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出租车“选秀”应听民众意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 09:23  京华时报

  北京市出租车换型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中。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北京市政府没有越俎代庖,“钦定”地产车北京现代索纳塔。这种比较超脱的依法行政意识无疑值得肯定。但是,仔细研究北京市有关部门给新出租车参选划出的硬杠杠,还是有“偏心”的嫌疑。

  例如,“排量不低于1.8升”这条就引发了很多争议。因为从国家新公布的汽车产业政策看,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更大的排量则意味着更多的油耗,却不等同于更大的功率。可以说,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出租车换型工作中,延续了“以排量论英雄”的传统思维,以及长期存在的给小排量汽车“穿小鞋”的政策歧视。

  同理,还有“车长4.5米以上”这条硬杠杠。对于北京这样的大都市,道路的面积是非常有限的,更长的车身就意味着占用更多的行驶路面和停车面积。那么设置这条硬杠杠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呢?恐怕更多出于一种“面子思维”以及“大个的就是排场”的审美观。北京市有关部门应当出面解释制定这些硬杠杠的标准和依据到底是什么,如果不及时针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举行听证,就容易为日后产生民怨埋下伏笔。

  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这次北京出租车换型的市场主体到底是谁?在政府只出面制定“参赛规则”的前提下,表面看购买方是各大出租车公司,出售方是各大汽车厂家,但实际上,出租车是十万“的哥”的谋生工具,也是乘客的日常交通工具。可是对于出租车换型工作,他们又有多大的发言权和决定权呢?从他们的视角衡量,对出租车换型工作至关重要的标准,绝对不会是车身长短或是车子的排量大小以及车身颜色,而是日后的油耗高低、维护维修成本高低、出租车价格是否上涨这些关乎大家直接利益的硬杠杠。不难看出,目前管理者制定“参赛规则”的思路明显偏离了出租车司机和广大消费者的思维角度。

  针对这几万辆出租车的大市场,不少汽车生产厂家的代表纷纷赶到北京公关,甚至厂家所在地的政府部门也有参与。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市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监督和监管,既不能让北京出租车“选秀”工作变成一项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也不能使其成为一项藏污纳垢的“腐败工程”。(摘编自新华社9月5日电 文/南辰)

(编辑:仝楠楠)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