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辆保养与驾驶习惯对油耗的影响同样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8日 09:42  解放日报

  根据加拿大哥伦比亚省汽车协会和Mustel研究中心对该地区501名驾车者的调查显示,由于汽油价格持续走高,50%的驾驶者表示不得不减少每周平均驾车出行次数,以降低汽油消耗。除此之外,有27%的人表示他们不得不减少不必要的行驶里程,38%的人认为高油价促使他们转而考虑更省油的车辆,31%的人已经改变日常维护或驾驶习惯以减少油耗。那么,哪些日常维护或驾驶习惯可以减少油耗呢?

  日常维护省油法则

  ·经常打蜡能省油:实验表明,车速达到30km/h以上时,汽车行驶中遇到的主要阻力是空气阻力,当汽车表面不洁、损坏和粗糙时,会加大车身与空气间的摩擦阻力,增加油耗。经常给车打蜡则能封住车身表面涂层上的小孔隙,保持车身清洁,减少行驶中车身表面的摩擦系数,从而减少空气阻力,降低油耗。

  ·维护车轮能省油:经常检查轮胎的磨损程度。如果轮胎磨损严重,会经常出现打滑现象,增加耗油量,此时应该更换新轮胎。如果轮胎充气不足,耗油量也会增加。如果行驶中车轮有异常响声,转动不正常,就会影响车速,使油耗加大,所以应经常检修轴承及刹车系统。

  ·维护离合器能省油:离合器打滑会使发动机输出效率降低。在急加速时发现发动机转速表增加很快,但车速增加却很慢,这时可以判定是离合器打滑了。此时应更换离合器片、离合器压盘。

  ·维护动力系统能省油:当排气管出现冒黑烟的情况时,需要检查化油器,如果化油器太脏可以用清洗剂直接向化油器进气口喷一喷;否则,只能把化油器拆开清洗。火花塞使用的时间长了,会使点火的能量下降,导致油耗增加。应该及时更换火花塞。温控开关和节温器损坏会使水温降低,化油器不能正常工作,导致汽油雾化不良,油耗量明显增加,所以应该经常检查温控开关和节温器。已经行驶了二三十万公里的车,可能会出现汽缸压力不足的现象,油耗会明显增加,这时发动机就该大修了。

  ·恶劣天气少出行:雨天会因路面潮湿使摩擦系数降低,造成轮胎易打滑而使耗油量增加;夏季气温高、尘土多、热辐射强,会使汽车的各项技术性指标下降,从而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并导致油耗增大。因此在大雨、暴晒等恶劣气候下,应尽量减少驾车出行。

  驾驶技巧可降低油耗

  ·低档起步缓加速:汽车由低档起步,然后缓缓加速。避免大油门,急加速。

  ·脚踩油门轻而缓,换档要快抓时机:猛踩油门踏板,会加速“额外”供油,致使耗油量增加。突然抬油门,又会因发动机转速突然降低而抵消一部分行驶惯性,使耗油量增加。

  ·经济车速减油耗:城市中往往达不到经济车速,路况良好时速度又大大高于经济车速。这都是多耗油的因素。车的经济时速通常设计在70至90公里区域内,汽车在这个速度下行驶最省油,超过或低于这个速度行驶则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油耗增加。

  ·直线行驶较省油:汽车在转弯时比直行更费油。因为转弯时阻力增加,将多消耗能量;通过弯道常要加减档,而每次换档都会多耗燃油。所以,若直行和转弯同样可以到达目的地,就应尽量选择直行。若必须转弯时,入弯之前就应放松油门,将车速逐渐降低至合适位置,并保持稳定。在弯道中尽量避免踩制动,如果减速也最好利用发动机制动。

  ·档位速度要正确:低档高速肯定费油,高档低速则省油。现代汽车对换档都有规定,发动机转速达到规定转数后才可以加档,转数超过规定很多后才加档,就会造成燃油浪费。如以三档长距离高速行车,会比四档正常行车多耗10%的燃油,若用二档代替三档行车,油耗还会增加。

  驾驶习惯可降低油耗

  ·不开“斗气车”:一上路就容不得其他车挡在前面,见空就抢,在几条车道间来回并线超车,这些不良驾驶习惯不但危险,而且会使油耗成倍增加。专家指出,来回并线很容易造成不断的急加速和急刹车,付出的代价当然是油耗的增加。一项加速行驶油耗试验表明:车辆匀速行驶进入测试路段后,若将油门踩到底行驶,完成规定距离的行驶后,油耗会比匀速行驶增加2至3倍。

  ·高速公路勿开窗:高速公路行车时,空气气流所造成的行车阻力已经很大,若再打开车窗,更加大了空气阻力,不但造成车体不稳,也会更加费油。因此高速行驶时尽量不要开窗。

  ·暖车时间把握好:一些车主习惯不暖车就直接打火,还有一些车主则恰恰相反,喜欢多热一会儿车再出发,这两种做法都会使油耗增加。正确的方法是将发动机预热到适当温度后再打火。此外,由于发动机在冷机时十分费油,因此冷车起动时,暖车时间不宜过短,如没有时间暖车,也可以让车慢慢行驶一两公里来达到热身的效果。

  欣欣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