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点评中国汽车资本海外扩张:稳健发展才最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09:46  中国经济时报

  当中国的汽车企业还屡屡困扰于与国际汽车资本的控制权争端的时候,中国的IT、家电企业则早已走出国门,开始了海外扩张之路。美国洛杉矶的斯特拉斯海姆全球顾问公司总裁唐纳德·斯特拉斯海姆表示,“中国将掀起今后10年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并购热。”现在,中国的汽车资本也不甘寂寞加入到这一阵线来了。

  海外收购潮

  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制造业务、联想集团收购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现在西方世界普遍认为,中国企业正在登上世界舞台,中国公司将不断发力国际并购的海外扩张战略中。

  和IT企业和家电企业崛起一样,中国的汽车企业,也开始在这股浪潮中跃跃欲试:上汽集团公开竞标韩国双龙、上汽集团和南汽集团竞价收购英国罗孚。其实,更早在2001年的时候,万向集团就曾以280万美元了收购美国汽车刹车部件厂商——NASDAQ上市公司UAI,虽然规模和影响都不是太大,但此举却开创了中国汽车产业海外扩张先河。

   研究一下中国汽车发展的历史我们就不难知道,中国汽车业起步之初,由于底子太薄,实力太弱,于是选择了一条高度垄断与引进外资并举的政策,在具体的引资策略上,实行就是所谓的“以市场换技术”。当时考虑的是,以中国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跨国汽车公司前来合作,但要分享巨额的垄断利益,就必须向中国转让技术。

   但是,“以市场换技术”这一方式并没有能创造出一个世界级的中国汽车公司,中国汽车市场让是让出去了,但是核心技术等却仍为国际汽车企业所控。如何拯救中国汽车业,这正是摆在中国汽车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荆棘之路

  “通过海外收购来掌握发展需要的技术是中国汽车工业一次思路的大调整,也是对实施了20多年的‘以市场换技术’路线的反思。”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这非常符合现代商业社会的游戏规则。

   跨国并购作为扩大市场的一种捷径,已经吸引了无数的企业那目光转到跨国并购上来,中国企业也不例外。成为跨国公司、进军“世界500强”就成了中国众多企业心中难以磨灭的图腾。

   事实上,在国际上,最近几年通过并购实现公司发展几乎已经成了许多公司的制胜法宝:购买总是要比建设来得方便。但是这种选择往往也陷中国企业于更艰难的境地:那就是如何从现在的粗放型企业过渡到适应国际竞争市场的国际级企业?当这种不明前景笼罩已经并购成功的中国企业的时候,失意或者政策的延缓就成为中国企业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中国的汽车企业中的大多数是在技术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中循环而得不到提升,最后导致企业规模一边在做大,一边却始终无法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命运。所以当“5000万英镑:中国南汽收购了英国百年汽车品牌罗孚”,这条消息一经传开,就迅速成了媒体的焦点。中国的汽车企业也有了做大和完全掌控国外企业的机遇,这足以让国人兴奋不已。

   但海外并购这条道路对中国企业来说仍然是荆棘之路。

  海外扩张风险

  不可否认,前段时间的人民币汇率调整,给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更多的便利:收购成本降低。但是,汇率水平提升一方面增强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实力,有利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但同时也使中国海外投资企业面临货币错配风险,即以外币计价的海外子公司资产存量在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内母公司账户上缩水。

   同时,中国资本的海外投资中的政治性风险(又称“非商业性风险“)也不容忽视。该风险本质上是“与东道国政治、社会、法律有关的、人为的、投资者无法控制的风险”。

   目前,除了参与国际调解与仲裁之外,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政府间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多边投资保护机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与海外投资保证三个组成部分的跨国经营政治性风险应对体系。“按照满足中国企业和海外华商实际需求、应对政治性风险发展趋势两项标准衡量,中国现行跨国经营政治性风险应对体系,仍存在多项缺陷。”一位专门从事跨国公司的人士表示。

   在中国汽车海外并购、投资中,管理层很容易沉溺于置身国际商界聚光灯下、跻身美欧发达国家主流企业家俱乐部的“享受”,而不能对跨国经营的收益和风险做出正确的评估,以及面临可能将海外投资视为侵吞企业资产的良机的部分投机人士,都可能对企业的海外扩张带来“人祸”的风险。

  扩张之路刚刚起步

  目前,中国在世界直接投资流动中仍然是一个极其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按《200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部分)》官方统计数据计算,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仅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0.45%、存量的0.48%。但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大多数汽车企业还处在发展中阶段,但中国汽车制造商尤其是中国民营汽车制造商却有着进军全球的远大抱负。

   中国吉利集团和奇瑞汽车公司都在为拓展海外市场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吉利副总裁安聪慧表示:“我们准备开拓新的欧洲市场,并计划向美国市场出口轿车。”

  关注亚洲市场的分析师Masaki Taketani曾表示,至少在2020年之前,中国汽车制造商无法在美国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现阶段,中国汽车企业在设计、制造工艺以及技术研发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中国的汽车企业明显也意识到这一点。安聪慧说:“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但我们能够克服困难。”可能对于企业来说,海外扩张尤其是收购的过程会很喧嚣,能够吸引足够的镁光灯。但是扩张后如何进行快速有效的整合,利用并购的公司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并且使业务迅速有起色,对积极进行海外扩张的中国汽车企业而言,是一项比预期要艰苦得多工作。

  对企业来说,稳健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行走在海外扩张路途中的中国汽车企业。

  见习记者  彭瑞财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