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打喷嚏”亚洲“感冒”?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 10:07  中国汽车报

  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发布了《亚洲经济半年报告》。报告认为,亚洲经济目前面临着三大风险,即油价上涨、美国加息幅度超过预期,以及中国经济硬着陆。

  另外一家机构国际清算银行上月公布的年度报告也指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日益融入国际经济,使其在亚洲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经济现在已变成亚洲经济的晴雨表。”一位经济界人士日前感慨地对记者说,“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盯着,看中国经济下半年的软着陆能否成功,同时,中国汽车能否随之一同软着陆,也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人甚至认为,这有可能预示着整个亚洲汽车的发展进程。”

  中国汽车会随东亚经济“盛极而衰”吗

  记者拿到了亚洲开发银行的另一份报告:《亚洲经济监测》。

  报告指出,尽管世界石油价格猛涨,东亚地区仍保持着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全面经济增长,并将达到顶峰,增长率接近7.5%。

  这本是一个正面消息。然而,记者却在一些专业经济刊物上看到,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东亚经济尚未进入佳境就要到达顶峰,而峰顶过后的回落,预示着东亚经济又将迎来新一轮衰退。

  有业内人士将此与中国汽车市场近两月的增幅回落联系起来,认为是宏观经济调控影响了市场的持续增长,导致今年前几个月火爆异常的中国汽车市场突然“刹车”;而反过来,这种“刹车”又反映到汽车等消费中,导致中国经济的滞缓,并将扩大到整个东亚的经济中。

  之前,美国一位经济学家就预测,中国政府在经济减速的过程中,可能会矫枉过正。这将导致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减速,因为亚洲地区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与中国的贸易。

  中国经济下滑,将使那些出口增长严重依赖中国的国家受损;中国车市减缓,也将使与中国有密切汽车贸易关系的国家受到一定影响。

  汽车,是中国联系东亚经济的重要经济链条。日本多年来是中国汽车进口的最大受益国,这几年随着在中国建立的汽车厂家增多,日本进口的汽车零部件也逐年上升;中国已成为韩国产品最大的进口国,汽车及零部件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此外,中国与其他东亚国家在贸易上,也涉及越来越多的汽车产品。

  有关机构的研究表明,包括汽车在内的中国经济放缓,对整个亚洲地区会造成一定影响,这取决于:各国对中国贸易的依赖程度,出口到中国产品的类型,这些出口产品是为了满足中国国内的消费需要还是出口到第三国家,以及中国对全球经济和商品价格影响的程度。

  连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发表意见说:“如果中国出现了问题,对于东南亚经济体、日本,以及间接地对于我们,都会造成很大影响。”

  中国汽车发展放慢会引起亚洲金融危机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减速后,最受影响的是来自亚洲的投资将会减少。

  仿佛是为了验证这种看法,三菱公司执行总裁冈崎洋一郎8月6日表示,由于中国的货币紧缩政策为经济带来了不稳定性,三菱汽车公司正在考虑推迟在中国进行新投资的计划。因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下滑,为三菱新的增资计划带来了困难。

  据了解,这是中国经济在实现软着陆过程中,第一个表示调整中国投资策略的外国汽车公司。

  美国一位经济界人士日前发出警告:目前汽车界最大的危险,是“那些以中国为主题的投资组合构成的威胁。这些投资组合的主人对中国的远期增长前景满怀信心,并为此不惜举债投资,使自己在短期内,哪怕遭遇轻度的经济减速就会陷入不利地位。”

  虽然目前除了三菱,还没有第二家汽车公司宣布放慢在中国的投资步伐,但是,5月份以来中国汽车增速放缓的趋势,还是让一些国外投资者提高了警惕性。有人担心,这种态势会波及亚洲的其他国家。

  同时,经济界还有另一种担心,就是中国经济放慢后,有可能会引起亚洲金融危机。不久前,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一次论坛上,知名经济学者吴敬琏就对中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提出了预警。

  “像南方证券和德隆案,每一个案例呈现的资本缺口都在10亿到100亿人民币。”吴敬琏在一场金融研讨会上做专题演讲时强调,“资金黑洞说明,发生金融危机不是幻像,而是现实危险。”

  自从德隆集团因为资金链断裂造成危机后,国内外对中国汽车企业金融方面的关注也多了起来。因为人们对上世纪末的那场亚洲金融风暴记忆太深刻了,它不仅给亚洲的汽车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还引起了一些国家汽车业的重新洗牌。现在他们的担心并非多余。

  权威预测:中国汽车有望实现软着陆

  针对中国经济减速对亚洲经济的影响,国外众多银行和研究机构作出了不少分析。其中,由于汽车对相关行业和就业的巨大拉动作用,不少国外机构也纷纷对中国汽车市场前景作出了相关预测。有的经济界人士认为,中国汽车能否软着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和就业前景。

