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大学教师和出版社编辑的尹明善今年66岁,54岁时开始创业,2003年力帆集团的销售收入已接近50亿元。但是,尹明善的目标却是两个100亿———100亿元人民币和1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他说,做汽车可以帮助力帆快速实现这两个目标。但是在力帆的造车之路上也遭遇到了很多质疑。尹明善直言:“对于力帆造轿车,现阶段说好的有,泼冷水的也有。说好的是一种鼓舞,说不好的让我们更清醒。”
近日,本报记者带着疑问走访了重庆力帆集团,对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进行了独家专访。
力帆中途转舵
记者:力帆为什么会进入整车制造行业?
尹明善:摩托车是个小行业,这是由经济规模决定的。一般来说,人均GDP指数在400美元-1200美元的时候,是摩托车时代;1200美元以后摩托车肯定走下坡路。中国目前是接近1000美元,摩托车的空间已经很小了。
克隆本田模式
记者:有人说力帆在克隆本田模式,是这样吗?
尹明善:日本的本田和铃木公司是一个好榜样。本田开始向汽车业延伸,到今天为止本田成绩辉煌———200多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摩托车仍是世界第一,但是摩托车只占了销售的9%,仅20多亿美元。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好的启示:如果力帆也向汽车延伸,今天我们做摩托车能做到50个亿,那么如果能够完全把本田模式完全克隆过来,按照汽车利润是摩托车的10倍计算,那就是500亿。
记者:您刚才说到摩托车可以向汽车延伸,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尹明善:摩托车有几个方面可以延伸到汽车领域,但只是延伸,不是转变。比如发动机的技术、制动、照明、电子等大体上是一样的。营销方法和品牌也可以延伸。这些都是本田和铃木的成功经验,我们完全可以走这样的路。
购买技术设备
记者:请介绍一下力帆造轿车的技术来源。
尹明善:有人说力帆排斥国外技术,不与外国合作,我说我们没有那么傻吧,我只是说技术产权要由我们来主导,我们拥有自主产权,我该拿钱买的拿钱买。技术、人员拿钱买过来,买过来之后,专利就属于我所有。
记者:力帆为什么会首先进入经济型轿车市场?
尹明善:我们的技术问题解决了,那么我们这一技术是不是就高到了通用、丰田、大众、本田那么好?当然没有。我们还有艰苦的路要走,所以开始我们也很实在,我们要造经济型轿车,而不是造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豪华轿车,那样有点一步登天了,所以我们还是务实的。
轿车项目独立投资
记者:您认为目前国内投资多少钱可以造汽车?请介绍一下力帆造轿车的资金来源。
尹明善:在中国造汽车需要多少钱?有经济学家说,按照世界标准是100亿美元。现在有1亿美元足够了。因为现在都是零部件配套,整车厂只需要冲、焊、涂装和总装四大车间,问题就在于你有没有驾驭、统筹、集合零部件配套的能力。这恰恰是力帆的强项。我们这次第一期就投了8亿,加上发动机一共9亿,产业政策说的是要达到20亿,但可以分期投。投资8亿,我们没有找政府和银行,完全是自己筹集的资金。
记者:力帆为什么没有直接走合资或合作的道路?
尹明善:合资、合作的道路来得最快,借船出海这个道理我懂,没有合资、合作主要是从两方面考虑。第一个原因是力帆是以出口见长,力帆汽车还想出口,我观察合资的汽车出口很难。还有技术,有的合资公司的汽车要改个螺钉都要报到国外去。技术换市场成功了吗?我们不清楚。受于这两个限制,我们决定先做自己的品牌。
本报记者 丛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