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主品牌:大企业为啥缺少积极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5日 10:28  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年“两会”上,汽车自主品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对打造自主品牌时机的判断,企业老总们的回答却颇令人失望———“没有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中国轿车的自主品牌是打造不出来的”、“只有市场规模达到800万辆,汽车企业才有培育自主品牌的动力”……

  支撑这些观点的论据,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开发一全新车型,耗资数亿甚至十几亿美元,这需要庞大的生产规模来支撑,否则无法分摊巨额开发费用。其实,了解汽车开发过程的人们都知道,上述听起来颇具说服力的论据,只是大企业精心编织出来的“造车神话”。

  对于发展自主品牌,大企业为何缺少积极性?客观地讲,中国汽车工业引进合资近20年,却没有像日、韩一样培养起自主品牌和自主开发能力,原因诸多,板子不该全打在企业身上。

  从政策层面看,在“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思想指导下,企业过分强调了对国外技术的引进,却放弃了诸如“上海牌”等原有的产品和平台,失去了自主开发的载体。随之而来的对国产化率的追求,导致企业将所有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其中,虽初步建立了轿车工业的零部件体系,却在国产化压力下忽视了开发层面的技术学习,反而加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从市场层面看,上世纪90年代末合资政策的松动,导致了“谁合资谁受益”的结果。当时,一汽与奥迪签订技术引进协议,原本希望迅速把奥迪100的车身、底盘技术与一汽引进的克莱斯勒发动机技术结合在一起,推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红旗轿车。但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匹配和开发,毕竟需要时间和精力,一汽推出小红旗轿车不久,其他合资企业就相继拿出了车型更先进、品牌知名度更高的轿车,对小红旗形成了挤压之势。引进谁不会?一汽转而与奥迪合资,推出奥迪A6,至今仍是国内轿车利润率最高的产品。

  从体制层面看,作为大集团的当家人,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的利润和职工的饭碗;国家对大集团班子的考核,也主要看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利润是否增长。虽说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是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大计,但考核机制对眼前利益的侧重,不得不让企业经营者们更着眼于新产品引进的成功,而对耗时费力的自主开发缺乏动力。

  当然,汽车产业走过的弯路已成历史,自主品牌的重要性正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共识,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成长,汽车研发力量的全球化趋势,也为打造自主品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尽快从不能导致技术扩散与能力成长的“合资美梦”中惊醒,在把现有合资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集中精力投身到造福子孙后代的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建设中去,是全社会赋予汽车企业的责任。哈飞、华晨、奇瑞吉利长安等企业,在实力还很弱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自主开发的努力,以三大集团为首的汽车工业中坚力量,又有什么借口拿早已被打破的“造车神话”去搪塞各界对自主品牌的关注和向往呢?!(诤言)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王政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