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再谈打造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不为 非不能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4日 13:09  经济参考报

  中国应不应该有自主汽车品牌?中国有没有能力研发自主汽车品牌?中国什么时候能研发出自主汽车品牌?研发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是民族情绪还是历史责任?近一个时期,围绕这一系列问题,许多人士讨论得很是热烈。

  大多数人士认为,中国不仅应该而且必须拥有自主汽车品牌,中国完全有能力研发出自主汽车品牌。他们表示,这种研发,越早越好,越早越主动,越早越能保证中国的经济安全。同时指出,如果我们再不重视自主汽车品牌的研发,有朝一日,中国将不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民族汽车产业。

  但是,有关方面和一些汽车业界人士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这种看法,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认为,世界经济已全球化了,过份要求打造本国汽车的自主品牌,是一种民族情绪;二是以三大汽车集团为代表,他们认为,中国汽车要拥有自主品牌,非一朝一夕,必须要几代人的时间。按他们的说法,不到本世纪下半叶,中国是不可能有自己的自主汽车品牌的。

  至于第一种意见,似不值得说些什么。因为,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属于某一个民族,无论经济如何地全球化,各个国家都要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如果说,提出打造自己国家的自主汽车品牌,就是民族情绪,那人们就有理由怀疑,持这种意见的人士,他们到底是不是这个民族的人了。

  第二种意见则是应该说一说的。他们给我们国家研发自主汽车品牌,开出了一张清单:必须要有年产20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1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1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8000至10000人的研发队伍,30至40个实验室,再经过几十年或几代人的努力,才可能实现。

  开列这个清单,目的是想表明,中国没有条件发展自主汽车品牌。要发展,那是几代人以后的事,目前是“不能为”。

  究竟是能“为”?还是“不能为”?

  从这个“单子”中所开列的条件,我们确实是“不能为”。因为,去年全国汽车总产量虽然达到了400万辆,但没有一家企业达到200万辆的产能,即使像现在一些汽车集团那样,通过各种手段,把一些汽车企业纷纷纳入自己旗下,并一个接着一个地从国外引进,拼命地扩大规模,要单厂产能达到200万辆,也非短期可以奏效;还有,两个10亿美元资金,上万人的研发队伍,几十个实验室等,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才能研发自主汽车品牌,按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界的现状,确实是需要几十年时间,或几代人努力的。

  与两弹、火箭、卫星和飞船相比,汽车还是低技术产品,如果等到有了上述条件再“为”,那中国,根本就不可能有两弹、火箭、卫星和飞船,杨利伟当然也就上不了天,中国的探月飞行,则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因此,毫无疑问,达不到“单子”开列的条件,中国也可以打造自主汽车品牌。这不仅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实践所证明了的,而且从世界所有著名品牌的发展中,也是有轨迹可寻的。

  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世界上所有著名品牌和跨国集团,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都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的。美国的波音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飞机公司,波音品牌,代表着当今世界飞机的质量和形象。但是,当年的波音先生,也是从一间小作坊开始的。他怎么也想不到,当年的波音,今天竟然会成为世界著名品牌;他当然也不会想到,波音会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假如,当年的波音先生,要等到有今天波音的规模和条件,再创造他的波音品牌,恐怕就不会有今天的波音了。

  再如,日本的松下、本田丰田三菱,韩国的现代、三星,以及我们中国自己的联想、海尔、TCL、长虹等,哪一家是等到有了相当规模后,再创自己品牌的?

  中国的汽车界,红旗奇瑞、哈飞、中华吉利等国产汽车品牌,虽然显得稚嫩,且发展空间受到外国跨国集团的重重挤压。但是,他们的品牌,不仅逐渐被国内的消费者所认识,而且还被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所接受。就在三大汽车集团拼命引进时,我国的国产汽车品牌,撑起了中国汽车出口一片天,出口量占全国汽车整车出口的90%,而且也把中国汽车品牌打到了国外,在国外办起了企业。

  然而,这些国产品牌的汽车企业,在三大集团看来,他们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小企业。资金、实力和技术力量,都无法同三大集团相提并论。可就是他们,造出了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研发出了中国人自己的自主汽车品牌。人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政策上一视同仁,并能给予一定的扶持,为他们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中国有影响力的自主汽车品牌,很可能就会在他们中间产生。

  这一事实说明,目前,研发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不是“不能为”,而是“不为”。特别是最有条件和实力的三大汽车集团的“不为”。他们只要“为”,就能“为”;天天喊“不能为”,其实是“不为”,或是“不想为”。只要“为”,或“想为”,就一定“能为”。

  广州本田日方总经理门胁轰二先生,退休前说的一番话感人至深。他说,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达到200万辆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有自己的自主品牌,他希望中国在这方面要注意。一个外国人,严格意义上说,是我们汽车产业界的竞争对手,却对我们的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如此关心,实在令人感佩。

  相比之下,我们的三大汽车集团,理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研发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重任。然而事实是,他们对此并不热心。我们热切期望三大汽车集团,应该尽快地为中国的汽车发展大业,担当起大任,负起历史责任,丢掉“不能为”,或“不想为”,化“不能为”,为“能为”,为发展中国的汽车产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者:田学祥)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