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继光发自吉隆坡
如同中国的年轻人一样,YewKewHiew大学毕业已经一年了,在吉隆坡一家公司工作。不同的是,他每天驾着自己刚刚付了首期的汽车上下班。
“没有车,简直无法生活在吉隆坡。”他一边熟练地驾车穿梭在车流中,一边告诉记者。此时正是下班的高峰期,到处是人来人往,车流不息。
目前马来西亚人均收入为6000美元,汽车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伴侣,平均4.4人拥有一辆汽车。马来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销售国,而且每年的销售比例都在上升。2004年马来西亚汽车销量达到48万辆,并且以私人汽车为主。
处于十字路口的马来西亚汽车业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为了发展重工业,在马来西亚推出国产车计划,着力发展民族汽车工业,主要采取技术引进的办法与国外合资生产。两家主要民族汽车公司生产的国产品牌主要是宝腾(Proton)和第二国产车Perodua。
Proton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一度在马来西亚超过50%。“目前两种国产车的销售比例在马来西亚接近80%。”从事汽车配件销售的商人WongYokHeng向记者透露。
不过,随着马来西亚汽车市场逐渐开放,国外汽车的大量进入,国产车面对的竞争越来越大,本土品牌近年来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据马来西亚汽车公会公布的数据,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03年的85%降到了2004年的79%。而宝腾汽车的市场份额,从2003年的48%下降到了2004的44%。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马来西亚已经对宝腾的发展进行调整,通过与跨国汽车公司的合作,引进资本和技术,来增强国产汽车业的竞争力。去年10月,马来西亚国家汽车公司和德国大众签署谅解备忘录,两公司将联合开发新汽车市场。
重要的是,马来西亚汽车业将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尤其是邻国泰国的竞争压力。上个月,日本与马来西亚在东京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协议。根据协议规定,日本允诺放开本国农业市场,而马来西亚则在10年后的2015年,取消高关税的汽车保护措施,同时于2008年起开始逐步降低非组装车零部件的关税至5%,到2010年的时候全面撤销。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丰田、日产、本田等日本厂家将会占领越来越多的市场空间。
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08年落实后,就意味着在区内任何国家生产的汽车,在东盟内部都享受关税优惠。所以马来西亚保护国产汽车的进口税和国内税将会取消,届时已经在泰国“东方的底特律“设立工厂或者组装厂的欧美、韩日等国的各大汽车公司将会涌进马来西亚市场。
“马来西亚汽车业现在处于十字路口,一方面要向外国开放,另一方面还要保护国产车。政府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当地学者KhorTeikHuat向记者表示。KhooKayPeng认为:“政府已经采取了渐进的改变,逐步地开放市场。同时也提醒当地厂家,政府的保护不是永远的。它们必须提升自己,在没有政府保护的情况下也能生存。”马来西亚财政部前官员拉蒙也认为,政府必须淘汰现有的汽车进口政策,并且认真塑造一个开放式的竞争体制。
中国汽车开局马来西亚
就是在马来西亚汽车业处于十字路口的关头,中国汽车要进来了。
尽管由于奇瑞与通用的知识产权官司,2004年年底Alado和奇瑞签订的合作协议受到了影响,奇瑞已暂停QQ在马来西亚的出口,但是,奇瑞A160型(CHERY)已经于5月6日在马来西亚推出。位于八打灵的Alado汽车销售公司市场销售执行员KeemYapKimSeen介绍:“A160投放市场一个月以来,消费者的反应不错,因为价格比较实惠,很多人过来试车。”但是他没有透露有多少人已经下了订单。
不过,对于中国汽车能否进入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地区并被当地的消费者接受,记者走访过的10多家汽车经销商中,大部分汽车销售人员都一致表示“很难”。Peradua的销售代表ChakKunWah告诉记者:“十多年前,韩国汽车刚进来的时候,人们的选择少,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但是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现已建立一定的平衡,国产车占据大半江山,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的汽车基本瓜分了剩余的市场份额。在此情况下,中国汽车挤进这个市场是有很大难度的。”
雪佛兰(Chevrolet)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人员认为:“中国汽车如果进来的话,主要的竞争对手应该是国产车。最近国产车也与国外厂商合作,提升竞争力,并推出新款车。未来真的不好说。”
除了要面对国产车,二手车市场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记者的一位当地朋友,目前开着一辆日本三菱的二手车,他告诉记者:“马来西亚二手车市场也非常兴旺,日本的二手车很受当地人欢迎。当地人愿意花钱买日本二手车,主要是看中了日本车的质量和二手车的低廉价格。很多从新加坡过来的二手车还很新,因为新加坡实行严格的汽车报废制度。”
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多的经销人员认为只要质量好、售后服务跟得上、经营对头,中国汽车在马来西亚甚至东南亚还是有希望的。“尽管对中国产品有些偏见,但当地人并不排斥中国产品。马来人好奇,喜欢新鲜事物,尤其是对车很敏感。如果真正质量好的话,还是有前途的。”Chevrolet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人员认为,“而且马来西亚的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市场并没有完全饱和,还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一味走低价路线的损害
东盟正成为一个巨大的汽车需求市场。目前马来西亚是东盟10国中私人汽车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家,如果能在马来西亚站住脚,中国汽车就打开了面向整个东盟市场的大门。
毫无疑问,奇瑞、吉利的最大的劣势在于品牌知名度。尽管东盟消费者已生活在中国商品的世界里,但却很少有知名的中国品牌。而长期以来,中国商品的国际形象,主要是低档、价廉、质量不太好。由于中国厂商对当地情况的不熟悉,只能依靠合作伙伴的人脉和资源。据当地媒体报道,IGC除了引进奇瑞、吉利外,再引进其他的三个中国品牌,还要组装自己的品牌车。同时推广这么多的品牌,让人感觉总有些力有不逮。
短期来看,中国汽车面对的最大问题还不是品牌。中国的奇瑞、吉利将要在马来西亚推出的都是中低档汽车,其竞争对手是当地的国产车。如上面的销售人员所讲,价格对中低档车的消费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品牌反而不像高档消费者那么重要。中国汽车具有相当的低成本优势,但一味追求低价路线有可能导致牺牲性能、质量和品牌。
质量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奇瑞、吉利走到海外,在品牌推介过程中就不仅是代表它们自己,而且是中国的整个汽车行业。如果不能够提供质量保证,它们不仅损害自己的品牌,还会损害中国的整个汽车业。
对于中国的汽车企业而言,应该研究、学习韩国起亚汽车的经验。不止一个汽车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韩国起亚进军东南亚的例子。当初韩国起亚进入东南亚市场的时候,情形与今天中国汽车类似,开始也遇到同样的疑虑情绪。起亚也是凭借价格优势,但是头5年质量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当时的消费者对其前景普遍持悲观态度。后来,起亚汽车狠抓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塑造,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及时收集消费者的反馈意见。最终,起亚在东南亚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消费者现在已经完全接受韩国汽车。
中国汽车作为后来者,要想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不太现实的。中国公司不乏雄心壮志,吉利有,合作伙伴IGC也有,但雄心壮志需要靠谨慎细微的行动,因为对中国汽车来说,一切都刚刚开始。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