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渐进饱和,使尚存发展空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重要性突显出来。其中最被看好的是以中国、印度、东盟各国为主的亚洲市场。我们应该看到,即使在亚洲,中国也不应该为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而沾沾自喜,因为其他国家同样在世界汽车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泰国以1997年金融危机为契机汽车出口有所增加,日本的战略也从帮助泰国实现汽车国产化和在东盟区域内实施国际分工转向重点将泰国培养成积极从事全球化商务(小型卡车)的基地。由于金融危机使泰国的国内市场急剧收缩,各个厂家为了生存想方设法扩大出口,从而加大了货币贬值的幅度。然而,在出口产品时,提高生产能力必不可少,各家汽车公司纷纷为此做出努力。最近,泰国丰田汽车公司成为生产小型卡车IMV的基地,其重要性和存在感不断上升。
中国在汽车产业方面,面向国内的大众车型的生产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实现出口产业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有许多课题需要解决。例如,国有汽车公司的改革、品质保证能力和设计开发能力的提高、从长远角度来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等等都是有待解决的课题。尽管如此,将来中国在亚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这一点毋庸置疑。
然而,汽车产业也不会一下子全部集中到中国。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不断推进,如果实现了贸易的自由化,以零部件产业为中心,中国难免受到影响。今后泰国为继续保持在世界分工中独当一面的角色,维持竞争力和独创性是不可或缺的。
今后,日本难以避免以劳动集约的领域为中心的进一步空洞化。但是,以向亚洲其他国家实施了生产基地转移为由解释日本国内的空洞化是大错而特错的。应该将空洞化理解为地区经济的全球化链条中的一环,是创造全球化商务的一个里程碑。日本企业应该抛弃单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这种简单的想法,考虑如何与中国进行长期合作,双方取长补短。在技术转移、人才活用等方面,有必要建立一种符合全球化要求的大胆的合作战略。尤其是在环境技术方面。(刘春)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