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币待购提前释放成主因 预计井喷行情不会重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7日 09:27 南方都市报 | |
大多数去年大部分时间为库存烦恼的厂商肯定没有想到,车市在去年的“凉秋”与“寒冬”之后,会在今年1月份呈现出热气腾腾的形势,但在享受市场片刻的欢愉之时,一个新的问题现在又摆在了厂商面前——1月份市场的“高开”态势,是预示着市场已经彻底重返快速发展的轨道,或者只是节前季节性消费高潮为去年车市的低迷进行的一点弥补?上周,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轿车企业负责销售的相关人士及有关专家,尽管对刚过去一个月市场的热销各有各的看法,但总的观点却基本一致,那就是传统春节前的销售高潮以及去年长期持币 待购的突然释放,催生和带旺了1月份的销售高潮。而2005年整个车市,基本上还会延续2004年稳步增长的态势,2002和2003连续两年轿车市场“井喷”的行情,2005年不会重演。东风乘用车: 创单月最高销售纪录 2005年1月不仅洗去了东风乘用车因2004年销售下滑带来的阴霾之气,而且还让东风乘用车对新的一年充满了信心与希望。在刚过去的一个月中,东风乘用车的销售突破了1万辆,其中天籁销售4800辆,蓝鸟销售3000辆,阳光销售2500辆,这一业绩不仅一改以往东风乘用车销售式微的局面,而且还创下了公司单月销量的历史最高纪录。东风乘用车销售部有关人士表示,有了1月份的良好开局,再加上今年东风乘用车会推出两款新车,公司对今年的轿车市场非常乐观。据了解,在去年6万多辆销量的基础上,东风乘用车今年的产销计划已内部确定为14.75万辆。 对于1月份出现的热销态势,东风乘用车销售部有关人士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首先,1月份轿车市场出现热销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经验表明,轿车市场每年春节前都会迎来一个节前消费旺季;其次,去年的确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消费者持币待购,但持币待购可以“持币”3个月、6个月,但最终消费者还是要出手“松币”的,因此上个月轿车市场销售呈旺,也与去年积压的持币待购的最终释放有关;再次,去年大部分轿车厂家和绝大多数轿车产品都经历了降价行为,有的甚至多次降价,国内市场上轿车价格水平进一步合理,不少消费者已经认同了目前的这种价格水平;最后,汽车消费环境总体上有所改善,到了今年1月份,进口车关税下降等因素是否造成国产车大幅降价的不确定因素已经明朗,很多阻碍轿车市场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已经扫除,消费者对轿车价格走势的判断更加明确。 东风雪铁龙: 货源告急双休日也加班 逆转去年销售形势在今年1月上演“乾坤大挪移”的除了东风乘用车之外,东风旗下另一家轿车企业东风雪铁龙也经历了这种“悲喜之间”的大转换。记者上周从东风雪铁龙获悉,1月份东风雪铁龙共销售各类轿车突破11000辆,其中连一向表现欠佳的“赛纳”的单月销量也达到了1220辆,1月份的销量不仅大大超过了去年同期的销量,而且还突破了2003年同期市场呈现“井喷”行情时的销量。东风雪铁龙有关负责人上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东风雪铁龙的主要车型市场资源全面告急,工厂生产线连双休日也要加班延点生产。 对于1月份销售强劲的现象,东风雪铁龙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下半年销售网络调整后东风雪铁龙销售网络的营销能力确实有所提升,以及东风雪铁龙各个区域市场的营销网络找到了差异化的营销方法,不过春节前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此外,市场上消费者对目前轿车市场价格以及服务水平的充分认可并在此时释放持币待购的能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奇瑞汽车: 开端良好有信心完成目标 2004年,奇瑞汽车定下了产销18万辆的“宏伟”计划,但由于市场的突然转向,最终奇瑞汽车连一半的任务都没有完成。2005年,奇瑞汽车谨慎地定下了全年产销14万辆的目标,但不久前奇瑞汽车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4万辆仍然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不过现在看来,经过了今年1月份的良好开局之后,奇瑞汽车对今年14万辆的产销目标已经有了更多信心。上周,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金弋波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1月份奇瑞汽车销量达到了10778辆,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30%以上。金弋波同时透露,目前奇瑞QQ已全面断货,而风云、旗云和东风之子等车型也多处告急。他表示,如果货源充足的话,1月份奇瑞汽车的销售完全可以突破13000辆。 对于1月份轿车市场的新一轮“井喷”行情,金弋波表示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春节前传统上都是消费者购车的高峰,不管当年的行情看好还是不看好,春节前一般都会有一个买车的小高潮;其次,2004年车市出现了很多不明朗的因素,譬如厂商多达50万辆以上的库存以及进口车关税下降会导致的国产车价格大跳水,甚至还有传言认为2005年车市价格会崩盘,但到了今年1月份,这些预期中不明朗的因素一个都没有出现,因此消费者也逐渐认清了车市的本来面貌,不少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及时松手,从而增加了市场的购买量。最后,1月份不仅未出现消费者期待中的厂商大甩卖现象,而且不少车型的价格还有了上涨,而消费者素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这也使得不少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提前出手。 本报记者 朱中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