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门外车谭:汽车市场的“好日子”走到拐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3日 16:07  新浪汽车

  尽管媒体和消费者像迎接节日一样期待着即将开幕的2004北京国际车展,但是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大概让中国所有汽车厂商的老总都感到焦头烂额。在连续3年增幅保持50%以上的中国汽车市场,5月份的销量出现全面滑坡,总销量下滑20%,有的企业销量下滑竟在30%以上。全国轿车的库存积压占到总产量的10%以上。难怪有的销售老总无奈地把刚刚过去的一个月称作中国轿车市场的“黑色五月”。

  是连续两年的“牛市”蓄势盘整,还是好日子遭遇“拐点”?今天作出判断似乎为时尚早。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什么样的汽车,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卖掉,就能赚钱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回想两年前,轿车进入家庭的第一波浪潮在少数几个大城市滚滚而来的时候,早于新车上市半年前,厂家的公关部门策划一种概念,再经媒体一忽悠,消费者连真车都没见着,就揣着钱到专卖店排队订购,多甜美的好日子。这也难怪,中国人接触汽车文明被人为地推后了100年。市场势头真是厚积薄发。有人统计,在第一批买车的老百姓中,90%的人没有打开前仓盖看过发动机是什么样子。

  一个从零到“爆发”的汽车市场,各生产厂家饕餮着市场几乎无尽的增量,从三五万元的吉利夏利,到应该申报吉尼斯记录的1000万元天价宾利劳斯莱斯,没有一种车不是卖得火火的。坊间一则笑话说,您什么都不会干,那就卖车去吧。

  正在遭遇全球“寒流”的国际汽车大厂商看得眼睛发绿,拼死拼活要挤进中国市场,合资生产,建销售网络。中国市场也给了他们超常规的回报。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在规划建厂之初,都被外国媒体和投资分析家视为疯狂之举,今天却成为其国外母公司的大摇钱树;最早进入中国的大众集团,在中国的赢利与产量竟支撑起大众在全球的半边天。国内过剩资本又何尝没有搭车发财的渴望。靠卖酒、造家电,生产蓄电池发了财的企业纷纷进军轿车,来的早的也大都站住了脚,未来的规划更是大得没谱。

  然而中国汽车市场的膨胀并非没有尽头。增量很快被吃尽,跑马占地很快没有了空间。专家称,未来两三年里,国内轿车生产能力将过剩20%到25%。据说,已经面世的不算,光是准备推出的轻卡底盘改装的低端SUV 眼下就有35家,产能不过剩才怪。不过,我们说是轿车市场面临拐点,并非要验证汽车市场“投资过热”的推断,我们期待的倒是在市场某种饱和状态下对于“存量”的竞争。

  出现在今年5月的市场滑坡,直接的原因似乎并不难找:经济软着陆带来的银根收紧,购车贷款紧缩,挡住了一部分购买力;入世5年的保护期临近结束,老百姓观望车价迅速和国际接轨而持币观望;年内频繁进行的价格战打破了老百姓对于中国车市的价格信心,买涨不买落更加雪上加霜;许多企业的新产品不能切准新出现的细分市场,目标客户群过于宽泛,难以获得消费者青睐,只好靠老产品维持生计;大城市轿车的购买力已经逐步释放,而新一轮中小城市市场没有未雨绸缪地得到开拓……。

  但是中国轿车市场意外滑坡无可回避的深层次原因,是大部分轿车生产厂家及其销售网络,对于即将来到的,并将日益白热化的“存量”的竞争毫无准备。

  当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用了20年学会造汽车,2003年产量达到400万辆(其中轿车220万辆),成为世界第4大汽车生产国;中国学会卖汽车,建立一个成熟、规范、竞争的汽车市场恐怕还要20年。刚刚颁布的新汽车产业政策规定了汽车企业的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规定了汽车销售的网络规则,在今后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将成为一种常态,争得一个轿车项目,拿上一个品牌的经销权,就能稳稳地赚钱的时代恐怕已成明日黄花。经过2004年5月的这个拐点,市场从爆发走向平稳增长,在不断优胜劣汰中,有进有出,有死有生,中国汽车产业才有希望。(李安定)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