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牌制度改革的三个方向:一是采取发行债券的形式来发放车牌,二是借鉴福利彩票的摇号方式,还有一种办法是根据汽车价格的20%来收取车牌费。
在4万元固守了3个月的上海车牌竞拍价,终于在5月戛然而止。最低中标价跌到10800元,而平均中标价也猛跌1万多元,重新回到34226元。牌照价格的直线跳水背后,一场更大的暴风雨正在来临。
5月28日,一场关于上海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管理的会议在紧张召开。现行的车牌拍卖政策的去留成为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
5月25日,针对上海现行的车牌拍卖政策,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公开表示,私车牌照拍卖违反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并希望上海方面能够按照新的道路安全法规,对这个行为再进行一次认真的研究。
一天之后的5月26日,上海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焦扬表示:“上海坚决执行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包括上海市人大通过的各种法规。”
目前上海坊间已经盛传,《汽车消费政策》近期将与《汽车产业政策》捆绑出台。该政策对相关部门和地方部门出台汽车有关法规和管理办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其中最让上海人关注的一条是———地方政府不得采取对汽车牌照实施限量、拍卖等方式阻碍汽车市场发展。上海正是目前国内惟一实行拍卖汽车牌照的城市。
诸多信息的碰撞,意味着一场山雨欲来。
据记者调查,现在部分车牌中标客户宁可放弃2000元的保证金,也不愿意买3万多元拍下的牌照。截稿前,上海二手车市场的汽车牌照价已经跌破了3.4万元的平均中标价。
7月拍牌政策大变动
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目前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紧急商议拍牌取消后的对策,预计7月份现行拍牌政策将有大变动,具体方案目前还没有明确。对于上海车牌竞拍取消与否的问题,上海市发改委和上海国拍中心的负责人拒绝表态。
目前,市面上流传最广的方案有三个版本。
一是采取发行债券的形式来发放车牌。从7月份开始发行道路债券:1.3L(含)排量以下购买3万元道路债券,1.3L排量以上购买道路债券5万元,即可获取上海私车牌照。3年后债券无息返还,5年内该车辆不得过户;该措施实施最长不超过2年。
如从经济学角度看,上海市民取得车牌的成本将大大减少,甚至比上异地牌照还合算。按年利率2%计算,3万元和5万元道路债券,3年复利分别为1836.24元、3060.4元。目前,上异地牌照基本在3000元左右,如此项政策推出,肯定推崇者众多。
业内人士透露,道路债券取代车牌竞拍根本不可能。这项提议最早出现在去年上海人大,但遭到否决。理由是,它与“保持小汽车与道路容量的平衡增长”的原则相违背。只要有钱就能拥有车牌,在兼顾交通的情况下,上海肯定无法拿出那么多牌照,其效果不会比拍卖政策好多少。二则采取债券的形式来投资建设道路是不允许的,因为专款专用,上海拍牌制度产生的理由并非缺少资金,而是为了控制交通拥堵。也正是因为未采取债券形式,上海才得以逃过2002年的一次对车牌竞拍政策的毁灭性规定。
二是借鉴福利彩票的摇号方式,凡申请购车者一律参加摇号,中签者可以“免费”得到车牌。这看起来比较公平,但幸运的几率太大,不能保证迫切需求者得到牌照。如果急需上牌的车主,始终中不了签,只会造成黑市盛行,一、二级市场牌照将拉开价差。在巨大的利差诱惑下,不排除再度出现部分经销商集中摇号,从而大户中签数增多、私车车主实际中签率极低的可能性。
光大证券资深汽车行业研究员赵雪桂提出,其实要想兼顾交通顺畅,并不一定要控制购置环节,使用环节才是最重要的。大部分车主而言,使用成本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征收燃油税,既彻底解决车牌问题,又能缓解交通拥堵。丹麦就是通过这种办法控制交通的。丹麦征收高燃油税,每升汽油费十多元钱,对公共交通工具就少征或不征税。只是燃油税必须是全国统一推出,单单上海推出,就会产生区域套利行为,精明的购车人可能会去临近省市购油,从而令这一举措无功而返。
“如果我购车的目的,多数是为了去郊区游玩,并没有为上海添堵,为什么也要付如此高昂的牌照费呢?”针对这样的质疑,也有人提出上海内环线以内可借鉴伦敦市政府的做法,以按区域收费、提高市区停车费的方式控制车流。据了解,伦敦市区停车费比打车还高出2-3倍,但此举明显缓解了交通压力。
