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买奇瑞是为了支持民族工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 10:16  新浪汽车

  新浪网友:黄油球大眼睛

  大家都知道美国和日本的人均收入是我国的二十倍,当我们和他们做贸易的时候,我们要用二十倍劳动力的产品去换他们一份劳动力的产品,这就是发达国家如何来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产品只有高收入的国家能够生产,而我们的产品穷国家都能生产,所以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汇率现在不能涨的原因了。我们要富有就必须产业升级,让如汽车一类的高附加值产品取得国际竞争力。八十年代日本的汽车电器大量进入美国,结果美国不得不强迫日本的汇率升值三倍,最终使日本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水平。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是跨向发达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堡垒,我们必须要攻克但绝对不能指望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因为他们的造车方式是巴西式的,不会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是不可能用中国造的车去冲击国际市场的,这也是为什么巴西的劳动力成本底,但巴西变不成日本的原因,跨国公司要的只是巴西国内市场,巴西还是个穷国家。

  我们能指望谁去完成这个任务呢,现在看来只有奇瑞最有冲击力。也许你有一百个理由不买奇瑞车,但任何公司成长都要经过这个过程,也许现在奇瑞车的小毛病的确多,但只要我们支持奇瑞顶过这一段,奇瑞车的质量一定会赶上美日车的。 现在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遇到了瓶颈,因为产业升级不上去,所以必须用低成本劳动力来保持竞争力,但韩国就很好的跨过了这个瓶颈,因为他们的汽车和电器越来越有竞争力了,所以他们的人均收入才能达到那么高,但如果没有他们全民支持自己的国产车和国产电器的话,他们也就是和泰国一样的二流国家,一开始韩国车质量也是很差的,都不如现在的奇瑞,如果不是全民支持的话韩国车早就被消灭掉了。

  中国经济也马上要遇到瓶颈了,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推奇瑞一把,让它冲过这个难关,让中国车在国际有竞争力。买奇瑞不是做牺牲,而是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私,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人均收入才能跨上新台阶。 我知道现在这个社会要大家听大道理去买奇瑞是很难的,但如果二十年后中国还是以低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上竞争的二流国家,当你在抱怨自己收入只是美日二十分之一时,看看你的车,如果你的车是美日德的车,你就没有资格抱怨,因为你并没有为自己的未来收入增长投资,你为你以前的短视付出了代价。补充一点,发达国家的领先产业很多,但汽车行业是产值最大的,而且每个国家都需要大量购买汽车,所以发达国家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会不断高速往前发展,让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这样他们就可以一直用一份劳动力的产品来换取发展中国家十几份劳动力的产品,汽车是这些不平等交易的最大金额产品。

  二战后,能真正追上欧美汽车产业的国家只有日韩,一旦日韩追上了,欧美就只能对日韩降低汇率来换取发达国家最大产业(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为什么只有日韩呢,日韩之所以能追上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国民超级团结,韩国就不用说了,去过韩国的都知道韩国人只买自己的车,就是现在的日本,日本车的占有率超过了百分之九十,大家都知道德国车宝马奔驰比日本车要好,难到日本人没钱买德国车吗,日本已经发达了为什么还只买自己车呢,这叫居安思危,日本产品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那么有竞争力,就是他们国民的默默支持,所以欧美车根本无法打入日本市场,而日本车却能在欧美攻城取地。

  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会让任何追赶的对手长期落后,再加上有通用这种公司自己产品竞争力不强就用收购大棒把追赶对手就地打死(通用也试图收购奇瑞,但被奇瑞拒绝),这种情形下,如果没有国民的团结是不可能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起来,也不可能把中国经济象日韩一样推向发达国家的行列。

  推而广之,当你在买车,买电器,买…的时候想一下,是要满足自己眼前的一时喜好呢,还是希望贡献你对我们国家, 对我们民族, 对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中国跨入发达国家行列,让中国人享受发达国家的富裕生活呢。

  我们不能永远靠低劳动力成本竞争,那将一辈子,子子孙孙当外国公司的雇工,现在中国在发展,这时候如果奇瑞吉利长虹海尔被消灭掉的话,以后跨国公司在中国布局完后就更不可能有真正的中国商品了,到时候大家就只能向现在很多别的发展中国家一样铁定被发达国家剥削了,唯一的竞争力就是低劳动力成本,唯一的选择就是一辈子,子子孙孙当外国公司的雇工。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请你贡献你自己的一份实实在在的力量!

(编辑:戴翠娥)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汽车生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