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一步迈入汽车社会的大城市们正在为没完没了的交通拥堵和停车难苦思冥想寻找对策。
有消息称,深圳计划在引入“区域级差结构”概念的基础上大幅提高停车收费标准,而北京、南京等城市则在筹划是否在拥挤路段收取“拥挤费”。两种做法其实主要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调控、引导车辆的通行。
对于类似的做法,总会让人怀疑有关部门真正的出发点,怀疑其行政能力。除了变相增加有车族的负担,最终受益的恐怕主要是收费部门和特权车拥有者。一些人动辄拿伦敦(两年前开始收拥挤费,据说效果还不错)来说事,但中英两国国情差异明显,并不具有什么直接的可比性。
且不论这两种做法的可操作性如何(停车费涨价倒是简单,收拥挤费就没那么容易),能否起到改善交通环境的作用也是个问题。显而易见的是,在同样的城市道路资源前提下,你在这条路收费就会把更多的车“赶”到另几条相关路段上,到头来可能是老的问题刚勉强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依我看,有关部门还不如花些时间和精力去改变一下有车族们的用车观念和出行方式。
人们常纳闷,私家车真正大规模进入中国家庭不过是这几年间的事,为什么我们的汽车保有量远不如发达国家多,但我们的路却早早就如此不够用了呢?实际上,抛开我们的道路基础设施和交通管理手段这些硬件相对落后不说,很多有车族的用车方式也是一个关键性症结所在。
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我们的私家车总量还不够庞大,但相比于发达国家同类城市的有车族来说,我们的私家车使用频率却明显偏高——上下班、外出办理各种业务、探亲访友、旅游休闲、餐饮娱乐甚至是去趟家门口的超市都要开车的不在少数,私家车成了有车族真正的“代步工具”。
据了解,在很多发达国家,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国际大都市,其有车族对私家车的使用频率要比我们低得多,上下班、公务外出很多都以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代替,这就让有限的道路交通与停车资源能够更为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一个真正的汽车社会,私家车只能是人们交通工具的一种,而绝不是全部。刚刚把一只脚踏入汽车社会的我们还有很多观念和行为方式需要作适应性的调整。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汽车的同时,我们对私家车的使用功能应该有全新的认识——不是很必要开车时,不妨换换其他的交通工具。
随着汽车社会的到来,汽车将不再是一种重要的身份象征符号,有没有私家车、开什么样的车将不再是人们衡量一个人是否“混得不错”的标准。为了构建更加和谐、通畅的道路交通环境,倡导积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少开私家车势必在“有车族”中成为一种更高觉悟和素养的体现。这同时也更符合在高油价时代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
这种观念的改变固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与收“拥挤费”等经济手段相比,其实施成本于国于民都要低得多(交管局等相关部门多做一些这样的宣传肯定不会劳民伤财),而且一旦被人们普遍接受之后肯定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意义。
不管有关部门采取何种手段治理拥堵,媒体同仁们多做一些改变有车族用车方式的呼吁和宣传都是件富有建设性的事。
(作者:新浪青年汽车论坛评论员 徐骋志)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