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远见、严谨而务实--民族汽车工业发展必由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 15:49  新浪汽车

  中国现阶段的问题不是干不干自主品牌的问题,而是应该怎么干。汽车行业决策和执行同等重要。龙先生和何老先生的说法都有不对的地方,因为他们都不知道汽车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中国汽车行业应能透过热闹浮华情景的背后,反思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现状,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富有远 、严谨而务实的态度,探索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

  ◇ 远见卓识,扬弃“掌握核心技术,创立自主品牌”的传统思维 方式

  人们常说,当代最先进的技术一般来说首先用在两个领域,一个是军事,另一个就是汽车。可以说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动力,也是解决汽车工业发展与环境、能源等其它领域的唯一途径。国际上知名的几大汽车公司如通用、丰田、大众等无不拥有自己庞大的研究开发队伍,成百上千的发明专利。中国汽车工业作为后来者,怎样在尽快短的时间内缩小与国外汽车公司的差距?是不是所有关键的核心技术都应该由自己来研究开发,如发动机管理系统,

  是不是软硬件都需要自己来干?

  我个人认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并不取决于整车企业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当务之急 也并不是要解决必须掌握“核心技术”的问题。可以说,汽车工业并 没有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而且除了动力总成外,几乎所有的核心技 术都掌握在零部件系统供货商以及各种各样的开发公司手中。即使动 力总成,如德国大众享有盛誉的轿车柴油发动机,其缸内直喷技术也 是从AVL公司买来的。

  民族汽车工业要想在国内与跨国公司及其合资企业竞争,除了采取“拿来主义”,没有其它选择。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我们没有理由拒绝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便利。以我在一汽大众工作的经验,几乎所有的零部件供货商向主机厂推销的都 是他们最先进的技术,如西门子的SIMOS 7和联合电子的ME 7发动机管理系统等。国内相关企业还有没有必要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来开发国外已经成熟的技术?我认为,没有必要。国内花几年干出来的东西在技术上不可能比跨国公司数十年精雕细啄的产品 更完善,在价格上也无法与跨国公司大批量生产竞争。我们需要做的是根据自主品牌的内涵,选择我们需要的技术和产品。

  当然,不是说把所有相关技术和产品拿来,我们就能开发出合适的产品。 这涉及到国内整车企业的“产品开发控制能力”,这也是国内整车企 业目前最需要提高的。产品开发控制能力主要体现为:

  -根据自主 品牌的内涵,定义和选择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适当性价比的产品和相 关技术的能力。

  -评价和验证相关零部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能力 。如设计一个活塞,并不是画出图纸就意味着设计已完成,实际上刚 刚开始。需要设计试验方案,验证设计在上下限值时是否产生敲缸或 拉缸,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设计必须更改。

  -评价和验证整车及其 相关总成开发是否满足开发要求的能力。如北京将在今年实行欧3排放法规,与欧2相比增加了-7度排放检验,如果主机厂没有全天候 底盘测功机试验室,怎么验证产品开发是否满足了设计目标?当我们 在车上匹配ABS和ESP系统时,如果主机厂没有相关的试验检验 规范,怎么保证在高原条件下连续刹车时车辆还有足够的制动能力?

  “产品开发控制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其次是企业科学的产品开发流程,最后是与之配套的开发验证方法和手段。“产品开发控制能力”的高低才能体现出一个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升产品开发控制能力与加强基础研究开发并 不矛盾,但我们研究开发的方向应选择在国外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的 技术上,如机械自动变速箱(AMT)技术、电动汽车及与之相关的 新材料等方面,这样我们才可能与跨国公司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 。

  中国民族汽车企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立足自主品牌,提 升产品开发控制能力,研发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 以严谨的作风,建立完善的体系,开发生产制造高品质的民族汽车产品

  比较奇瑞公司先后开发生产的“风云”轿车和“东方之子”轿车,可 以看到“东方之子”轿车的市场表现远不如“风云”轿车。为什么? 因为这两种车的品质,也就是质量不一样。

  “东方之子”绝大部分 零件为“自有知识产权”的零件,因开发周期短,只做过简单的试验或根本没有进行有效的试验,工艺粗糙,车辆上市后,引发市场的信 心危机。而“风云”轿车引进的车型与桑塔那/捷达为一个平台,大量采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已经认可的零件,车辆的品质也就是质量 得到了可靠的保证。虽然有侵犯知识产权的嫌疑,但终于顺利度过了民族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质量门槛。一汽的小红旗其实是 中国最早批量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上市后因质量不 尽人意,始终形不成生产规模。

  如何建立完善的体系,保证开发生产制造高品质的汽车产品,关系到民族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体系主要体现为下列几个方面:

  -科学的决策机制及能够完成决策的执行团队。汽车行业强调执行,过程与决策同样重要。即使决策正确,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可靠的人员和体系保证正确决策的贯彻,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修正目标,也不可能实现决策时的目 标。

  -完善的产品开发和产品认证体系。产品开发的重要性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但仅仅开发出产品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它的科技含量很高。对开发出来的产品,应通过大量的台架和道路试验对其功能和可 靠性进行验证、评价。只有通过试验认证后的产品才能用于生产。

  -垂直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产品批量质保认可制度。产品批量质保 认可制度主要是检验和控制自制产品如发动机等的批量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以及协作厂家为主机厂配套产品的批量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质保认可对保证产品品质与产品认可同样重要。

  汽车的生产不同于制衣服、造鞋,质量差点没有什么致命后果。质量不好的汽车,轻则为用户带来诸多不便,重则威胁到用户的生命安全。国内有的企业不到一年时间就开发并投放出一种全新的车型,我们千万不要为这种 所谓的民族汽车企业能力的提升叫好,这是一种典型的对社会不负责任、漠视生命的行为,我们不需要这样的民族汽车企业。我们需要的是能以严谨的作风,通过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生产高品质产品的民族汽车企业。

  ◇ 以务实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民族汽车工业

  在国内从政府到民间要求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在很多媒体上看到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传闻。如某个企业将从2007年开始向美国大批量出国国产轿车。

  从一个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可能的。欧洲现在实行的是欧4+EOB D(Europe On Board Diagnosis欧洲在线诊断)排放法规,美国的排放法规更严厉而且实行OBD II。为满足北京2005年7月1日计划实施的欧3排放法规,一汽大众花了约两年时间利用德国大众已有的技术将1.6L捷达和宝来车排放水平分别从欧2升级到欧3和欧4。为了满足北京在2006年实 施EOBD的要求,我们计划花十多个月对捷达完成EOBD的开发 。美国实行的OBD II远比EOBD复杂,对一个全新车辆完成 OBD II的匹配,约需24至30个月。作为中国刚成长起来的一个汽车企业是没有能力在2007年前开发和生产满足美国市场的 产品的。

  当然,中国历来有崇尚谋略的传统,古人有“望梅止渴”的典故,如果制定这样一个高标准目标是为了凝聚企业发展的人气,最大限度开发企业和员工的创造力,企业决策者这种雄才大略是值得 人们钦佩的。但如果盲目地以为自己能做到这种违反客观事实的事情 ,与美国的代理商签订销售合同,到2007年不能开发并生产出满 足美国市场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车辆,而面临无法供货的进退两难的境 地,则是中国民族汽车企业的悲哀。

  对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来说,建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尤为重要的。(新浪网友 来自IP:202.38.166.*)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