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小虞:不会限制外国零部件企业到中国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14:32  新浪汽车

  11月28日,第三届“2005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拉开帷幕。国内外专家及汽车企业的高管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新浪汽车对本次论坛进行了现场直播,下面是直播实录: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我请三位发言人上台共同参与我们的问答。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是问欧洲议会的议员Malcolm Harbour,你讲话当中谈到全球标准的统一和和谐,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您还提到1958年和1998年两个非常重要的协定。中国现在已经签署了1998年全球汽车标准的协议,但是没有加入1958年的协议,所以这个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考虑到每个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利益,你觉得这两个全球的协定是不是可以真正实现全球化,获得普遍国家的承认。第二个问题,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美国汽车的制造商他们参与这些标准似乎不是很积极,尤其是WP29,还有联合国的ECE,联合国会不会推动美国汽车商参与者两个标准。

  Malcolm Harbour:这个大家要靠运气了,或者说大家要祈祷。中国目前的汽车标准实际上已经通1958年的技术标准是一致的,如果中国愿意加入1958年的协议这个是值得称道的,因为我们要避免这种重复劳动。加入这个协定就是意味着我们各国之间技术标准是相互承认的,我觉得中国在今后的确也需要更多参与这种国际间的承认。之所以我们在1998年联合国ECE又制定一个协议呢,就是因为我们意识到协定书获得全球认可方面有一些问题,特别是美国方面。因为美国不是由联邦来统一制定技术标准的,是由各个洲自行制定的,所以要他们参与到1998年协议书是很有挑战性的。我们最想让美国参与的是有关排放标准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

  刚才我们几位发言人谈到全球不同地方汽车测试的周期,都是指出了全球技术标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已经有了很多的不同排放标准,比如说二氧化碳标准,除了这些以外我们是不是还需要另外一套汽车的测试标准和汽车测试周期,让汽车测试周期变的不一致,这个有没有好处。特别是美国,美国汽车市场非常的多元化,因为它的道路条件非常多元化。我们应当美国人有这个选择,让他们选择是否参与这样一个议定书。我相信美国人肯定会参与的。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张小虞会长和欧洲议会的议员。前一段时间欧盟传来消息说欧洲的汽车制造商抱怨我们国家的一些政策限制了他们零部件进口到中国来,我不知道议会会员是否知道他们抱怨是什么政策,他们利益受孙是哪些方面?还要请张先生谈一下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先例,这个政策是否正确?

  Malcolm Harbour:我可以老师的回答你,这个我不太了解,我也没有接到相关方面的投诉,所以我也不知道这方面的信息。有关各个国家市场之间政策的统一我们也是大有可为的。

  张小虞:政府制定这样一个具体的管理办法,是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过渡期的保护。同时,我想也不影响外国的零部件企业到中国进行贸易和投资,只不过如果全部的零部件进口的话,这个零部件就要按照整车来进行收税。我想我们会依照WTO基本的规则把这个事情处理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最后的回答。我非常同意张会长所讲的,世贸组织非常强调自由贸易的,我们非常希望本地不利于自由贸易的政策可以改变。

  提问:还想问一个问题,提高21世纪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报告年底会出台,我们中国各方面人士想得到这份报告应该通过什么样免费的途径可以得到?

  Malcolm Harbour:这个报告将在欧盟委员会的网站上进行发布,欧盟技术的文件在网上都会有。如果大家对于欧洲非常关注的话,那在明年欧洲议会第一季度就会进行辩论,如果大家访问欧洲议会的网站,上面会有实时对欧洲议会辩论的直播。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想问Christian Mohrdieck博士,商用汽车哪一种技术更加可行和更加好呢,你能不能就在中国商用汽车的市场分析一下。因为丰田正在拓展商用市场,而欧洲的汽车生产商想在中国推广他们新的柴油机技术,但是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中国柴油的质量不符合他们引擎的要求,你能不能说一下哪种发展的潜能更大?

  Christian Mohrdieck: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技术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也也不同的适用性。从商用市场来讲大家一般的看法柴油机的技术还是比较贵的,我相信这一点以后是会发生变化的。

  提问:我想问一下提高欧洲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问题,如果不进行研发投入的话,还有什么更好的途径来做到这一点?

