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句话,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近几年,我国汽车自主品牌虽然有了一些发展,但无论是从数量、规模、市场份额还是品牌影响力上来说,相对于外资品牌,自主品牌都还处于极大劣势。如何在“十一五”期间抓住机遇,使奇瑞、吉利等市场的“已进入者”真正成为“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如何使市场的“拟进入者”能顺利进入并抓住机会迅速成长,在“大局既定”之前再现几个“奇瑞”、“吉利”?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生死存亡的重大课题!
但我们也深知:自主品牌和优势企业的出现,不仅是一个微观的企业市场运作问题,更是一个宏观的政策实施问题。因为企业的市场运作,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始终在具体的制度环境中进行的。制度环境不仅非常重要,而且甚至是决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在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国际竞争,本质上就是制度竞争。具体到汽车行业,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世界汽车工业的竞争,实际上也是一种关于汽车工业发展的制度竞争。
这一点,在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那里,得到了同样的回答。“何龙之争”波澜未息,老部长等人意犹未尽,又怀着沉重的心情给国家领导人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里,老部长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政府的政策竞争和企业的商业竞争相结合,是后来取胜、建设汽车工业强国的根本经验。“政策竞争”———老部长用这样一个概念,来表达特定行业特定发展阶段的制度竞争问题。很明显,老部长身为曾经的机械(汽车)行业的最高领导,也是过去许多汽车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和指挥者,对汽车行业的政策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持批判态度的。
从政策管理的角度看,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长期以来,有一个“主流观点”,认为汽车行业管理低效的根源在于多头管理,可能事实未必如此。“多头管理”确实带来了诸如扯皮、低效之类的麻烦,但是,不实行“多头管理”又能如何?按产品来设置管理部门?当然,汽车是一个“特殊产品”,但汽车特殊的地方,也完全可以交由相应的部门来管理,而且,“国际惯例”亦如此。反过来看,不“多头管理”就能解决问题?过去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机械部管理汽车时,类似于“一头管理”,结果如何?大权独揽,事无巨细……比现在的“多头管理”还麻烦……如果我们总结历次汽车行业管理方式的改革,就会发现,历次改革的主旨,包括机构的变革,实际上都是沿着“放权”、“分权”的思路进行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多头管理”“咬牙切齿”?其实,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汽车行业管理混乱的根源并不是“多头管理”,而是没有进行科学管理的问题。管理科学了,“多头”又如何?管理不科学,“一头”又怎样?所以,别让“多头管理”的现象掩盖了没有实行科学管理的本质!
如何才能实现科学管理?这当然需要探讨,但是,有几项原则应该是明确的(过去也多次讨论过):第一,该管的就管,不该管的就不管。这是一个管什么的问题;第二,职能界定清楚,权责明确。这是一个由谁来管的问题;第三,运作规范、高效,公开、公正、公平,这是一个如何管的问题。但就目前看来,这三点我们都还远没有做到。因为第一点没做到,所以自主品牌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要知道,今天我们支持的为数寥寥的自主品牌,当年可是连合法性都没有的。这就是对我们相关政策的讽刺!生存权都没有,何来发展权?何来优势企业?因为第二点没做到,所以我们的部门之间扯皮不断,协调成本太大,甚至部门利益大于国家利益(对“多头管理”的批评主要是来源于此)。因为第三点没做到,所以效率低下,有时会出现好事也难办好的情况。就拿对自主品牌的支持来说,实际的支持措施太少,即便是有这方面的动议,也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一度畏首畏尾,生怕违背了WTO的游戏规则。直到中央领导大胆提出“自主创新”后,才有了一些零星的动作,但是依然不成体系,而且效率低得出奇。
改革开放后,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体制,但就汽车而言,我们的管理方式恐怕还远不能适应建立这一目标体制的需要。对于中国汽车业而言,活跃的市场与不科学的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这个矛盾曾经使我们丧失了许多宝贵的机会。但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就会继续丧失机会,丧失对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来说本已不太多的机会!“十一五”期间发展汽车自主品牌和优势企业,具有相当大的紧迫性。我们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有可能在政策竞争和商业竞争中胜出,才有可能造就一批自主品牌的优势汽车企业!我们的规划才能如期实现,我们的梦想才能不再是空想!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