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三样、新三样、精三样 中级车群雄逐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 15:46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中级车的排量主要在1.6~1.9L之间,售价也在12~19万元之间。这个级别的车型价格不算太高,基本可以满足家用要求,同时又可满足部分商用要求,是比较适合目前中国国情的一种车型。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级车的销量已经突破100万辆,成为份额最大的一块细分市场,同比去年增长29.1%,增速仅次于经济型轿车。今年前10个月的单一品牌销量前10名中,有3个是中级车,伊兰特捷达凯越分别名列第二、三、四名。

上表为中级车今年前10个月销量

  因为市场较为广阔,中级车也引来激烈的竞争,目前国内的主流乘用车企业参与这一市场竞争的主流车型达13款之多,除了广州本田外,几乎所有车厂都“重兵布防”于此。在这个市场上也经历从“旧三样”(捷达、富康桑塔纳)一手遮天的局面到“旧三样”、“新三样”(伊兰特、凯越、福美来)并列的局面,又形成了宝来标致307和花冠“精三样”的说法,随着新车的不断介入,后来又形成了福克斯、赛拉图和Tiida“超精三样”的格局,一时间群雄混战。 (文 王灿彬)

  福克斯:当家花旦

  福克斯的确可以说是千呼万唤才出来,当家花旦的排场是做足了的。作为一款世界级的中级轿车,福克斯的外观既具有强烈的动感,同时又沉稳和蓄势待发。如果拿来和福特锁定的主要竞争对手比较,那么福克斯比307协调,比宝来舒畅,比花冠动感。福克斯的内饰具有典型的欧洲风格,在简洁朴实中不着痕迹地营造出一个高品位的私密空间。

  当然,为福克斯赢得世界声誉的不是漂亮的外观和一流的内装,而是它出色的品质和性能。福克斯2.0采用的发动机,是福特全新开发的Duratec-HE铝合金发动机,最大功率达104千瓦。该款发动机采用可变惯性进气系统(简称VIS),使发动机扭力大大增加。试驾体验证明,这台发动机表现确实很出色,变速器放在D挡时反应很迅捷,但可惜的是,这部手自一体的变速器的手动功能似乎有“摆设”的嫌疑,因为手动换挡时,升减挡有明显滞后,反而不如D挡驾驶来得畅快。

  除此之外,福克斯的道路试车和场地试车,表现都可圈可点。虽然操控性能并不如厂家宣传资料中说的那么完美,但已经可以说是一部具有良好操控性能的中级车,更难得的是,它同时还是一款非常容易驾驭的车。

  和几款主要对手车相比,新款福克斯在操控性方面可能仍要略输宝来一筹,但福克斯赢在更加全面和平衡。而且在价格上,福克斯也更加具有竞争力。

  话虽如此,但市场上公认是好车而卖得不好的多得很,所以还不能就此断言福克斯会卖得多么好,这大概也是福特显得信心不足的一个原因吧。

 

图为福克斯技术参数

  赛拉图:杀入重围

  诞生于起亚的中级轿车赛拉图(Cerato),是起亚集团秉承“激情超越梦想”的企业理念,凝聚全球实力,投入2.4亿美元,经过40个月潜心开发而成的杰作,在欧美市场上市仅一年,便取得了销售量超过10万辆的骄人业绩。东风悦达起亚将其引入国内,并进行了多处全新改进,以更贴近中国市场。这款设计完美、性能优异的新车,必将成为东风悦达起亚驰骋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又一新锐力量。赛拉图于8月推出1.6L和1.8L两个排量。1.6L先期投放市场,1.8L随后上市。

  赛拉图采用了CAPForward(驾驶舱前移)及超宽的车身设计,在保障整体开放感、视野性的同时,实现后头部空间为970mm,后腿部空间为898mm,前肩部空间为1400mm,后肩部空间为1370mm,均领先于同级车型。

图为赛拉图技术参数

  凯越:经典两厢车

  三厢凯越和两厢HRV也都算不上是新车了,但由于凯越每月的销量在1.2万辆左右,也是中级车的主力车型,也要拎出来说一说。凯越Excelle于2003年4月19日上市,以世界级的设计、融合全球的优势科技,树立了中级轿车新标准,凯越现代外观极具雕塑感的欧洲风格和精致简练的审美元素。而凯越HRV于2004年10月20日上市,由享誉全球、堪称“世纪设计大师”的意大利国宝级名师乔治亚罗设计,充满时尚与活力的气息,是一款不容错过的经典两厢车。凯越依然以其出众的外形、华丽的内饰和丰富的配置吸引着广大购车人。

