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清能一号大巴上路 国产氢动力车投入示范使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 09:42  经济观察报

  “对于现有市场和未来技术,我们两方面都不会放弃。越是这样越会重视对中国的承诺。”近日通用全球负责新能源的副总裁伊丽莎白?劳瑞对本报记者说。这种心理正在被中国人看穿,并利用其为自己换个未来。

  氢能源未来:谁在利用谁

  10月16日,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选手张亮在跑到知春路赛段的时候,终于决定放弃比赛。他在路边等了一会儿,然后登上了组委会专门用来“收容”中途退出比赛的选手的后勤大巴。

  张亮可以舒舒服服地喘口气了,但此时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一群专家和技术人员却仍紧捏着一把汗——车上的选手并不知道,他们因为退出比赛居然有幸成为了中国燃料电池客车为数不多的试乘者。这辆名为“清能一号”的大巴由清华大学、神力科技等单位联合研制,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我们要借助这样的大型活动来证明中国燃料电池车的水平,普及新能源概念,所以容不得有半点闪失。”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博士高大威称。

  不过专家们还有另外一层压力,马拉松队伍最前面的先导车是三辆丰田PRIUS油电混合动力车。通过赞助比赛的形式,丰田公司也将他们的节能环保产品展示在中国老百姓面前。

  这是发生在汽车领域的另一场马拉松。汽车业因为能源问题而产生的变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柴油车、混合动力车领域,中国已经慢了几个节拍,几乎全球公认,氢能源才是真正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而在这方面我国已经燃起了星星之火,在大家都离终点尚远之时,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氢动力自主研发沾

  上了商业化的边

  从外观来看,燃料电池客车平淡无奇,与普通的大客车比较明显的不同就是车后方有一个燃料电池舱。“车的运行很平稳,时速可以达到70公里,充一次氢续航能力为250公里。”高大威如此介绍国产燃料电池客车的性能。

  但就是这样几辆示范车,得来却殊为不易,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我国政府对于氢能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研究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支持。“九五”和“十五”期间,燃料电池汽车及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均被列入国家科技计划。

  但是,在中国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一直是一个难题,为此,牵头承担国家 “燃料电池客车整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的清华大学还专门成立了 “北京清能华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具体运作模式为清华大学将“燃料电池客车整车”项目的研发成果转让给这家公司,由公司统筹项目管理和产业化运作。

  当然,燃料电池客车的开发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的系统工程,令人欣喜的是国内这一领域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的细分企业,比如清能华通只专注于控制和整车集成,生产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则是上海神力科技,而“清能一号”的储氢罐是由国内一家有军工背景的企业制造的。

  高大威表示,整车的组装是在北京客车总厂完成的。“厂家配合得很积极,因为他们知道这里面的机遇,将来燃料电池车一旦量产他们也可以近水楼台。”

  按照清能华通公司工程部的项目经理张国强估算,目前清华研制出来的燃料电池客车,每辆成本应该在300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果将来能够量产的话成本还会大大降低。已经有乘用车企业发现了其中的潜力,张国强表示,日产中国的高层刚刚同清能华通谈过合作事宜,但目前还没有更进一步的细节。

  巨头的示范意义

  “目前我国的氢动力技术至少与国外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高大威如此肯定地表示,但是在传统汽车领域高高在上的跨国汽车公司们,并没有打算在新能源方面有丝毫的松懈。丰田的PRIUS早就在中国亮相,准备在混合动力领域先到先得。而在氢能源方面,戴姆勒-克莱斯勒的燃料电池客车也已经来到中国。

  2003年3月,中国政府、全球环境基金(GEF)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启动了一个“中国燃料电池商业化示范项目”,目的是为了降低燃料电池公共汽车的成本,借助在北京和上海两市同时进行的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和供氢设施的示范,加快其技术转化。由戴-克提供示范车辆正是其中的内容之一,虽然三辆用于示范的大巴据说单车成本超过300万美元,但为了配合地方政府从而争取更多支持,还是值得,而且也是一个对品牌的极好宣传机会。而高大威称,戴-克燃料电车客车动力系统与清华自主研发的产品并不一样,燃氢经济性还是国产的产品要占优势。

  另一个巨头的心情更加急切,那就是通用汽车。今年9月底,通用汽车中国公司与上汽股份联合举办的燃料电池汽车公益性科普展在上海科技馆开幕,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总经理甘文维表示,通用汽车希望能让更多公众了解氢燃料电池技术,加速氢燃料电池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这至少可以理解为通用在为进入中国未来的氢动力车市场预热。

  通用汽车在10月10日卖掉了富士重工的股份之后,17日公布今年第三季亏损15亿美元的新闻令华尔街震动,这两天又传出了其准备卖掉汽车金融业务的惊人消息。这一切逼迫通用不得不一手牢牢抓住中国市场这样的救命稻草,一手更急迫而坚定地进行未来战场的攻坚。

  “对于现有市场和未来技术,我们两方面都不会放弃。越是这样越会重视对中国的承诺。”近日通用全球负责新能源的副总裁伊丽莎白?劳瑞对本报记者说。

  这种心理正在被中国人看穿,并利用其为自己换个未来。其实早在2004年,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已经签署了一份清洁能源汽车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意味着无论在政府公关,还是在基础设施、引进车型方面,上汽集团都将是通用汽车最可倚仗的伙伴。

  如今通用的燃料电池车“氢动三号”已经在中国准备进行示范运行,但要解决车辆加氢的基础设施问题却并非那么容易。但他们拿来车之后才能让中国在配套这方面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这对提高中国氢能源计划整体产业化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方面,本土公司正在得到更多实践的机会,由清能华通公司、BP公司和清华同方公司三方共同负责修建的中国第一座加氢站将落户北京上地产业园区,于明年初投入使用,这座加氢站同时也会以多种方法自己制取氢气,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建造从车辆到基础设施的全套氢能系统的能力。

  本报记者 刘春 北京报道

(编辑:李颜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