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供应告急车市突然转暖 有市无车谁之过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 09:46 南方都市报 |
中国车市的“怪脾气”再一次显现了出来。2004年大部分时间是供过于求,压库成灾,但进入今年1月份以来,车市却突然转暖,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奇瑞和神龙等多家汽车厂的多款产品出现供应告急,昔日销声匿迹的加价现象又“卷土重来”。一些厂家和经销商纷纷感叹,2005年车市开局的热度丝毫不亚于2004年。 但仅仅是感叹,因为谁都知道,今非昔比,今年车市开局良好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场需 求反弹,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不少厂家为减库存而实施了减产措施,人为地制造了需求紧张。更重要的是,面对将近一年来难得的热销旺季,刚刚减产的厂家面对好的市场机遇只能无奈地说一句:“如果货源充足的话……”这能怪谁呢? 怪消费者的反复无常吗?是的,现在消费者有些怪,去年底,车价跌到最低谷,但捧汽车厂商的场的人并不多,到了现在,一些车要加价了,消费者的热情反而高了。 但仔细想一想,其实消费者也是无辜的,因为在去年底消费者并不知道也无法判断车价是否真的是跌到谷底。试想,如果知道一个月前可以用比现在低得多的价格买到心仪的车,消费者会不愿意提前买吗? 可以说,如同汽车厂商因为对市场消费能力过于乐观而要交忍痛清库存的学费一样,消费者也要为不了解汽车厂商的价格底线而付出一定的代价。谁叫消费者总是买涨不买跌呢? 也许,市场的魅力就在这里,消费者和厂商永远都在相互博弈。 问题的关键是,谁有足够的定力,能够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能够在凛冽的寒风中听到春天的脚步声。谁有绝对的信心,在一片看空声中积蓄能量,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 说白了,一些车商现在遇到窘境,其实是中国汽车产业不成熟的表现,是一些企业管理者缺乏自信和远见的表现。 虽然,对刚刚兴起的中国汽车产业来说,付出这种代价在所难免,但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这种代价还是大了一点。 (作者:新浪青年汽车论坛评论员 朱中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