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
许多爱好旅游的人,都把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理想目标,也对高原反应做好心理准备。但是,一旦真的置身其中,那种不适还是让许多人措手不及而又无可奈何。人们在大自然面前,许多时候仅靠精神和毅力是无济于事的。
青海湖是高原领域,但并非高原的腹地,跟拉萨、阿里、那曲等地相比,简直就是微不足道。即使这样,我们还是尝到了高原的威力。车队昨天接近青海湖之前,就有一些成员感到头晕,再加上连日奔波,冷热更迭,伤风感冒逐渐增多。我的毕加索拉着摄像师老郎,一路上喷嚏不断,但靠着强烈的职业责任心,仍然拍摄不已。等到了青海湖,最低温度降到十几度,嚷着不舒服的人越来越多,有几位连饭都不想吃。晚上11点,中国青年报的权威汽车记者程远等人终于忍受不住,被连夜送回西宁。
高原很壮美,但也隐藏着危险。我的建议是,不管是谁,不管在内地身体表现怎么样,但到了冷酷的高原之后,都要随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行就撤,千万别逞能。人斗不过天的。
顺便提一句,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要尽量禁止与当地人发生任何非正常往来,不说不该说的废话,不做不该做的闲事,不买不该买的废物,免得给旅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今天上午出发,告别青海湖,中午赶到西宁附近的塔尔寺。
有人在看我们的游记时关心整个旅途的路况,包括加油站什么的,我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记乱套了,我只能说,现在通往著名景点的道路都不错,加油站分布稠密,没什么可担心的。尤其是去青海湖和塔尔寺,高速公路跟一级国道接替,非常顺畅。我们从青海湖到塔尔寺,200来公里,用了两个多小时。
写宗教圣地,是非常谨慎的事。所以,关于塔尔寺,我不敢有任何评价,只能写写见到的一些场景。
快要到达塔尔寺的时候,有一个停车场,我们开了上去,但发现距寺很远,于是又开出去,到毗邻塔尔寺的停车场。从这里经过一个百米左右长的商业街,就进入塔尔寺。
塔尔寺坐落在山凹,飞檐琉璃瓦,高墙深院落,这个堂那个宇,这个塔那个门,鳞次栉比,摩肩接踵。街道有宽有窄。有的人流如织,有的冷清寂静。游客、机动车辆混行,喇嘛身穿深紫色服装,或坐在荫凉处闲聊,或漫步在凡人之间,或守侯在一些门口,收票。
一个老资格的喇嘛靠在他的桑塔纳旁边,大声地对着手机说话,他的司机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据说,这里有几位老资格喇嘛都有自己的独院和专车,还有勤务人员。他们有资格为人摸顶祝福。
一个小喇嘛在墙角用手机发短信。两个负责收门票的小喇嘛互相用手机照相,间或发出哈哈声。
一个叩头的中年男人叩累了,跟旁边的小喇嘛用手机交换彩铃。
寺里开辟好几个专门供人叩长头的地方。这种叩头需要叩到10万次才算完成,每叩一次都要从站立到卧倒,然后四肢和头都贴到一块专用的木版上,这就叫“五体投地”。一些木版被磨出两道沟槽。叩头的人,有老妪,也有儿童;有汉子,也有中年妇女;有的衣衫褴褛,有的着装华丽。当几位叩头人彻底伏下身体的时候,我看到若干只黑糊糊的脚丫子。他们身边放着餐具和简单生活用品。一些游客偷摸地照相,他们旁若无人,用各自喜欢的节奏,耐心地叩着,叩着。据说,身体健壮的人需要半年才完成任务,而年老体弱的人则需要把这10万个动作重复一年甚至更久,有的人居然体力不支耗尽生命,把祈祷延伸至另一个世界!
解说员用千篇一律的言语打发着一拨又一拨游客,游客听不听她们的解说,她们不在乎,但她们不喜欢游客插话。给我们解说的人,好象舌头遭受过侵害,一句话里至少有5个字听不清楚。与其花钱请解说,不如花钱买资料。
大多数参观地点都悬挂着禁止抽烟、禁止拍照的警告牌,每个警告牌都附加着“罚款”字样。
无论大便小便,如厕一次,收费5角,平均主义。
殿堂里有许多酥油灯,空气中飘荡着我们不太习惯的味道。每个塑像都大同小异似曾相识,都有神秘莫测真假难辨的故事,但我一个也没记住。有两个殿堂的屋顶闪烁着金光,号称大小金顶,每个金顶都要耗费几十斤或几百斤黄金,由国家调拨。
要离开的时候,我在商店看到了冬虫夏草,一问,每市斤2。75万元。我说我没那么多钱,把我自己做抵押换一百斤回去送朋友行不行,商贩不答应。
车队里几乎没人买东西,只是往照相机里塞进一些照片,坐在车上互相交换观看的时候,我没看到谁的脸上有神圣,我只看到一些汗水和粉尘。
从塔尔寺到兰州,一路顺风。刚进入甘肃段不久,车队感觉路边气氛不对,有一辆停着的桑塔纳形迹可疑,于是集体放慢速度,任凭奇骏、宝马肆意超越。走出去不远,我们发现刚刚趾高气扬超越我们的猛将们被警察拦在路边,准备200元钱并眼睁睁看着各自的驾驶证被扣掉3分。一个警察手里拿着超速车记录单,他看看我们,看看手里的单子,遗憾地挥手,我们继续前进。
再到兰州,一品拉面,饱了。今天OVER。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