  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报告,有可能让一些经济评论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得到一个清晰的框架。

  在这份题为《中国经济增长有望符合软着陆要求》的报告中,专家告诉我们:中国的住房和汽车销售增速渐趋平稳,对产业升级的拉动也有所减弱,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预计下半年,中国的主要经济指标将继续平稳回落。

  “这次宏观调控对汽车业的影响很大,整个经济软着陆也会影响到汽车。预计下半年,国内汽车的销量会呈平稳增长态势。”一位业内人士预测。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发表的报告说,有迹象显示,中国已顺利驶入经济软着陆的快车道,有关着陆问题的争议也渐近尾声。不过该公司也警告说:“至少在短期内,我们对一度备受投资界追捧的中国概念仍持审慎态度。”

  有关专家表示,这是在提醒包括汽车在内的国外投资者,中国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也应提高自身防范危机的能力。(冯淑娟)

  [相关链接]

  国际清算银行:中国经济对亚洲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并日益融入国际经济,使其在亚洲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1991年以来,中国在亚洲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翻了一番,2002年分别达到17%和20%。

  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正在改变亚洲贸易和投资的模式。中国的出口尤其对美国出口的增长,远远高于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

  与此同时,进入亚洲地区的外国投资大部分也流向中国。投资者为开拓新的贸易机会,将目光主要投向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例如,德国、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大公司对中国汽车市场增加了投资,因为中国汽车市场是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

  亚洲地区过去也曾发生过较大的结构调整,生产被替代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未因此受到损害。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香港的制造业基本转移到中国南部,而香港却因为向大陆提供高附加值的金融、贸易和投资服务,经济更加繁荣。

  中国进口的强有力增长,已经使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亚洲一些经济发展较慢的小国以及美国受益匪浅。

  亚洲开发银行:亚洲经济需警惕三大风险

  亚洲经济在短期内面临着三个主要风险:油价上涨、美国加息幅度超过预期,以及中国经济硬着陆。

  油价上涨

  最近数月,油价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共同担心的话题。在过去9个月中,全球经济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而恐怖活动和伊拉克局势更加重了对石油供应的担心。

  油价持续保持高位,将会引起通货膨胀,增加商务成本,侵蚀公司利润,成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税赋,并最终影响到东亚的经济增长。虽然石油净出口国如印度尼西亚、越南能从中受益,但石油净进口国如韩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中国都会受到负面影响,尽管中国受损的程度要稍小些。

  大多数分析家预计,明年全球对石油的需求会减少一些,油价也会因此稍稍滑落。但是全球石油供需关系仍然趋紧,一点儿供应上的中断就会造成油价迅速上升。如果油价继续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位,那么东亚经济明年的前景就可能会往下调。

  美国加息幅度超预期

  美国利率对东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利率上升的幅度,以及东亚利率如何变化以回应美国利率变化。

  关于第一个问题,大多数人预计,美联储将以“有节制的步伐”逐步加息,最近美国消费的疲软和低于预期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也都支持了这种预测。现在金融市场预期,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将在今年年底上升到2%左右,到2005年年底上升到4%至4.5%。

  至于东亚将如何跟随美国加息,则取决于每个国家货币的独立程度。那些汇率政策较灵活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韩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其货币独立性较高,这些国家不需要自动地随美国加息而加息。

  而马来西亚和中国,由于实行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可能就需要随美国加息而加息。但是即使在这两个国家,由于拥有大量外汇储备,也不一定要跟随美国加息而加息。而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由于国际收支状况相对较弱,可能更需要随美国加息而加息。

  如果美国加息步伐是渐进式的,就不足以给东亚经济前景造成风险,但是如果美国加息步伐快于预期,那么就会提高东亚经济的风险。.

  中国经济硬着陆

  大家希望看到的中国经济软着陆正在发生中。第二季度中国GDP增长9.6%,而2003年最后一个季度和2004年第一季度,GDP增长分别为9.9%和9.8%。经济放缓的一大原因是投资支出比第一季度显著减少,而出口和消费持平。

  但是通货膨胀在6月达到5%,达到考虑加息的警戒线。

  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减缓超过预期的风险仍然存在。如果通货膨胀继续快速上升,那么中国就可能以很快的步伐加息,这将使固定投资下降,同时消费支出也下降,最终造成经济放缓速度超过预期。

  在过去数年中,东亚与中国的贸易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去年,日本、韩国、菲律宾的出口增长有一半源于中国,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65%,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中国经济的突然下滑,将使那些出口增长严重依赖中国的国家受损。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即使经济放缓,也有可能不会减少对东亚其他国家的进口,因为工业国家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仍然有很大的需求。所以,中国也仍然会保持对东亚其他国家中间产品的需求。

(编辑:仝楠楠)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