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制造了汽车的流行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08:05  中国青年报

  事实上,当你因为一辆车的流行而动了购买它的念头时,你已经中了汽车厂商的圈套

  当约翰·特拉沃尔塔在电影《黑道当家2》中得到一辆凯迪拉克混合动力车时,他还不忘向电影中的每个人介绍这款车的优点,比如说动力强劲、经济省油和环保。在这部两小时的电影中,特拉沃尔塔只充当了两分钟的凯迪拉克推销员,但是看过影片的观众都对这辆车有了鲜明的印象。许多人打电话询问这款车哪里有卖,得到的回复是“几年后上市”。

  通用通过这部热门电影,让明星在影片中为自己的车现身说法,起到了非同一般的宣传效果,尽管其在混合动力车市场的份额正在被丰田所稀释。其实,最早利用好莱坞宣传混合动力车的正是丰田。其小型混合动力车Prius很早就在一些电影中露面,那些购买Prius的好莱坞名流,也全部被丰田记录在案,作为明星钟爱Prius的证据。后来,雇佣明星推销汽车在汽车厂商中颇为流行。在美国,很少有人相信汽车销售员的话,也很少有人去从事汽车销售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行当。几年前,五十铃汽车曾经用一个说谎的汽车销售员来做他们的代言人,后果是他们的车在美国卖不动了。相反,明星的个人魅力却可以为一辆平淡无奇的车增光添彩,比起大规模地撒广告,为一部电影提供一两辆道具车,花费要少得多。

  当然,像凯迪拉克这样,产品推出几年前就用电影明星做广告预热的大有人在。奥迪在电影《机械公敌》中给威尔·史密斯使用的球形轮胎跑车就是一辆不折不扣的概念车。在《机械公敌》的电影海报上,史密斯站在奥迪跑车旁边摆着酷姿势,俨然成了奥迪雇佣的廉价模特,自己却毫不知情。奥迪试图通过这部科幻影片,来展现自己高超的设计能力和科技含量。奥迪甚至会宣称,其母品牌大众的许多技术都来自于它,奥迪的技术实力由此深入人心。对此大众并不以为耻,因为在它的广告宣传中,技术并不是第一位的。

  大众在美国的广告词这样写到:“这辆大众车被拦在了厂里。在手套隔箱里的铝合金条弄脏了,必须换掉。可能你不会发现,可是质检员科特·科隆纳发现了。”这种广告词也许并不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但还是相当有启迪作用的,人们会认为“大众车可靠的原因是因为每辆车都接受彻底的检验。”

  虽然中西消费者的口味不尽相同,但对汽车质量的重视是一致的。大众在全球市场上都在宣扬他们的做工,甚至不惜为爱车进行解剖,让人们摸摸钢板的厚度,得出一个皮实耐用的结论。

  很难说福特或通用的汽车质量没有大众好,但有些厂家却善于利用广告和媒介宣传来将本身平淡无奇的常识渲染成产品的特性,这确实是一种功力,同时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因为你一贯强调什么,就要保证在这一方面真正做到无可挑剔,否则很可能被人抓住“制造虚假广告”的口实。

  1996年,一则沃尔沃的广告在戛纳国际广告节上获得了大奖,这则广告没有广告词,只是一副形状像沃尔沃车的安全别针的图像。自从1959年沃尔沃推出安全带之后,这样的广告就层出不穷,许多人提起沃尔沃就会对其防弹功能赞不绝口,而长期形成的口碑也确实为沃尔沃打造了“世界上最安全的轿车”的形象。即便未来有其他汽车的安全性能超过了沃尔沃,它也难以取代沃尔沃的位置。在瑞典,沃尔沃的广告词是“像你恨它一样驾驶它。”这句恶趣味的广告词将沃尔沃的安全性和耐用性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当然,有些使用不当的恶趣味也会引起人们的厌恶,继而遭到讨伐。2003年11月,丰田的SUV霸道的平面广告,就以“霸道,你不得不尊敬”这样极其嚣张的句子为广告语,其主题思想更是逻辑混乱,霸道在中国销量的低迷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与之相比,皇冠“和谐为道,欲达则达”的广告语则收敛得多,由于颇具中国特色,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取得共鸣是必然的。而即将上市的锐志,据说已经有了不少广告方案。其中一个电视广告的创意是:在高速路上,一位锐志车主正准备加速飞驰,这时路边出现一个警示牌,上面印着“限速120公里,即使锐志也不例外。”言下之意是锐志的操控性和加速性都非常突出,连道路交通部门都不得不立牌专门警告锐志的车主。这一广告设计与锐志强调操控乐趣和驾乘感受的设计理念相当吻合。

  三菱用广告语“第一辆被它本身标价所侮辱的车”来体现其物美价廉,雷克萨斯用“最有效的按摩疗法”来体现其乘坐舒适性,结实耐用的切诺基将自己夸张地描述为“一个4000磅重的守护天使”,而“廉价杀手”现代则称自己的车为“吉士汉堡价格的肥鹅肝”。这些诙谐的广告语,恰如其分地体现出厂商对产品寄予的厚望,虽然不少人认为,汽车广告不过是一个会向潜在顾客讲述品牌特征和优点的推销员的替身。当然,它们除了肩负着推销产品的任务之外,还承担了一种制造话题的使命,为的是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借机开展大规模的抢钱运动,称之为“哗众取宠”亦不为过。事实上,当你因为一辆车的流行而动了购买它的念头时,你已经中了汽车厂商的圈套。本报记者 王超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要闻看板专题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