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排量春天将至 民企造车何苦舍“小”求“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 09:00  解放日报

  新出台的汽车产业政策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小排量节能环保轿车,可是在前不久落幕的北京车展上,除广本推出1.5升飞度外,很难再看到其它小排量环保车型。就连一向以微车为主打产品的民营造车企业,也纷纷加入了中级车市场的“大合唱”———

  不久前的北京车展上,万车争鸣。600万元的迈巴赫、968万元的荷兰豪华品牌世爵、988万元的天价宾利表达了国际豪华车进军中国的决心;国内合资品牌如凯迪拉克日产天籁、丰田皇冠、帕萨特2.8V6豪华行政版等等,则让人看到了国内高档和中高档车市场的繁荣。

  新出台的汽车产业政策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小排量节能环保轿车。可是在这届北京车展上,与高档、中高档车的好戏连台截然不同的是,除广本推出1.5升飞度外,很难再看到其它小排量环保车型。更令人疑惑的是,一向以微车为主打产品的民营造车企业,也撇开自己已成熟的微车产品,纷纷加入了中级车市场的“大合唱”。

  时势造“英雄”

  按照国内的车型划分,发动机排量在1.6升至2.5升之间的轿车统称为“中级车”,是汽车市场的中坚力量。环顾这次北京车展展馆一圈,发现国内民营和自主品牌企业推出的新车大多在向大排量靠拢,1.6升、1.8升排量的车随处可见,更有甚者已达到2.0以上,GPS、车载电话、ABS系统、电子防盗系统等豪华配置都成了标配。生产福莱尔微型轿车的比亚迪一上来就展出了即将上市的F6,长达4.94米的车身、2.4升的排量,俨然是一款中高档轿车的架势。奇瑞东方之子吉利华普303……越来越多的民营造车企业的身影出现在中级车竞争大战之中。

  民营造车企业为何舍“小”求“中”?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车展期间道出其苦衷:这绝不是企业缺乏理智的一时冲动,而是面对市场纷繁复杂的积极应对之策,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对现实的无奈。

  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以价格低廉的微车产品圆了许多普通百姓的“汽车梦”。不少企业作为地方政府的支柱产业和利税大户,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的“中流砥柱”之一。而现在进入汽车社会后,车与路、车与环境、车与能源的矛盾日益尖锐,无论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还是为了中国汽车企业的长远发展,更应该鼓励发展小排量节能环保轿车,而在这一领域,国内民营造车企业也较有优势。然而,近几年随着国家汽车安全和碰撞法规的相继实施,不少不符合条件的微车先后退出市场,产品不得不升级换代的企业,成本开支不断攀升,规模不断扩大,赢利却大多不尽如人意。国内大多数城市限制微型车的政策又使这些企业雪上加霜。此外,消费者中不少人总觉得汽车是一种财富、地位、品位的象征,这种讲究排场、追求奢华的汽车主流消费文化,导致大排量、配置齐全的三厢车受人追捧,微车市场不断萎缩。在各民营汽车企业艰难的探索过程中,一些企业便开始选择上大排量中级轿车项目,投入巨资大踏步往前走,将其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客观形势迫使民营企业发展中级车,主观条件也允许民营企业发展中级车。在微型车利润空间日益缩小之际,各民营企业就开始未雨绸缪,在中级车领域积极探索和实践。奇瑞从一开始就深入中级车市场、比亚迪收购福莱尔后一心发展中级车……所有这些,不仅扩展了民营企业的市场生存和发展空间,而且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从这届北京车展就不难看出,多数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生产大排量轿车的实力。以微型车为起点,不断向大排量、安全、环保、豪华轿车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了众多民营造车企业的共识。

  胜算有几何

  各民营企业竞相上大排量轿车项目之举,一方面广受媒体关注,确实风光了一把,不少企业甚至被誉为民族汽车的“未来之星”;另一方面,这一现象也引起了业内有关人士的争议和担忧。民营企业放弃擅长的制造微型车的本行,转入相对陌生、竞争异常激烈的中级车领域“淘金”,对于企业而言到底胜算几何?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民营企业能够发展中级车,不断完善产品线,成为民族汽车业的代表,就像韩国的现代车一样,不仅在国内遍地开花,甚至出口到世界各地。此外,目前我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私人购车市场迅速扩大,消费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轿车市场空间广阔,任何一种车型在中国都有自己的用户。民营企业制造的中级车凭借低价也会争取到一部分用户,这对于企业也是难得的机遇。然而,发展中级轿车,民营企业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将远远甚于其他企业。

  在技术上,发展小排量的车远比发展中级车容易。由于微车的技术含量比较低,企业可以集中力量加强研究,不断增强小排量轿车的竞争优势,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能抢占小排量车的市场。而如今贸然发展中级车,这与民营企业制造小排量车的一贯宗旨背道相驰,由于制造和销售大排量车的经验不足,产品难以与合资企业的成熟产品抗衡,市场大战中被打得“头破血流”就在所难免,以致交了大笔“学费”却没有多少产出。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此举也许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在市场竞争方面,目前国内中级车市场轿车品种越来越丰富,又经过近几轮频繁的价格大战,消费者日益理性和成熟,桑塔纳3000、凯越等成熟车型成为了不少消费者的首选。民营企业制造的中级车即使技术比较成熟,但受消费者认知度和品牌知名度的影响,销售情况不容乐观。笔者上周曾做过一次选购中级车的市场调查,在被调查的30人中,只有1人选择了中华轿车,其余29人均选择了合资企业的桑塔纳3000、凯越、伊兰特宝来等轿车。对于一些民营企业生产的中级车品牌,不少人表示“从未听说过”。调查虽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民营企业投入中级车市场的初期结果,由此可见一斑。

  民营企业挺进中级车市场,其成效只能“冷暖自知”,是“福”是“祸”,不同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理解。但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话,也许能给摸索中的民营企业指出一条路———中国应该发展小排量经济性轿车。因为我们的能源有限,污染严重,交通堵塞,停车困难,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新的产业政策也已经出台,如果执行妥当,我们将迎来小排量车发展的春天。(沈新华)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