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安自主开发破壳而出 明年将投放自主研发车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 08:41  中国汽车报

  11月11日早,长安集团生产的第三百万辆汽车,驶下渝北新厂生产线。有趣的是,这是长安自主开发的CM8多功能车。长安集团当家人尹家绪有一句临场感言:“它宣告长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那么,长安的新时代特征是什么呢?据长安人说,这个特征就是长安已经具备了国内领先水平的自主开发能力。那么,长安的自主开发能力之所以能够“破壳”,动力何在呢?

  明年集中投放自主研发车型

  近两年来,随着自主开发呼声的高涨,特别是今年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创建自主品牌以来,关于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算是具有先进的自主开发能力,一直是一个让舆论界眼花缭乱、心存疑惑的东西。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刘波认为,既要看硬件建设和队伍建设,还要看实际成果和实际能力,而不是看“忽悠”的功力。

  据尹家绪介绍,今年,长安自主开发CM8已经上市。明年可以说是长安展示自主成果大放异彩的一年,2.0升的MPV CV9、1.0~1.3升的轿车CV6、经济型轿车CV7和中级轿车CV11等就要相继面世或下线。这些车不仅将采用全新的商标,而且打算参加明年的法兰克福车展。

  除了具备轿车和微客全新车身开发能力之外,长安还自主研发发动机。据介绍,目前,长安已与国外机构联合开发出了2.0升发动机,目前正在完全独立地开发1.8升发动机,1升、1.6升发动机则已独立完成自主开发,1.3升发动机长安原来就有。变速器的开发工作,正在与配套厂家一起进行自主研发。

  “搞完了这几款车,我们自我感觉顶多是中学水平,不敢吹自己是大学生了。”尹家绪谦虚地对记者说。

  设定自主开发能力评判标准

  截至目前,长安今年累计申报专利543件,到年底可达700件,其中80%是汽车方面的专利,专利申报量居同行之首。同时,与某外国汽车巨头合作销售长安自主开发的新车,并向其输出个别技术的谈判目前正在进行当中。

  尹加绪介绍道,在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长安已经能够做出手工样车来,而且长安还自己建立了流程和实验标准,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刘波进一步阐述道,是否能够“基本打通数字化设计———分析优化———样车制作———实验验证这一循环过程”,是衡量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是否真正具备先进开发能力的标准,而长安已经拥有这样的能力。

  持续的高投入是第一力

  开发力正在成为一个企业最为显著的实力指标。开发力不可能一夜附身,其形成离不开持续性的高投入。据介绍,自1999年年底以来,6年时间里,长安在开发能力建设方面的投入已超过30多亿元,在未来3年内,还要投入30多亿元。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长安的研发投入是不是主要来自股市?长安人否认了这种说法。长安汽车A、B股共募集资金24亿多元,其中只有去年增发募集的11亿元资金全部用于研发能力建设,长安的研发投入主要来自企业利润。

  近来有消息说,长安的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正在组建南方汽车控股公司,并打算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目标是60亿元,主要用于长安的自主研发能力建设。

  管理是第二力

  出色的成本管理是长安跻身国内汽车企业第一阵营的根本力量所在。长安连续6年位居微车产销量第一,占有微车行业80%的利润,为强力推进自主开发能力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去年,本报曾在探讨CM8研发历程的连续报道中,揭示过长安的MLDQ现场管理体系,以及ERP和发动机开发管理经验。而自去年年底开始,长安在学习福特FPS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CPS管理体系。这是一个全方位的企业管理规范集粹,成本是其中的重点和核心所在。

  长安人认为,成本是第一竞争力。对于这一点的理解正如它在自主开发能力建设方面的理解与众不同一样。“管理———利润———研发能力”这一良性循环早已在长安形成。世界汽车巨头的盛衰荣辱史和目前正在发生的现实,一次次印证着这一铁律。

  尹家绪是第三力

  事实已经证明,自主品牌开发大业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领头人。如果以自主开发态度和意志坚定的程度为准绳,中国汽车企业的老总可以分为鹰派和鸽派两大类。尹家绪就属于鹰派。多年来,尹家绪就好像一只咬住目标的雄狮,没有犹豫,没有花架子,脚踏实地,铆足了劲儿,矢志不渝地扑了过去。近年来,长安的实力和社会吸引力急骤上升,离不开尹家绪这个总是锐意进取、斗志常年高扬的当家人。

  “长安是一家军工企业,搞军品让我们刻骨铭心地体会到,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我们必须自己搞,许多东西你拿钱买都买不来呀,不自己搞怎么行?我们对搞自主开发有着深刻的体会。我们总想自己拥有,像土财主一样。”这就是尹家绪对自己自主情结的表白。

  本报记者 秦淑文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