润空间就这么多,各家能给出的最低价格也都相差无几,我们只能尽量多做一些市场活动。这类活动能更多地吸引一部分消费者的关注,但对销售实际的推动作用并不大,毕竟消费者更看重的还是车型和车价本身。”
他还向记者解释说:“最近很多经销商都在搞买断销售,实际上,买断一批车型需要一下投入上千万元的资金,要冒很大风险。一些实力不是很强的经销商,还需要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前期的投入资金,面临的还款压力很大,必须迅速销售以收回资金,因此单车利润甚至比正常销售还要少。同时,买断的车型多为一些老款或者非热销车型,总有那么几辆多多少少有一些小问题,如今的消费者又非常挑剔,很少有人会购买。因此,买断销售并不是灵丹妙药。总之,大家都在尝试不同的营销方式,但这并不是决定消费者购买的根本因素。”
无论怎样,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已成定局,而从目前宏观环境来看,并没有利好的消息。有消息称,虽然明年国家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扩大内需上,但主要针对的是农村市场,在汽车销售领域,仍然将继续收紧个人消费信贷。因此,可以预见,明年厂家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也会使经销商之间的分化更为明显。据苏晖介绍,北亚车市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放在打击最近又逐渐增多的“拼缝”上,希望能为经销商多提供一些帮助。虽然整顿市场环境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拿“车虫”开刀,毕竟也不能给经销商带来直接的帮助。在汽车销售环节利润日渐微薄的今天,需要经销商尽力去延伸汽车销售的价值链,而这还得靠经销商自己。
刘鹏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