还有一种办法是,根据汽车价格的20%来收取车牌费,这样高档车车主付出的牌照费多些,经济型车付出的少些。
政策冲破
上海车牌酝酿改革的原因主要是现行政策与现行法律冲突,对交通堵塞等问题的担忧,也可见上海市政府的苦衷。
上海汽车牌照拍卖始于1986年,当时一张私车牌照价值10万—30万元。当时上海实行单、双号牌限制通行,而拥有此牌照的车在上海可畅通无阻。
1998年,为刺激桑塔纳的销售,上海推出了针对桑塔纳私车牌照,两万元起拍,而购买非沪产车,则须10万元起价参与竞拍。此举引起轩然大波,遭到以湖北为主的汽车工业大省的强力反击。
现行拍牌制度,起始于2001年1月,其法律依据是2000年上海市人大制定的《上海市机动车管理条例》。自今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起,这部法规已经自动失效。“上海的私车牌照拍卖依据的是《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是一种临时性、阶段性的措施。”上海市新闻办公室的一位官员这样澄清。
但是,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指出,始自1986年的上海车牌拍卖制违反了两个规定,一个是1990年代初公安部曾明令各地不能出台限制行驶容量的措施;若要限制行驶,须报方案待公安批准后实施,但措施必须有期限,不能无限期执行。上海车牌政策既未经任何主管部门批准,又无明确期限。二是1990年代后期,计委曾经取消各地几百项购买阶段和使用阶段的非国家统一规定的收费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竞牌收入属于税收,应由税务局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进入税务局征收范围。但只有全国人大才有权设立税种,上海市政府并不能自行设立;如属于收费,应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按严格的收费标准执行,不能随意浮动,收入应该上缴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像上海这样自定标准,自行收费,自己管理,自己开支,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多位法律专家均认为,车牌竞拍的前后两个实施依据均与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抵触。《交通安全法》严格规定了机动车登记时所应提交的有关凭证和证明的具体内容,没有给予地方性法规设置机动车登记限制程序的任何权力。也就是说,除工本费外,车牌登记不允许收其它费用。以竞标的方式收费,显然违法。《交通安全法》实施后,机动车所有人可以完全不理会车牌拍卖规定,直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机动车登记程序,要求车辆登记机关颁发牌照。
“如果公民觉得政府的这种拍卖行为不合适,跟法律相抵触,那么他完全可以根据《交通安全法》提起行政诉讼,或者申请行政复议。”一位上海著名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这样告诉记者。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薛刚凌教授认为,车牌拍卖侵害了市民的平等权。驾车通行权本来属于公民自由权,不论贫富,公民都平等享有。但上牌竞标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驾车通行成了富人的特权,穷人无法购置车牌,因而无法享有自由行使权,这样一来,市民的平等权受到侵害。
而7月1日将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该法第16条,限定地方性法规为实施上位法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而车牌限额会导致轿车登记条件的附加,从而违反现行法律。
拖的时间越长,上海轿车牌照限额及拍牌制度触犯的法律也就越多,令有关部门头疼的诉讼可能会随之而来。5月28日,关于上海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管理的会议上,现行的车牌拍卖政策的去留问题成为了讨论的重点。
60亿与3亿孰轻孰重
“江浙上牌,横行上海”已成为上海市的一块心病———异地牌照肇事后无法监管,而且上海市在经济上也损失巨大。据调查,上海异地牌照的车逾2万辆,如以10万元均价计,上海因拍卖车牌,至少损失了3个多亿财政收入。这还不算每年损失了近1800万元的养路费。
但是,对于上海市来说,采取车牌拍卖显然是一桩“丢芝麻捡西瓜”的买卖。
