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价格面临崩盘之四:降价难救车市低迷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4日 08:58  京华时报

  在国内三大汽车企业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以及之前的上海通用全面降价后,5月份国内车市低迷已经引发了国内汽车企业集体跳水,可以肯定还会有企业跟进降价。但市场对降价的反应已经麻痹,有专家分析:这轮降价不会对车市有太多的刺激,降价难救目前的低迷。

  降价刚刚开始

  6月21日,哈飞汽车宣布其旗下的几款车全线降价,市场畅销车型哈飞赛马降价7000元。这样的降幅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这不过是众多跟风降价潮中的一个企业。

  哈飞不是第一个跟风的,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跟风降价的。之前的5月17日,国内势头最强劲的上海通用首先开始发力,除赛欧以外的全系列产品整体降价8%左右,上海通用的降价拉开了这轮降价的序幕。北京国际汽车展开幕前一天,东风日产的两款车阳光蓝鸟集体降价,降幅高达1.5万到2万元。

  降价成为车展的一个话题,而被记者追问最多的就是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但大众还是把降价的信息憋到了车展结束。

  上海通用降价整整一个月后,6月16日,南北大众宣布联合降价,车市降价进入高潮。之后,东风雪铁龙爱丽舍紧随其后,进行两个月内的第二次大幅调价。

  大众联合降价引发的车市降价应该说只是刚刚开始,大众品牌的汽车在国内拥有3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且覆盖了从8万多到30万的全部价格区间的主力车型。尽管长安福特、广州本田、一汽丰田都表示近期没有调价计划,但更多的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厂家降价只是迟早的事,甚至有人预测:“三大厂商降价,后半年所有车型都将跟进。”

  车市持续低迷

  这轮车市价格集体跳水的征兆是从今年的五一开始的。4月下旬,亚运村车市的一位经销商和记者聊天时就表示,汽车的销量明显不如月初,但当时他的分析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消费者会选择五一这个假期来购车,“旺季很快就会到来。”他乐观地说。

  五一长假如期而至,车市却出现了少有的冷清。假期没结束,很多经销商就开始抱怨。“以前假期买车看车的人都非常多,”一位经销商说,“今年的五一长假看车的人都少。”

  最先撑不住的是经销商,“我们压着200多台车,卖不出去就没有钱再进新车型。”山西一位经销商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汽车销售不出去,公司没有现金流,“只好不赚钱销售。”

  事实上,在上海通用宣布降价的同时,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的很多经销商都在降价销售积压在库里的车型,有些车型的降价幅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大众宣布降价后的价格。

  在车展期间,即便是市场销售一直看好的一汽丰田,其销售公司总经理古谷俊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承认在过去的5月份销量下降了20%。而之前一个月还乐观地向记者预测,今年红旗销售目标是5万辆的一汽轿车销售公司总经理王殿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销售目标要看市场的变化来定,他感慨地说,5月份的汽车市场是“和去年没有可比性的”。

  其实,这样的低迷不单是5月份,进入6月份销售同样是一团糟。记者在亚运村车市了解到,在5月份之前,一天能销售近10台车的店,现在一天只能销售一到两台车。这样的低迷甚至带到了二手车交易市场,记者前天在市场了解到,曾一天交易量高达600万元的北京一家著名二手车交易市场,已经连续两天一辆车都没有卖出去。

  在车展期间,很多老总表示,车市没有媒体所说的那么差,“即便是没有50%的增长,也能达到20%左右的增长。”广州本田的老总甚至满足地表示:“这样的增长在国外已经能上头条了。”但现在看来,他们有些过于乐观,有专家分析,最起码今年后半年,车市的增长不会达到这些老总的预测。

  降价难救车市

  这一轮大规模的降价能起到救市的作用吗?汽车厂商当然希望降价能起到增加销量的效果,但现在看来效果非常有限。在大众宣布降价后,记者在市场上看到,大众品牌汽车并没有出现想像中的热销,很多消费者以及一些经销商都把没有热销的原因归结为大众品牌降价没有诚意,幅度不够大。

  事实上,降价没有引发热销的原因决不仅仅是降幅不够大这么简单。实际上,在大众降价前后,很多的主力品牌都已经降价,以后还会有品牌跟风降价,这意味着消费者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来选择购买,降价引发的差异优势不复存在。

  而车市低迷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由老百姓的持币待购引发的,是轿车的产能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消费者的需求。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中心的统计,今年5月,全国轿车共实现产销21.03万辆和17.77万辆,产销率为84.5%,这意味着仅在5月份,全国就增加了3.26万辆的轿车库存。另外在销量上,5月份轿车比4月份下降了两成。尽管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考虑到去年5月“非典”的影响,实际上,今年5月的中国轿车增长为负。

  库存只是导致车市冷清的一个原因,其实,包括银行控制贷款、油价上涨等政策原因以及新车型过多、降价过频的影响都是引发车市冷清的原因。有人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是大众、通用这样大的企业,降价也已经难以刺激市场的购买热情。(本报记者张利东)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