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静) 昨天是“世界无车日”,而在路上行驶的人们,几乎不会感到道路上车辆有所减少。据交管部门统计,昨天全市车流量和事故数量与往日持平,由于东四环的一起交通事故,早高峰时段的报堵率还因此上升了15%。
昨天早晨5点20分左右,一辆大货车由北向南行驶至东四环窑洼湖桥时,与一辆同方向行驶的外省市小货车相撞。小货车翻倒在地,车上装载的苹果散落在马路上,大货车撞在机
“由于窑洼湖桥的事故,早高峰时段全市报堵数量较往日上升了15%。”交管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说,虽然昨天是“世界无车日”,但北京街头的车辆并没有明显减少,车流量和事故数量均与往日持平。
“好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无车日’。”交管局工作人员表示,“一起交通事故就能造成半个北京城拥堵,全市报堵率上升15%,可见北京的交通是多么脆弱。”
本报评论员 白强
“交通流量与平日持平,早高峰报堵率增加了15%。”这是来自北京交管部门对昨天交通状况的披露。而这项数据让北京首个9.22“世界无车日”多少显得有些尴尬。
今年,“无车日” 在北京得到了民间环保组织的大力支持,活动首次由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等9个民间环保组织共同发起。“地球村”的一位项目主管指出,活动旨在提高公众保护环境的意识,倡导一个更节约的生活和发展方式。
早在活动发起前两个月,这些民间环保组织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并提出“9月22日这一天您能不开车吗?”活动倡议。据说,这项倡议得到了不少市民的积极响应,这更让活动发起者们树立了信心,甚至还有人担心无车日这一天由于很多人放弃开车,会不会给公交带来运输压力?
事实证明,这一担心是多余的,昨天北京的交通状况没有得到丝毫缓解。可更令我们不可理解的是,“无车日”这一天,9家民间环保组织竟然没有一个人走上街头为无车日摇旗呐喊。是什么原因让无车日变得无人理睬?笔者昨天与这次活动的一位发起者进行了交流后有所发现。
“我们中的很多人认为,宣传活动就应该在无车日之前进行,真到了这一天的时候,总不能把开车的人拉回去吧?”这位组织者的话可谓一语道破天机。我们的民间环保组织缺乏的不仅仅是经验,还缺乏“环保意识”。
无车日定在哪一天并不重要,关键是“让人们树立环保观念和提高环保意识”的旨宗在真正落实时走了样。这可能和我们组织活动时总是注重形式而非活动实质的传统有关系。
再有,就是缺乏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笔者了解到,在此之前,活动组织者们就曾与一些政府机关和相关部门进行过接触。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动员这些机关单位在“无车日“这一天少出公务车或者别出车;二是争取有关部门能够在这一天给予一些推动。然而,这两个目的最终都落空。
其实,无车日受冷遇并不令人意外,在刚刚跨进汽车时代的北京,开私家车上下班不仅是代步工具那么简单,更是一种新生活方式的象征。还有就是我们的公共交通的现状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真要让数十万有车族加入公交大军,恐怕也难以承受。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