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要单纯为了产能和市场份额进行并购重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 08:25  中国汽车报
不要单纯为了产能和市场份额进行并购重组

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理事、并购公会上海办事处主任费国平

  话题源起:近两年来汽车行业内的并购重组现象频频出现,尤其是2004年和今年上半年。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出现这一现象?

  是产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还是企业自身的需求?这种重组和并购会实现我们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预期吗?

  对话人物:费国平 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理事、并购公会上海办事处主任

  《中国汽车报》:汽车行业内并购重组现象如此频繁出现,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费国平:汽车业去年开始的频繁并购,直接原因是《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推动,新的产业政策使汽车业的发展预期变得明朗了。这意味着,不论是基于产业政策,还是国际上汽车产业的整合规律,中国汽车业年产量较小的企业除了迅速能够做大的以外,必须选择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对于尚未达到或者游离在集团规模边缘的企业,必然会产生并购重组的冲动。只有少数并购行为在形式上属于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中国汽车报》:请您分析一下目前中国汽车行业重组并购的主要特征。

  费国平: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并购重组,并不是企业基于核心技术或者品牌的并购重组,而是在非完全市场机制下催生的并购重组。占据中国汽车市场份额较大的几大集团多为国有企业,频繁的并购行为是为达到集团指标和政府驱动力互相作用的表现,不是高层次的横向并购,目的是为了在产量、销量或者其他方面满足集团化政策标准的需要。这种并购对于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意义有限。但是这种并购也许能够为下一步基于价值链的纵向并购、基于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并购奠定基础。

  这种基于产能和纯粹市场份额的并购重组,包括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还不足以在现阶段形成属于中国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集团。而带有行政指导性质的并购重组,虽然有可能分属不同的区域政府利益,但毕竟同属于国有性质,自然也就多少会夹杂着行政划拨的痕迹,其整合更多的是形式上的。从国际并购的经验上看,整合才是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

  在当前的汽车政策导向下,企业倾向于选择更加容易实现的规模扩张。然而如果企业仅仅将关注点放在销售规模或者市场份额上,放在商标、品牌上,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核心技术或者专利技术上,中国汽车产业难以取得长足发展。尽管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产品技术开发的重要性,但是如何鼓励自主技术的开发,如何在政策上支持企业通过并购以及其他方式获得更加先进的技术的重要性凸显不够,也尚待明确。如果过度关注暂时的市场份额或者产能,而不是关注企业自身拥有的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开发能力、专利技术拥有量,那么催生出来的汽车企业集团,是不可能具备国际竞争力的。

  《中国汽车报》:请您预测一下中国汽车行业并购重组的发展前景。

  费国平:汽车业并购重组现象也许会大规模出现,但能否实现各方的预期目标、能不能产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集团,我认为有待观察。

  不论是基于政策引导,还是市场催生,汽车业的并购重组都势不可挡。虽然我认为现阶段的并购尚处于低层次的并购阶段,但是,随着汽车产业政策的出台、国内汽车业利润率的下降以及国际汽车业产能的严重过剩,这几方面的因素都将进一步促进汽车业的并购重组步伐,即便这种并购的结果仅仅是汽车生产厂家股东或者地址的变化,但这种洗牌将会从现在的并购向竞购过渡,竞购将会促进并购向更高层次发展。这一轮低层次并购重组之后,将会出现第二轮基于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并购重组。

  本报见习记者 满凯艳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