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价格“兴奋剂”之外 锐志还能带给我们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 09:35  中国青年报

  足足“秀”了大半年的锐志终于上市了,从6月份的全国巡展,到9月1日的公布价格,丰田锐志可谓赚足了眼球,一时间,有关“中级车市场将重新洗牌”的讨论风起云涌,甚至有媒体喊出了“再打价格战,还有谁能陪锐志玩”的疑问。

  事隔一个多月,锐志终于有了下文。10月26日,锐志在海南上市。不过这一个月,丰田也没闲着,据称,截至10月25日19点30分,锐志订单达12498辆。作为一款新车,锐志的“知名度”即便不“绝后”,但应该称得上“空前”。

  9月1日,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利悟宣布,即将上市的锐志分2.5S、2.5V和3.0VPREMIUM三种车型,价位区间在21.38万元~30.83万元。“锐志从9月2日起接受预订,10月底下线,正式销售要到11月初。”

  业内人士分析,作为一款被丰田寄予厚望的中级车,锐志的定价可谓是颠覆性的。从性价比看,锐志2.5S售价21.38万元,比其排量稍低的雅阁2.4升和天籁2.3升的价格分别为23.98万和24.98万元。在2.5升排量以下的同级别车型中,价格均维持在24万元左右。丰田汽车这个全球最为著名的价格杀手,终于把自己在全球市场上攻城掠地的低价武器拿到了中国市场上。

  因此,锐志就像一针兴奋剂,不仅让汽车业疯狂,甚至是“所到之处,所向披靡”。然而,集体狂欢过后,开始有人进行反思:锐志的低价是否真的“物有所值”,会不会只是一种噱头?要不然一度冥顽不灵的丰田为何突然间头脑开窍,杀出这样一个回马枪?

  据一汽丰田的经销商介绍,锐志最低配置的2.5S基本型,没有真皮座椅和电动天窗,方向盘上也没有任何便利装置。一些被省略的原车配置被打包成了售价2.65万元的“Navi配置包”单独加售。

  对于这种说法,丰田方面并不认同。他们表示,锐志的“低价”,源于其国产化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产能的成倍增长。在控制成本方面,丰田有着其他汽车厂家无法比拟的优势,一个简单明了的数据是,通用福特卖4辆车的利润综合才相当于丰田卖一辆车的利润。

  在全球市场上,丰田的“锐志”也有些势不可挡。今年6月,丰田汽车公司董事会在股东大会上一致通过对新管理层的调整议案,正式任命前副社长渡边捷昭为新社长。当时,美国《商业周刊》的报道曾戏称,日产的卡洛斯·戈恩被外界称为“成本杀手”,但如果他遇到渡边,就会发现自己还远远不如后者。据统计,渡边在过去的5年里为丰田节约了100亿美元,保证了丰田近年来利润额的持续上升。目前丰田的利润已经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利润的总和。

  控制成本之外,丰田的另一大举措就是加大海外扩张和本土化生产的步伐。从2003年开始,丰田在年度总销量方面超越福特,登上世界第二大汽车厂商的宝座。在过去的两年里,丰田利润额连续突破创纪录的1万亿日元大关,销售量也创历史新高。而这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

  丰田公司表示,今年的汽车销量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7%的增长,力争突破800万辆,到2006年,丰田的全球销量将提高到850万辆。而到2010年,其全球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11%增至15%,同时,“争取在中国市场上,获得10%的销售份额”。

  这一重任,丰田把它寄托在锐志身上,毛利悟称:“锐志今年的销售目标是1万辆,预计明年锐志的销量将占一汽丰田总销量的20%~30%。”锐志总算不辱使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订单量就超过万辆。然而,在销售如火如荼的时候,也传出了锐志“产量不足”的消息。因此,价格之外,锐志还能给我们什么惊喜,锐志引起的冲击波还能持续多久,成了大家颇为关注的问题。

  一汽丰田的经销商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现在新车的生命周期都非常短暂,也许明年产量上去了,市场的销售情况就没那么好了。”更何况在他们看来,锐志冲击市场的关键在于其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势,如果明年其他厂家在新车上市时也做足价格文章,届时锐志的优势就没有了。经销商的担忧不无道理,近日,坚守价格体系的大众汽车公司也宣布,除了大力降低成本之外,大众也将在价格上紧紧追随竞争对手,不让对手有任何机会。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把锐志带来的冲击波,仅仅理解为其低价策略是片面的。从丰田的全系产品看,明年2.0升锐志下线后,必将延续目前的“低价”策略,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目前汽车市场的价格格局。

  锐志引起的中级车市场的价格战已经不可避免,而其引起的价值体系、性价比等深层次变化却会在更长的时间里影响国内的汽车市场。

  本报记者 黄少华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