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汽车界和有关人士一直在讨论中国汽车工业应该走什么路,日本模式、韩国模式、拉美模式,各种模式都有人推崇。最近,又一种观点“脱颖而出”:我国汽车工业在现有技术领域难以追赶上发达国家,因此我们应另辟蹊径,选择新的技术路径,这样我们就可以和发达国家在一个起跑线上同时起步,这样我国汽车工业就可以走在世界前列。
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和近200年的工业发展史无不雄辩地证明,科学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新的技术都是以现有的工业水平和科研成果为基础诞生的,汽车工业也是如此。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新动力汽车,实质上是对汽车发动机系统的部分替代和全部替代,其他的部分仍然要依靠现有的汽车技术。因此,很难想像一个汽车工业总体落后的国家,能完全依靠汽车的新动力系统得到振兴,变得强大。
科学研究和未来技术创新要有巨额的资金支持,对汽车工业这样的竞争性行业,国家和政府支持未来技术的创新是必要的,但是技术的创新要由企业去完成,创新经费的大头还要来源于企业。如果我们的汽车工业不发达,企业不强大,企业的科研资金从哪儿来?又怎能在新技术研究开发上领先?
分析今后20年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10年到20年,以石油为动力的汽车仍然是汽车工业产品的主流和技术的主导方向。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这个方向,大力提倡自主创新,下大力气提升我国现有汽车工业的实力,我们的汽车工业才能生存下来,才有可能发展,才能在未来技术上有所作为。
我们的结论是,中国的汽车工业不能自暴自弃,不能放弃对未来技术的研究。但中国汽车工业更不能好高骛远,我们必须集中力量把“传统的”汽车工业做强做大,做到有国际竞争力。
本报首席观察员 杜芳慈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