图为凯越技术参数

  Tiida:有容乃大

  颐达日产雷诺“联姻”之后双方合作研发的又一款新车,不仅底盘、发动机是合作开发的,外观和内饰也带有更多的欧洲风格。由东风日产生产的共有两种,三厢的颐达率先于4月上市,随后短短三个月,两厢版的骐达也跟着上市。目前Tidda每月的销量在6000~7000辆之间,约占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销量的一半,可以说,东风日产成为今年国内销量增长最为迅速的轿车,Tiida功不可没。“大啊,真的很大!”一坐进颐达车内,这种感觉就不断左右着记者的情绪。记者坐在驾驶座上,头顶离车顶居然还有两个拳头的距离,如此宽敞的头部空间在记者试驾过的轿车中,是极其罕见的。颐达外观就是一辆紧凑型轿车,感觉尺寸甚至也没有威驰大(不过实际上它要比威驰长10厘米多)。三厢版颐达的长、宽、高和轴距分别是4395mm、1695mm、1540mm和2600mm,毫无疑问,它应该算是一辆小型车。但在车子越造越大的今天,不到4.4m长的车身在小型车里绝对算是个小个子,不足1.7m的宽度也比很多主流的小型车都要窄,而1.54m的高度则比一般的轿车高出一头。颐达的长、宽、高比例明显突破常规,细高挑是它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只是局部线条的调整淡化了这种感觉,15英寸的轮胎和车身上部的凸台更增强了整车的稳定感。

  虽然是日本车,但颐达开起来的感觉和传统的日本车有很大不同,首先是方向的稳定感增强了许多,140km/h的速度下,没有发飘的迹象;再就是转弯时的侧倾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在弯道上,轮胎出现打滑的临界速度提高了不少。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车身钢板不再像以往的日本小型车那样单薄,驶过砂石路面,砂石击打底盘的声音小了很多。

图为颐达技术参数

  花冠:世界销量冠军

  虽然天津一汽丰田的花冠于去年2月上市,算不上是今年的全新车型,但目前每月的销量在6000~7000辆之间,在中级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并且今年也推出一些改款车型,因此我们将其列入其中。

  花冠在各方面的性能不算突出,但仍不影响其在全球范围内畅销,它是丰田车系中的代表车型。自从1966年成功推出以来,花冠在38年间历经了八代产品,行销世界14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超过2800万辆。2000年,在单一品牌累计销售量上,花冠以世界“最畅销汽车”(BestSellingCar)的称号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国产的第九代花冠,最符合中国人口味的便是它的好身材。作为一款A级车,4530mm的车长、1705mm的车宽、1490mm的车高以及2600mm的轴距足以让花冠傲视群雄。

  为了更加迎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引进国内生产的花冠增加了很多更富豪华意味的车身点缀,例如水箱罩、门把手以及车尾牌照灯架,全都以铬金属电镀,而水晶质感前后大灯、造型优雅的6辐铝合金轮圈以及双模式天窗更让花冠有了豪华的外衣。

图为花冠技术参数

  伊兰特:韩流来袭

  伊兰特确切地说是2003年年底的车,到现在甚至有点“老掉牙”了,但考虑到其每月的销量在1.2万辆,在中级车市场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还是要将其拿出来说一说。伊兰特1.6手动挡目前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因此不难明白其在市场上可以畅销。

  自1990年第一代车型上市以来,韩国现代集团的伊兰特已在全球销售310多万辆,是现代汽车公司销售最好的车型,2002年在美国的销售量更是超过了15万辆。国内生产的第六代伊兰特有以下四个特点:外形比较大。在同级车里外形尺寸是比较突出的,特别是内部空间;动力比较强。

  1.8升的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96千瓦,这是国内同排量的发动机里升功率最大的;它的配置比较全。电动天窗、ABSTCS都是它的标准配置;安全性比较好,特别是它配备了四个安全气囊,这是在同等级车里比较少见的。

图为伊兰特技术参数

  标致307:好车还需好卖

  其实只要一进入307,你就能感到这款车明显的法国特色,就是特别重视安全和驾驶感受,但是在一些细节上,则不太留意。如果你只是静态地观察,你可能对这款车的细部做工感到失望。但是驾驶起来后你会喜欢它———前提是你是一个在乎驾驶体验的人。如果你再深入一点去了解这款车,你会对它建立起信任,它的安全系数在同级国产车中应该是属于最好之列。

  先说说驾驶体验。作为一款中级家庭定位的轿车,307却有着运动型轿跑车的性格。2.0升发动机最大功率135马力,大约是100千瓦,属于中等表现,但是由于悬架调校得好、车身整体刚性高,再加上来自保时捷的TIPTRONIC手自动一体变速器,加速表现非常好,特别是在车速过了100公里/小时后的持续加速能力给人印象深刻。在高速公路上,不知不觉车速就超过了190公里/小时,说不知不觉,是因为这个时候车子仍然非常稳。对一款这个级别的轿车而言,这个表现足以让人惊喜。

  再说安全。同级别车中,307的安全配置应该是无出其右的了。紧急制动辅助装置(EVA)、主动保护坐椅、主动式安全搁脚板等都是同级车中少有的。此外,在经过颠簸路面时,你可以感受到车体的高刚性,资料说307纵梁可承受9吨的冲击力。高强度的车身对安全是根本的保证。(记者 王灿彬)

图为标志307技术参数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