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汽集团副总经理李少:还没到广汽高调的时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08:36  第一财经日报

  这是一个被广汽集团总经理陆志峰笑称为“每次广汽高层开会都在的人”,这也是一个在Google里居然都找不到一项符合搜索条件的人。

  日前,在坐落于广州市东风中路的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汽集团”)的大本营——成悦大厦内,广汽集团副总经理李少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专访。

  “在广汽集团里,像我这样的Google不到的广汽集团高层还有很多啦。”他眨了眨眼睛,大笑着跟记者自我解嘲道,说话的时候还带着一口广东腔。

  毕业五年后才接触汽车

  李少是一个典型的“广汽式”出身的人。

  1985年,李少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机械厂工作。“我学的是机械专业,所以那时自然而然就进工厂了。”回忆起毕业那年的往事,李少还是有些感慨,“我们那个时候是从工厂实习生做起啊。”李少在那个机械厂一待就是5年,后来由于工作出色,逐渐调离一线岗位,开始接触管理。

  1990年,李少调任广州市计委工作。起初,由于人手不够,李少在计委的工作比较杂,主要负责机电产品、汽车产业等相关业务。“真正接触汽车行业也应该要从那个时候开始算起。”李少坦诚地笑了笑,“我们广汽集团大多数人都是从政府部门出来的。”

  “接触汽车行业,也是迫于当时工作需要。”李少介绍道。由于当时一直没有直接统筹负责汽车产业的相关部门,广州汽车产业有些分散。自他接手计委的汽车工作后,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市领导的直接领导下,李少开始组织一批相关人员到国内汽车工业发展比较好的地方考察。回来后,考察组成员一致认为要建立一个直接专管广州市汽车产业的部门。于是,在广州市计委的直接安排下,专管广州市汽车产业的广州市汽车产业发展办公室(下称“广州市汽车办”)在1993年开始酝酿成立。

  “当时计委直接负责汽车的就只有李少一个人。”据当时在计委工作的一位知情人士介绍,成立广州市汽车办,乃至于汽车办成立后制定的一些方案以及汽车办的一些规章制度都是由李少草拟的。

  作为汽车办计划处的一名负责人,李少在回想起那个时候的干劲,还有些激动。“我们那时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整个工作的重心就是围绕怎样把广州汽车产业做起来。”据介绍,后来广州标致的重组以及本田的引进等对广州市汽车产业起着关键的事件都是广州市汽车办一手操办的。

  广州本田的艰辛“分娩”

  “几乎每次广汽集团高层开会的时候,李少都在,尤其是从广州标致到广州本田那段日子。”广汽集团总经理陆志峰如此评价李少。

  谈及此,李少拿起茶杯,清了清嗓子,依旧笑着对记者说,“广州本田项目的引进凝聚着广州市政府及广汽集团所有人的艰辛。”作为广汽集团整个谈判小组中的一分子,李少参与见证了广州本田的诞生。

  “广汽集团差点就选择通用欧宝作为合资伙伴了,我们当时基本上就差签字这个仪式了。”李少介绍道。后来,由于日本本田汽车从中杀出,并且提出了更有利的合资条件,所以广汽开始和本田汽车接触。1997年,广汽集团派出一个谈判小组在东京与本田谈判,李少也作为小组中的一员。由于当时没有事先声明要谈通宵,所以一到下班时间,那些日本的服务人员全都回家了。后来谈判进展很顺利,谈到深夜的时候,才发现居然没有一个服务人员在。“所有在场的谈判领导连口水都没得喝。”李少说,时任广州市副市长的张广宁,现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等一些领导也没有特殊待遇,大家最后只好喝了点自来水。

  “东京那次也没有完全谈妥,最后是那一次非常艰辛的长时间谈判,最终双方牵手走到了一起。”李少介绍说。当时是在武汉,时间是1998年临近春节的时候,参与谈判的除了广汽集团和本田的人外,还有国家计委的一些领导、东风的一些高层。李少回忆说,那一天晚上,武汉没有暖气供应,天气很冷。谈判过程中多次出现波折,从下午3点多开始,一直谈到第二天早上六七点钟,结果把其中一位日方代表给冻坏了。“据说现在耳朵还留有后遗症。”李少感慨地笑了笑。