2000年至今,通过竞拍方式,上海共投放私车牌照141295张,上海市拍卖车牌收入40.91亿元。而2002年以来,上海先后从私车牌照拍卖收入中安排了28亿元集中用于中环线和轨道交通建设。
牌照价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直接影响着上海市民的平均购车价。私牌价的高企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上海人更多地选择了价格较高的私车。全球著名市场研究公司AC尼尔森4月份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平均购车价分别为13.8万元、22.118万元、19.35万元。上海平均价格最高。
来自上海市信息中心汽车产业发展研究室数据显示,2003年上海新上牌和老牌照换新车的国产轿车共78043辆,上牌量靠前的10个国产轿车品牌中前6名是清一色的上海本地品牌,算上排在第9的凯越,挤进前10名的共有7个上海本地品牌,占据上海国产轿车市场69%的份额。而前10名的品牌中仅赛欧属于10万元以下的车,而且因为连续降价,2003年第3季度才被归入10万元以下行列。
“车牌拍卖为汽车市场的公平竞争设置了障碍。拍卖将中低档轿车赶出了上海的市场。实际上,车牌拍卖就是一种地方壁垒。”中国政法大学薛刚凌教授认为。
记者算了一笔帐:根据上海市信息中心汽车产业发展研究室数据,2003年上海新上牌轿车中,本地产轿车达53849辆;以尼尔森公司统计的22万元均价计,由此产生上海汽车业在本地的销售收入118.46亿元。如车牌政策放开,上海人私车购买均价下一台阶,以下到北京和广州的平均购车价计,上海汽车业一年就会损失29亿元的销售收入。“我们很难说上海人购车均价的高企和车牌拍卖有绝对联系,但车牌拍卖,上海汽车业也是受益者则没有问题。”一位资深证券分析人士对记者说。
上海汽车的年报显示,轿车销售平均毛利率23%。以一年29亿、3年超过80亿元的销售收入算,2000年以来,上海因私车拍牌增加的汽车销售毛利就接近20亿,加上拍牌本身产生40多亿收入,由此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收入高达60亿元。
既能产生60亿的收入,又能缓解交通拥堵,上海让出区区3个多亿的财政收入给周边城市又何妨。
上海市的对策
这一如意算盘,现在似乎走到了尽头。新汽车产业政策已于6月1日出台,新产业政策第六十二条规定“凡在汽车购置、使用和产权处置方面不符合国家法规和本政策要求的各种限制和附加条件,应一律予以修订或取消。”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吕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上海市政府是否继续采取拍牌政策并不在于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的颁布与否,因为新产业政策是一个全国性的宏观指导性政策,解决工业、消费问题,它更多的是指导汽车产业的重要问题,而并非指导政府行为。”
新产业政策中没有明确有关车牌的针对性做法。某种程度讲,上海市政府的调控行为可能游离于此项政策之外。
光大证券的赵雪桂认为,“上海市政府与国家发改委存在一定的博弈,试图创造一定的余地,寻找出变通的办法。原来计划3-4年内上市的摩托车牌照,4月份以来集中上市,转成私车牌照,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牌照价格,这也证明了上海市已经意识到危机,正开始做两手准备。”
说话向来滴水不漏的焦扬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承认,“随着上海道路交通情况的逐步改善,一些做法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作为调控水平较高的国内地方政府,上海事实上已经有所规划。5月下旬,历时六个月的上海市公路网车辆大调查正式启动。此次调查涉及到车辆数目、车辆型号、是否外地牌照、车辆通行状况等,最后的报告结果要在年底形成。外地牌照车辆一律贴上蓝色标志,以利于统一调查。有关人士猜测,上海政府此举,表明上海牌照政策可能会出现变化。
记者从负责调查的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获知,清点进出车辆的数目,是为了解上海市道路负荷能力;调查车辆起始地点,精确到“某某路”或“靠近某个路口”,则是想据此分析出从某地到本市某个区域的车辆多少,从而为规划城市道路与对外公路的衔接提供依据。
交通拥堵与私车消费,这个全球发达城市遭遇的难题,现在正摆在上海面前,无数双眼睛也正在密切注视着上海车牌政策的破局。有人认为,无论最后采取哪种措施,都将挑战上海这个具有超凡政府调控能力的城市。
作者: 吴琼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