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丰田汽车为什么种白薯:提早应对能源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 11:20  新华每日电讯

  内容提要

  环境学家雷斯特•布朗在他的著作《经济――节约》书中指出:如果中国每个家庭拥有1~2辆车的话,中国1天的石油消耗量将超过全世界一天的石油生产总量。

  到2010年,中国的汽车销量将达到1000万台,超过日本现今600万辆的销售量。中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除了市场的客观需求,而在此推波助澜的正是汽车生产商。

  面对未来环境状况,丰田汽车称:“如果没有保护环境的对策,就没有汽车行业的明天;如果不保护地球的环境,不能再生产汽车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丰田汽车究竟该怎么办?”

  于是在1997年丰田汽车在“丰田汽车基本概念”(1992年制定)的修改稿中加上了这样的内容“以提供清洁安全的产品为使命,通过一切企业活动,致力于创造一个舒适的地球环境和富裕的社会。”

  这是丰田汽车为什么要种白薯的起因!

  一、种白薯的由来

  丰田汽车为什么要从事与汽车毫无关系的种白薯事业?汽车生产商创办与环境问题紧密相关的事业有何现实意义?

  很多人表示不解,为什么在植树事业刚在澳大利亚兴起的时候,作为汽车生产商的丰田汽车也开始植树?在中国北方风沙侵袭北京最严重的河北丰宁,从2000年4月至2004年4月共分二期在植树,种中药帮助当地农民恢复改善生存环境。丰田称:大家应该知道汽车会排放尾气,它将污染和恶化地球的环境。如果破坏了地球环境,丰田汽车的明天也就不复存在了。

  事实上,丰田汽车与研发生命科学――绿化事业的起步,源于时任奥田硕社长的一句话:“采用尖端技术,开展预算为500亿日元的新兴事业!”

  第二年,奥田硕又对现任(现生命科学――绿化事业部部长)筑岛说:“希望你们讨论研究一下解决将来最为严峻的水和粮食问题的事业。”这句话即为开展生命科学――绿化事业的直接契机。

  筑岛在调查可行性时,偶然看到一篇千叶大学园艺系的古在丰树教授《白薯将拯救21世纪的地球》的论文,论文的要义有三点:

  ⒈利用白薯中分离出的淀粉制造可分解性塑料的生产技术将得到普及。

  ⒉从白薯中提炼出的氢可以制作燃料电池,成为电瓶汽车的能源。

  ⒊白薯可以代替玉米成为喂养家畜的饲料。

  这无疑将是对丰田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业。而且将对世界汽车产业的尖端技术是开创先河的举动。

  在丰田汽车,新兴产业的运行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三年内必须出现盈余,五年内消除所有的亏损和赤字,如果做不到这两点就要撤销该项目。这样的基准在其他公司恐怕也差不多的。

  1998年1月,丰田汽车在开发部设置了“生命科学――绿化事务所”,当时这个事务所只有7名员工。丰田汽车对新兴事业有着极强的敏感性和预见性,这也成为了丰田汽车的永不竭止的探索传统。

  在丰田汽车看来,任何事务都会“盛极必衰”,再辉煌的事业最终也会变得衰弱,一项事业的寿命再长也不过30年。想要在商界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开发新兴产业。

  丰田汽车的创业者丰田喜一郎在欧美考察旅行时,目睹了英国棉花产业的衰落趋势,认为需要开发能够代替自动织布机生产业。所以在公司内部冒险性的制造汽车,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就是这样诞生的。对新兴产业敏锐的预见能力是在各种环境突变的情况下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奥田硕称:“绝不能做成功的囚徒。越是成功的人越会拘泥于自己的想法。但只要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你的那一套就失去用武之地了。”

  去年十月,我随丰田中国总部在河北丰宁小坝子乡植树,与来自广汽、一汽丰田、四川丰田的职员对话中发现,丰田汽车的强大在于不惧怕“变化”,而是欢迎“变化”。丰田汽车的经营一直在贯彻“求变”的原则。

  同时也发觉,丰田汽车的职员具有敏感的动机性。更说明丰田汽车公司以展望未来,不断思变、求变的危机意识作为传统和基本原则。

  我想:如果一个人始终处于没有任何变化的团体中,他的稳定感就会逐渐增强,动机性就会慢慢减退。而如果处于不断挑战新事物的团体中,他的动机性就会不断升高。

  极强的动机性可以促进一个人的成长。丰田汽车涌现出大批适合市场的人才,而更大一部分原因就再于丰田汽车的企业风格。

  二、绿色环保的趋动力

  1999年5月,丰田汽车公司成立了“丰田汽车生命科学――绿化研究所”。事隔一年人员增至30人。

  到了2003年,生命科学――绿化事务所的职员增至90人,加上相关公司的职员,已有300人左右。有些生物科学领域的专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由机械工程专家提出新的对策,使问题得以解决。

  筑岛认为“研究屋顶绿化的土壤专家对花卉和白薯的种植也能有所帮助。智囊团就是丰田汽车的财富。”