  还没到广汽高调的时候

  “我个人是非常看好广汽集团未来的前途。”李少称,“但广汽集团从来没有提过在国内和其他集团比。”为什么广汽集团一直以来都非常低调?李少表示,广汽集团发展汽车工业的时间还不算长,时间的积淀还没有达到我们高调的时候。尤其是在乘用车上,广汽其实真正接触轿车的时候是从1990年才开始的。

  1985年9月26日,广州标致正式成立,生产的车型是标致504和505。李少解释说,表面上分析,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海大众也是同年建立,但上海大众一开始生产的是什么车型?桑塔纳轿车。国家发改委一开始批给上汽集团的就是做轿车,但广州标致504却是现在所谓的皮卡。“广汽集团真正接触乘用车那是在1990年,那时我们生产乘用车才被国家发改委批下,这怎么能跟上汽相比呢?”

  不过当时广州汽车工业底子的确很薄。李少坦言,1990年,整个广州市汽车产业被瓜分了三大块,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其一,广州标致轿车、广州汽车制造厂以及一批零部件由市机电系统负责;其二,广州客车厂由市城建系统负责;其三,羊城汽车、广东省客车厂由市交通系统负责。李少称,这也导致了当时为什么广州汽车工业不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这种局面一直等到广州市汽车办的成立才开始逐渐被打破。到如今,广汽集团已经制定了关于广汽集团未来发展的“十一五”规划,据李少介绍,在2010年,广汽集团汽车整车规模达到11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要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对于外界所宣称的未来广汽集团“冲击‘三大’”、“挑战国内汽车产业格局”的说法,李少对记者表示,“广汽从来都没有正式对外如此发布。我们的目标不是要跟国内汽车几大巨头相比,而是瞄准国外汽车巨头加快广汽集团的迅速发展。”李少坦言,由于广汽集团目前的实力及目前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格局,广汽集团的未来发展规划也暂时还没有在全国布局的意向。

  记者手记

  广汽魅影

  徐晨华

  广州人的踏实、勤劳,全国人民是有目共睹的。对于广汽这样一个被赋予着踏实、积极、肯干精神的团队,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壮大也是理所当然。

  关于广汽集团副总经理李少在Google里搜索不到一项符合结果的事情,这确实是一个事实。然而广汽集团总经理陆志峰却是如此评价李少,“李少是一个干实事的人,你好好跟李少聊聊,广汽集团很多事情他都很清楚。”

  确实广汽集团高层中还有很多像李少一样的Google不到的领导。“在广汽集团里,是不是拿得出东西,这才是你的立身之本。”很多广汽人都这样告诉记者。而就在记者采访李少时,明确表示可能将做一个只关于他本人的人物专访的时候,他表现得不是很乐意,“写人物,就没什么写的啦。”种种推托之辞,顿时广汽集团的低调、务实痕迹便一览无余。

  尽管广汽集团目前仍旧是一个研发基础薄弱的汽车集团,相比国内汽车巨头来说,这的确是广汽高层的一块心病;尽管广汽集团的很多领导最初都不是“根正苗红”的汽车行业人士;尽管之前也有一些领导表示不支持广州市做大汽车产业……但这一切都不妨碍广汽集团如今的发展,甚至广汽集团要发展自主品牌的规划。

  在回忆起那些夜以继日的通宵谈判,乃至于日本人对这种工作热诚佩服得几欲五体投地的那些故事时,李少仍显得意犹未尽。但对于那些尚未进入中国的跨国汽车巨头们来说,他们现今仍争相追逐,竞争到华南这块热土的时候,工业底子的确不强的广州吸引他们的到底是什么呢?

  在结束采访的时候,李少还给记者讲了一个广汽集团与法国标致分手时的一个小插曲。那时,在举行的正式分手仪式上,在双方进行“友好分手”的筵席上,法国人举着高高的装着溢香的葡萄酒的高脚杯,为他们的合作失败而干杯的时候,这些法国人还在想着,他们在国外比桑塔纳名声响得多的标致505,为什么在中国会输给德国人。而他们到最后纳闷的仍旧还是在质疑自己,而不是这个合作伙伴。

  这或许只是个例子,记得李少还曾向记者透露说,其实在正式引进广州本田之前,那时几乎剩下的国外所有的汽车巨头们都曾给予过广汽集团热诚、渴望的眼光。而到底是什么动力让它们趋之若鹜,广汽人自己都还说不清楚。(本报记者徐晨华发自广州)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老总语录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