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龙总经理刘卫东:标致307的成功对神龙很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30日 12:00  经济日报

  众所周知,标致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以撤资而告结束,雪铁龙与东风合资,虽然投资巨大,但是产品市场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汽车公司和中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这两件事对PSA和东风都是难以接受的。4月21日,东风标致307在武汉下线,巨大的庆祝规模,显示出双方对市场志在必得的决心。神龙公司总经理刘卫东,接受记者独家采访,更是坦率地向记者表示,标致307市场的成功,对神龙公司太重要了。

  2002年10月提升合作后的神龙公司,一直想在产品方面打个翻身仗,在管理上实行“一个公司,两个商务部”,在原来雪铁龙平台上,连续推出爱丽舍、赛纳、毕加索,并对富康进行不断改进,如今又引进了标致平台。

  标致平台上有很多车型,为什么要单挑307呢?刘卫东说,“做高档车时机已经错过,现在引进的产品,2006年出车时,进口关税只有25%,要达到国产化,批量又很少,有可能比进口车还贵。与其做全系列,不如把小型车和中档车做好。”307系列是标致品牌在全世界的主打车型,曾获不少荣誉。迄今为止,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投放的产品,都是在欧美市场先行上市,即使所谓“同步上市”,时间至少也要相差半年。标致307三厢车,却是最先在中国投放的新车型,而且选择这一系列的最新车型作为开门之作,不难看出东风标致双方的良苦用心。

  刘卫东介绍,目前世界汽车界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成本上升,价格下降,跨国集团的应对之策就是整合平台。PSA将原先的车型整合成现在的三大平台:一号平台小型车,标准车型是206,还有C3,以206为主。每个平台既有雪铁龙品牌又有标致品牌。二号平台是中高档车,就是307,另外407、607包括C5、C6都属于三号平台,是高档车。二号平台是一个新平台,2001年开始投放,第一个车型就是标致307,有5个车型,三门、五门,旅行车、跑车和四门车。雪铁龙在这个平台上有C4。神龙产品结构的调整,将主要围绕1号和2号平台做,有标致品牌,也有雪铁龙品牌。

  除三厢车以外,307还有单厢车、跑车、旅行车等上十款,三厢车还没有工业化,就拿到中国生产。去年以来,神龙公司投入巨额资金,冲压、焊装等工艺建立了独立的生产线,并在武汉进行了线外试装、线内预批量生产等程序,全面完成了工业化生产准备工作。

  这次推出的标致307,有1.6、2.0两种排量,马力分别为70千瓦和99千瓦,变速箱也有手动和手自一体化两种配置,内饰有真皮、天鹅绒或针织面料三种,内饰颜色也是三种,九种变化,车身11种颜色,全系列推出。

  价格始终是市场第一要素,价格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标致307的投放效果。刘卫东透露,将在15万元到20万元区间。这个区间虽然市场上容量最大,增长最快,但是竞争也最为激烈,东风标致307任重而道远。

  对于神龙公司的生产能力问题,刘卫东的看法较为乐观,他说,神龙早期投入大,因而装备可靠性高,现在每年设备维护费非常低,别人是拼不过的,这也是一种优势。现在两班半,已经是12万辆生产能力,今年排产是14.2万辆,其中307销售目标为15000辆。明年三班六天半工作制,产能可以达到18万至20万辆,其中标致安排产量5万至7万辆,后年产能可能就不够了,所以今年1月启动了二期工程,预算投资6亿欧元,规划30万辆2007年建成。刘卫东强调不是说能够生产就叫建成,而是能够满负荷生产,中间爬坡需要四五个月。今天307下线,过17周后才开始销售,这期间要检验质量控制,工人操作熟练程度,物流供应体系等等。

  标致307上市会不会影响对赛纳的销售?刘卫东认为,现在市场越来越细分了,想一款车打遍天下已经不可能了。有主力车型,如标致307,也要有能满足部分人群的车型,这就是赛纳、毕加索,它们的投入是不一样的。主力车型投入特别大,赛纳定位是运动性,产量安排不大,是一种补充车型。

  307是主要车型,雪铁龙目前的主力车型是富康和爱丽舍,补充车型是赛纳和毕加索,2006年后雪铁龙要更新换代,但富康的平台会延长寿命,因为有国产化的基础,成本低,包括制造成本和用户的使用成本,会有很好的性价比,当然要做一些技术更新改造。

  标致和雪铁龙尽管是一个集团,但在法国竞争非常激烈,在法国是两个完全独立运作的平台,包括财务都是分开的,在中国把它融合到一个公司里,怎么把两只虎关到一个笼子里?刘卫东说,这种情况在1997年已经改变了,PSA的研发生产全部合并了,只有销售是分开的,现在神龙和它们的模式一模一样,两个品牌虽然相对独立,也只管销售。标致在北京叫东风标致北京分公司,对内部而言,只是一个部门,雪铁龙这边是神龙汽车公司东风雪铁龙商务部。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商务运作中有竞争不见得是坏事,竞争就有进步,只要正当竞争就行。在产品层面上,会适当有所区别,不会让两个产品完全一样,或者分开时间段,其实就是平台战略。  文/本报记者程远

(编辑:苏雨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程远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