  1998年,丰田汽车创立了澳洲造林公司、澳大利亚造林股份公司(资本金约2000万日元,其中丰田汽车的出资比率为90%),与日本造纸、三井物产开始共同种植桉树。计划每年种植500公顷,10年合计种植5000公顷,第11年就用于市场了。

  1999年10月,丰田汽车与白山贸易公司一起成立了花卉生产公司,(资本金一亿日元,其中丰田汽车的出资比率为50%);2000年9月,在六景所村建设了自动化温室,并以白山贸易从海外引进的品种为基础,每年生产400万株种植在小钵中的花苗。

  2001年4月,设立了丰田汽车生物科学技术印度尼西亚股份公司,(资本金24亿元,丰田汽车的出资比率为90%)。开展了利用白薯进行饲料加工的事业。

  同年12月,又建立了致力于屋顶绿化的丰田汽车屋顶花园合作公司(丰田汽车的出资比率为70%);2002年6月,在四川省设立了采掘和加工泥炭的四川丰田汽车泥炭开发有限公司(丰田汽车的出资比率为100%),将泥炭用于屋顶绿化和农副业。

  依据上述投资情况,丰田汽车根据在各国投资也有了相应的对策:白薯的栽培和销售分部在印度尼西亚;屋顶绿化事业所需的泥炭基地设在中国;桉树种植和出售则在澳大利亚等海外各国。

  在汽车产业的纵深发展下,这些产品构建了世界范围内的宽广销售网络。但在丰田汽车的视野里,这并不是公益事业,而是一门绿色环保生意,可以生财盈利的。

  根据丰田汽车提供的数据,每年丰田汽车的投入是30亿到40亿日元之间。到2010年丰田汽车可实现绿色环保盈利,实际上能够帮助筑岛幸三郎实现这个目标的不仅是种花草和几十亿日元的投入,丰田生物绿化事业部不是真去做挖坑种树的体力活,360人中,日本本土有110人,海外有250人,一半以上都是研发人员,研究前沿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丰田生命科学――绿化事务所自1998年设立至2002年四年间,以每年创建一家相关公司的速度扩大着新兴产业的规模。这样的超越未来市场的环保丰田汽车能不引人注目和重视吗?

  丰田汽车不仅仅是创建了新公司,而且每一家公司都在今年内实现了盈余,丰田汽车新兴产业的根基逐渐稳定下来。

  2000年创建的花卉事业,年销售额达到了4亿日元。屋顶绿化事业2002年的销售额为1亿日元,而且到了2003年则陡涨至4亿日元,一下子上升了3倍。2004年,屋顶绿化事业则以实现8亿日元的年度销售盈余为目标。

  现在,丰田汽车白薯事业的饲料用途,已经开始初现端倪,食用用途也正在不断扩展,丰田2006年实现年度销售盈余。

  绿色环保事业步入正轨,强大的财政基础和多年来丰田汽车汽车产业中培养的世界性信用度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与一纸专利就能够定胜负的制药业不同,生物科学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在5年内设立5家分公司投资超过100亿日元,完全依赖于丰田汽车雄厚的财力支持。事业中所需的资金由财务部进行融资,;利息比银行的要低,这就像丰田汽车自身就拥有银行一样。筑岛称:“生物科学在有些方面就好像凭体力定胜负一样,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企业的能力。”

  三、白薯与未来汽车市场

  生物塑料又称为可分解性塑料,如果从石油中提取原料,也可以生产出分解性塑料,但需要消耗相应的石油资源。世界上有没有更加便宜而又容易得到的塑料原料呢?

  丰田汽车的专家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后研制出的生物塑料以白薯或甘蔗等植物作为原料,用酵素(酶)分解淀粉制成糖,再发酵成为乳酸,乳酸几经聚合成为聚乙烯乳酸,再经过加热等工序加工成可分解性塑料。可分解性塑料再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是原本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除去制造时的能源消耗外,在整个过程中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生物塑料替代过去的塑料后,不仅节省了石油资源而且还能够减少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生物塑料的生产进一步促进了丰田汽车生命科学――绿化事业的研究步伐。

  丰田汽车已经将生物塑料作为汽车的配件应用在新型“劳姆”的备用胎套上,又应用在混合动力车“普锐思”的地板垫上,今后它的应用范围必将越来越广。

  筑岛对生物塑料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既要耐住高温,又要承受冲击,使用环境是十分严格的。只要汽车能够使用那么就可以应用在所有的家庭用品上。”

  生物塑料是当今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的代替品。谁又能说丰田汽车没有占据未来市场呢?

  从未来汽车与发展的角度看,生物科学是石油枯竭时代汽车产业前瞻性投资。总有一天石油会被开采完,地球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丰田汽车正是预见了资源枯竭的时代,才开始了生物科学――绿化事业。而今天丰田汽车踏入种白薯这一领域,注定了丰田汽车10年乃至20年后的繁荣。

  新华每日电讯汽车周刊 祝虹

(编辑:赵焕)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