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国人写的域外见闻,总是强调国外行人的素质如何高,而中国人是如何地心浮气躁,当时也有同感,的确,我周围的人,包括我在等待红绿灯时都显得没有耐性。最近去了一次香港,对这一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
就拿我工作附近的长安街路口来说,每天等待过马路就不胜其烦,多则七八分钟,少则三五分钟,总觉得耽误太多的时间在路口,其他的路段虽然没有这么长时间,也都大同小异。这次到香港,方有感觉,原来是路面的问题。香港的马路极窄,一条普通单行线的宽度还没有我所在的大学里的马路宽,也就是说过这样的马路行人根本不需要等太长时间,也就是一两分钟,就有一次过马路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行人根本没有必要闯红灯。
我们常常以我们拥有长安街这样世界上最宽阔的马路而自豪,但是有数据表明,长安街并没有因为它的宽阔而较少发生堵塞现象,而恰恰由于北京街道的过于宽阔,而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带来许多麻烦。
我没有去过欧洲,但非常喜欢欧洲的电影,尤其是反映现代欧洲生活的影片中,常常有许多欧洲各类城市的背景,发现欧洲大部分街道,主要是市内街道往往比较狭窄,多为单行车道,行人穿行十分方便,马路两侧是各个时期的建筑,可能当时欧洲人是在从保护历史建筑的角度出发,做出现在的选择的,但看来这种选择给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较大的方便。
一个城市的交通顺畅与否,固然和市民的素质有一定关系,可是更在于管理,在设计道路时,你是否因势利导,有没有实实在在地为民众设身处地想过。
□玉虹(北京记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