  Malcolm Harbour:投资与研发和创新是提高竞争能力一个重要的途径。在每一个方面都是如此。比如说我们今天演讲当中谈到新驱动系统的技术都会研发出来的,而且这种对于研发的热情是所有汽车的生产商都有的。此外在其他的一些技术领域当中创新和研发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们讲的汽车,汽车是一个消费品,所以汽车消费品的推广市场、品牌、售后服务、生产效率等等都是同我们行业竞争力息息相关的。我给大家讲过了我以前在汽车行业工作,我也做过汽车的研究。刚才吴教授在演讲当中讲到了微效曲线,我觉得他对汽车的理解非常的精辟。在我看来今后要提高竞争力,使你的生产能力更有灵活性,就是你的生活速度更快,可以更快的在市场上推出产品满足顾客不断的变化要求。总之这方面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几年以前我遇到过丰田公司的老总,丰田公司在生产制造方面效率之高可以说是举世闻名的。他们的制造系统和管理系统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这一点是所有行业都应该去追求的。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欧盟要提出提高欧洲竞争力这个课题,按照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包括今天的学者讲这个是企业的问题,不是国家的问题和欧洲的问题,为什么欧洲要安排这个课题和计划?

  Malcolm Harbour:这个是以前讲过的,我们立法者不能成为阻碍竞争力的障碍,让我们从中国的角度来看问题。比如说汽车的发展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安全,另外一个是环保。如果是政策制定者要促进汽车行业对于安全和环保做出反映,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推动。作为立法者来说,我们所研究的就是怎么用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政策和立法使得业界对我们公众的要求做出合理的回应,让公司企业做出正确的调整。而不是让中国各个省各自为政自己搞自己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对于我们业界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对于我们立法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欧洲所做的事情就是欧洲这么多国家立法者要统一起来,这样是有利于汽车的发展,这个是我们的目标。

  提问:我想问一下Malcolm Harbour一个问题,前一段时间中国有一款车叫陆峰,被欧洲汽车俱乐部做了碰撞实验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于中国汽车进口欧洲,欧洲的政界和产业界持着什么样的看法?第二个问题,当时有一个报道说欧洲议会有一些人认为陆峰是通过德国的碰撞实验就可以进入整个欧洲的市场,认为这个办法是不太正确的,那要制定更严格的进口准入制度,我想就这个制度让议员先生做一个介绍?

  Malcolm Harbour:你讲的不太正确,我们欧洲是非常开放的,产品只要满足我们欧洲的标准,那他就可以在欧洲市场上获得标准,所以绝对不是说中国的产品和其他的产品会有不同的标准。比如说欧洲市场上已经有一些来自印度和其他小国家的产品,这个是我要强调的。我们对任何国家的产品没有任何的歧视,比如我们没有说对中国的产品有任何的歧视。

  回答你第二个问题,你刚才讲的事件我不是很熟悉。有关技术的细节我在演讲当中已经讲到了,我们在欧洲是这样的。欧洲的新车测试的项目是一个自愿性的,而不是强制性的项目,主要是帮助消费者获得新车的数据,从而可以做出正确的购买决定,这个完全是自愿的,不是强制的。当然很多汽车厂商要参加这个测试,因为参加了这个测试对他们在宣传方面有很大的好处。在所有测试当中中国陆峰测试过程和其他欧洲汽车测试都是一样的,但是它的测试结果是非常的不好。据我所知所有的测试过程都是标准和达到要求的。陆峰这个车是达到了最低的标准,但是到底买什么车消费者会自己看数据和比较。中国汽车生产厂商应该看欧洲执法者有什么最低的门槛,还要理解欧洲消费者有什么要求。因为欧洲消费者有时候是很挑剔的,很多的消费者买车之前会仔细的看消费品测试等等来了解各种车之间的区别。

  提问:我想问一下张小虞先生,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比较晚,规模比较小,但是汽车工业是一个大投入大产出的行业,逐步会形成一个竞争的局面。按照这个理论来讲中国汽车能不能进入最后的五强呢?

  张小虞:汽车工业已经不算晚了,已经有50年的历史,只不过在轿车这个领域里面起步的比较晚。因为在1980年的时候全国才生产4千辆轿车,所以我们的差距主要是在轿车方面。但是能不能成为世界具有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我想中国成为产业强国的时候一定有一些集团是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集团都不是孤立的,基本都是大的跨国公司和集团。中国的汽车工业是世界汽车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我想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里面,中国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集团也是一个开放式国际化的大集团,会在国际竞争中站住自己的脚。这个话题可以留在下一次中欧汽车论坛的讨论,就是在世界竞争当中谁是最后的赢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您刚才的讲话给我们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