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当中,汽车已经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因为汽车,人们也会产生新的需求、新的困惑和新的喜怒哀乐本报从本期推出“汽车话题”,围绕与汽车相关的各种人和事件,展开议论,发表感想,希望引起共鸣
北京的李先生,去年初夏买了一辆某品牌2.0升轿车。让他满意的是车子的性能,最难以接受的是百公里油耗竟然高达14升。在房地产行业闯荡的李先生尽管不会因此项支出加大而影响什么,但他认为,油耗过大,并不仅仅是车主养车费用的增加,也与国家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精神不符,与现代文明的要求相悖。
一项来自北京汽车市场的调查表明,国庆节期间,油耗指标已经成为准车主们购车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并不仅仅是准车主们,远到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每桶价格上涨了多少,近到自己每月为爱车加油又多掏了多少银子,都让有车一族们倍加关注。
节能、环保和安全是汽车工业的三大主题。而节能,落实到汽车使用上就是节油,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死要面子活受罪
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有趣的现象。无论是朋友间的聚会,还是商务活动之中,一场酒宴过后,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喝得多。如果按照每个人报的量累加之后,一定会“多出”一瓶半瓶的。
与喝酒的情况相反,大凡有车的人,几乎都会把自己车的油耗说得低些,否则会怕别人笑话自己。
一部汽车的油耗,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一个是汽车自身出厂时就决定的,包括设计理念、发动机性能、车身自重、整车匹配等等“先天”要素;另一个是道路状况决定的,包括道路性质、路面质量、交通流量如是否拥堵等等;还有一个就是驾驶者的操作手法。
第一个因素考量购车人是不是“识货”;第二个因素是不可预计的;而最后一个因素则考察车主的驾驶技术是不是过硬。显然,刚刚进入汽车社会的我们,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选车的时候“走眼”,不愿意承认自己驾车技术“手潮”。因此,一些人口不对心地说自己的车子省油,颇有“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味道。
而有的厂家也恰恰抓住消费者的这一弱点,过多地强调操作手法,为自己陈旧的汽车或发动机技术开脱。前面提到的李先生,已有10年以上的驾龄,这辆2.0升轿车已经是他的第三辆车,油耗过大显然不应该是操作手法的问题。
标准统一最重要
尽管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节能的重要。但是怎样才能选择一辆节油的汽车,还是让消费者颇费思量。
比如对汽车的油耗指标,各个企业在产品介绍中的标法并不统一。笔者翻了一下手头的车型资料,有标“每小时90公里等速油耗”的,如上海大众GOL;有标“每小时60公里限定条件下平均油耗”的,如长安铃木雨燕;有的就直接标“百公里油耗”,如奇瑞风云……这样不仅让消费者无从比较,也让做汽车介绍的媒体摸不着头脑。在几年前的一次新车型发布会上,某杂志的记者一个劲地追问,为什么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厂家的数据相差悬殊?搞得厂家代表十分难堪,最后也不了了之。
在国外,如欧洲普遍采取“欧盟标准循环(EUcycle)”耗油量,其中有3个数值:市区油耗、郊区油耗和综合油耗,还要标明使用什么样的燃油。国内已经有企业开始引入这样的做法,上个月宝马新3系上市的时候,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如BMW325i的市区、郊区和综合油耗分别为每百公里12.9升、6.7升和9.0升。同时还说明,性能和耗油量信息是在使用RON98燃油的情况下测得的。
据了解,目前国内对此尚没有统一的规定,直接导致混乱的产生。显然,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制订统一的标准。
技术进步是关键
现在,很多厂家都热衷于“节油大赛”,不禁让人想起一段往事。
两年多前,笔者有幸在京石高速公路上目睹过一次“节油大赛”。时值盛夏,参赛的车子窗户关着,开车的汉子光着膀子还在流汗,车速一直很慢。
后来才了解到,为了省油,有的车主把后背箱腾空,还有的把驾驶席以外的座椅拆掉;同样为了省油,空调不能开;为了减少风阻,窗户也不能开,驾车者汗流浃背也就不奇怪了。最令人后怕的是,为了“节油”,有人竟然在高速公路上遛车,非常危险。
其实,与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来实现节油相比,几次节油大赛来得容易、来得快,但这丝毫掩盖不了我们某些汽车产品落后的现实。同为2.0升发动机,纯国产机型不仅油耗指标偏大,性能也落后很多。比如,采用国内发动机的某款MPV,其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是80千瓦和166牛·米;搭载引进技术发动机的某款国产轿车,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为92千瓦和168牛·米;而华晨宝马320i的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是110千瓦和200牛·米,我们的差距非常明显。
另外,现在又有人质疑:排量小,也不一定省油。这也是一个误区。关键在于我们的微型车或小型车技术落后,特别是发动机技术落后。比如夏利、奥托等微型轿车都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产品,大多数微型车产品也是十几年前陆续引进的,尽管有相应的改进,也大都是为了应付环保法规,技术水平并没有本质的提升。如果拿奥拓与国内较新的Spark、QQ做一番比较,就一目了然了。
张宇星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