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价格策略成为跨国汽车企业重要的营销手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 07:58  中国汽车报

  在中国车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价格策略成为国内汽车企业重要的营销手段。产品价格是企业向外界发出的最真实的营销信息,传递了企业营销的战略、战术意图。跨国巨头们更是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从目前已露出的端倪来看,跨国汽车公司已经将定价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手段,他们对于近来推出的几款新车型的定价策略非常耐人寻味。

  奥迪新A6策略:

  设置陷阱 步步为营

  最近,奥迪A6L的价格是汽车界的一大热门话题。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在近来公布的最新价格高得超出了很多专业人士的预期,2.4升的最低售价为46.22万元,这个价格在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豪华车市场上,看来毫无竞争力。尽管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李武一再称,在豪华车市场,价格不是敏感因素,仍有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德国大众旗下的奥迪品牌在主力车型上的过高定价一旦失误,很可能将加速大众汽车在华市场份额下滑,同时导致中国中高档车市重新洗牌。

  但是,奥迪的竞争对手宝马并没有因此拍手称快,反而感受到压力,华晨宝马的总裁施润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奥迪的定价策略非常聪明。”

  “价格策略考量企业营销管理的水平。”这句话被奥迪演绎得非常充分。“一汽-大众真狡猾,新奥迪A6L的定价,既有利于老A6的‘甩卖’,又给2.0T留下了空间,更重要的是其高端产品的高价位,为国产奔驰和宝马设下‘陷阱’。”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如果宝马、奔驰定价与其相当,则默认了奥迪竞争对手的地位,给了奥迪成功实现品牌价值跨越的机会;如果定价过高,则要冒丧失市场份额的风险,任凭奥迪独霸豪华车市场。

  然而,宝马与奥迪真正短兵相接是随着双方新车型的上市而展开的。宝马在奥迪公布定价之后,将新3系的价格定在36.5万~55万元的区间,反将了奥迪一军。

  但是半个月之后,奥迪又推出了2.0T ,最低价格为34.68万元,化解了这一险局。同时,奥迪继续出击,表示年底将推出新奥迪A4,目标直指宝马新3系。宝马要想在剩下的几个月抢到足够的市场份额,看来确非易事。

  价格是对一家公司市场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竞争能力的综合考验。在中国市场上的博弈中,“走一步看三步”的奥迪,手段确实要比其他企业老辣很多。宝马越来越便宜,奥迪越来越贵,这是豪华车制造商们在中国市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定价哲学。

  丰田锐志策略:

  低价入市 抢占份额

  “酒香不怕巷子深”早已不合时宜。除了打宣传牌,还得用熟价格策略。

  一向精明谨慎的丰田在最近也使出了这样的方法,其最新推出的锐志价格定在21.38万~30.83万元区间,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丰田方面表示,锐志的定位是稍高于佳美的,由此来看,它要比目前的雅阁天籁君威等这些比较畅销的国产中高级轿车高一些,加之如此低的定价,必然会对上述车型的销售构成冲击。甚至业界人士分析认为,由锐志创造的价格冲击波未来可能会影响到高、中、低端各个市场。

  事实上,不仅仅是丰田,在中级以及中高级车市中,很多新款车型的定价都采用的是低价入市的方法,希望通过每款新车的推出冲击市场,并以这种战略来带动市场份额的增长。

  有人认为这种低价上市的方法有“饮鸩止渴”的隐患,但无论如何,这种现象都反映了一个事实:要想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价格是最有力的竞争法宝,毕竟“物美价廉”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还是最为重要的。

  现代御翔策略:

  后发制人 伺机调整

  9月15日,北京现代御翔正式上市,最先推出包括2.4L自动舒适型、自动豪华型以及顶级版,定价分别为19.98万元、21.88万元、23.98万元。虽然,这一价格已经创下了2.3L~2.5L主流车型价格新低的目标,但是,同款排量配置略低的车型价格并没有同时公布出来。现代方面毫不讳言地表示,这些车型的定价将会在分析了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表现之后再公布出来。

  这也是汽车企业目前在推新车过程中很有代表性的手法:首先推出级别配置高的车型,同时将配置略低的车型作为冲力,观察了竞争对手的市场状况、自身新车所接订单多少来全盘考虑,最后关头定出价格。

  专家指出,这是在竞争不断升级过程中,企业的价格策略不断成熟的表现。这是一种后发制人的新车定价战略,企业在定价时,不再是仅仅要从成本的角度加以计算,同时还根据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对原有的战略、政策及策略不断地进行适时、适当的修正或调整。据了解,有的厂家在公布新车价格前一夜还在通宵开会讨论各种方案,有的甚至在开发布会前一小时才最终定下。

  “三八二十三,能人说我憨;我的卖完了,能人往家担。”一首古老的经营歌谣,述说了成功营销的主题:那就是定价无定式,惟有灵活才能制胜。

  本报记者 刘 榴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