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奇瑞:自主开发越来越有信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6日 16:11  人民网-人民日报

  4月15日,第二十万辆奇瑞轿车驶下生产线,这一天离上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获准上市销售仅仅过了3年多。

  奇瑞3年生产20万辆轿车,拥有了风云、旗云QQ东方之子3个平台4款车型,从现在起到2006年,还将有10多款新车型陆续上市。

  委托奥地利AVL公司设计、从0.8升至4.2升、全部达到欧洲Ⅳ号排放标准的18款发动机,也在紧锣密鼓的生产准备中,将于年底推出。

  2003年,在伊朗建成年产5万辆的汽车厂,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出口汽车整装厂的纪录。

  从1999年12月首台轿车下线,到2001年1月获准上市销售,到今天累计生产20万辆,一个没有任何血统、白手起家的自主品牌轿车企业,能以如此快的速度成长,不能不说是中国轿车发展史上的奇迹。奇瑞自主开发的道路,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

  方法论与战略战术缺一不可

  “自主开发的道路越走越踏实,我们的信心也越来越足”,奇瑞公司董事长尹同耀认为,汽车绝不像一些人想得那么简单,也绝不是高不可攀,经过长期的积累,中国汽车企业应该能开发出自己的汽车,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方法论和切实可行的战略战术。

  在奇瑞看来,自主开发的方法论可以概括为16个字:追根溯源、博采众长、力争超越、为我所用。即要懂得成功设计的源头是什么,知道好产品哪些地方是好的,如何把优秀的设计理念和成果为我所用,并逐步消化吸收,力争实现二次开发。

  至于战略战术,奇瑞总结为四个字:系统集成。奇瑞认为,自主开发不是所有的工作都由自己来做,而是在掌握开发流程之后,科学地分配哪些环节必须自己做,哪些环节可以去整合全球资源。

  奇瑞理解产品开发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模仿,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善于模仿他人的成功设计,并能生产出被市场接受的产品。二是系统集成,自己作主,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三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开发,从概念设计、工程设计、样件制作、零部件及产品认证,到系统数据、系统标准,产品开发的核心过程全部自主完成。

  尹同耀认为,奇瑞正在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形象地说,正在由“跟着做”向“自己做”转型。奇瑞目前的做法是,让国外专业公司吃两头,自己做中间。汽车市场的流行趋势、汽车造型,要向人家学习;CAD、CAE等设计分析以及样件的试验,奇瑞的设计人员有能力自己干;至于样品、样件的制作,零部件和整车的试验,以及工装,自己必须具备能力。最后,请外国公司来进行质量把关,比如,让德国设计公司挑意大利公司的毛病,让日本人挑德国人的毛病。

  “没有试验就没有开发”,奇瑞认识到,试验验证是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去年,奇瑞各种车型试验跑了300万公里;国内最大的试车场也正在筹建中,高速环道设计标准时速250公里;此外,奇瑞购买了15个AVL公司的开发台架,正在进行发动机的耐久性试验。

  精神动力与机制保证相得益彰

  唐刚,1993年毕业后加入东风技术中心,参加了东风雪铁龙爱丽舍车型的开发。2001年,他与东风的10多位同事一起来到芜湖,如今是奇瑞控股的佳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奇瑞2003年推出的QQ和东方之子两款新车型,就是他所在的佳景公司开发出来的。在8个月的新车型开发中,他们没有节假日,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工作,一位设计人员甚至连续48个小时没有睡觉……

  “奇瑞的成功是拼出来的”,奇瑞研究院鲁付俊告诉记者。奥迪公司创立之初,一个技术人员每周加班50多个小时,而在奇瑞,一周加班超过70个小时,而且全都是员工自愿。奇瑞确实是一个“拼命”的企业,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根本没有节假日。用奇瑞人自己的话说:“奇瑞有一群不要命的领导,有一批敬业的专家,还有一支肯学习的员工队伍。”

  当然,只有精神动力还不够,必须有机制作保证。在奇瑞,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员工,全部实行合同制,即便是创业元老,也只能跟企业签订5年合同;虽然奇瑞人均工资水平与合资企业相比要低很多,但是,高级技术骨干的工资可以达到一线工人的10倍……

  目前,奇瑞投资2.5亿元建立了汽车工程研究院,已经拥有500多人的研发队伍。按照规划,到2006年,最终规模将达到3000人,投资将达到10—15亿元。研究院还将在北京、上海设立分院,最终还将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奇瑞产品开发的雄心和机制吸引了众多国外留学人员,目前,仅美国留学人员的工作申请就有200多份。

  “我们拥有了世界最先进的5条涂装线之一,模具开发也正在与日本公司合作,明年底公司产能将达到70万辆,将至少有8款车型投放市场,一个雄心勃勃的海外市场发展规划也在实施中……”尹同耀告诉记者,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能力,全球市场的开拓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这些合资企业做不到的事,希望能在奇瑞等自主品牌企业身上率先实现。(本报记者 王政)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王政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