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感到很踏实。经常是想休息一下,我就倒在床上,听几首舒缓的老歌。”陆志峰告诉我,听老歌是他很喜欢和习惯的一种休息方式。
我问他:“如此简单?”
诚恳的陆志峰
2月25日,陆志峰很忙碌。广汽丰田发动机公司成立,在奠基仪式上,他是主持人。时隔3个月,他比从前清瘦了许多。去年11月见到陆志峰的时候,他因正在用药,面部看上去有些浮肿。而现在,陆志峰已经恢复健康,甚至比从前看上去要年轻几岁。
他曾经对我笑谈“竺延风、苗圩很年轻,胡茂元也很年轻,而自己已经不年轻了。”当然那只是玩笑,站在奠基典礼的台上,他声音浑厚,意气风发,正如健康、成熟、稳步发展的广汽集团。
从10多年前的广州标致项目,到1997年广州汽车集团的成立;从广州汽车零部件工业受标致项目所累,在1995年前后的垂死挣扎,到广东省痛定思痛,在省支柱产业的名单上划掉“汽车”;从2000年6月8日广州汽车工业的战略性重组,到新世纪以来,广汽创造的“广州本田”神话,陆志峰始终是忙碌着的。似乎那一天在完成奠基典礼的主持工作之后,他可以休息一下,但却又被我打扰。那一天是2月26日。
“与那些汽车前辈、汽车大家位于同列,我感到很荣幸。其中有几位老前辈曾经到广州跟我说,这次评选是权威的,也是客观、真实的,这就使我更加受宠若惊。感谢中国汽车报,最诚恳的感谢。”陆志峰对自己被评上“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中的“50位杰出人物”之一,表现得很谦虚,这符合我眼中的陆志峰印象。
在媒体上鲜有露面,做人低调,陆志峰保持着他的原则与习惯。但我知道他补充说“最诚恳的感谢”,是因为评选的事他之前并不知晓。众多评委、专家客观公正的评比结果,让他看到了事件本身于汽车工业的纪念与现实意义。想起不久前谢世的评委之一方,陆志峰更是感慨不已。
“有的时候,人们只看到你所做的最精彩的部分。其实这些精彩都是需要许多的人、许多的事、许多的成功、许多的失败来积累的。我也只是这许多人中的一个。昨天的广汽发动机项目也是如此,大家辛苦、努力,终于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广汽发动机项目的意义
广汽发动机项目对于广州汽车工业的质的飞跃,只是初步的成功。但就这个项目本身,还是有着别样的意义。陆志峰是从他与众多嘉宾一同拿起铁锹奠基的瞬间说起的。
“这个瞬间有着特别的意义。我们有许多的‘第一’,跟别人完全不同。我们是第一家以发动机出口为主旨的企业。”他分析,中国的汽车工业需要出口。假如中国汽车的产品研发能够参与全球的竞争,能够分享全球的技术权,采购能够参与全球采购,尤其是以国内采购为主体,并能够提高一个国产化的百分点,那么我们的成本将下降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四。出口的基础也就具备了。
“我们正在考虑下一步怎么走,下一步的重点是自主研发。根据国际、国内汽车发展的态势,我们在制定自己下一步的方向,并实施着改革。目前改革采取的这几项,都是跟国外同步的,包括我们将来发展自主品牌的一些想法、一些基本思路。我们的大多数产品都是合资的产品,那么下一步,我们很有可能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要花很大的力气,要采取一些很重要的策略,引进外资,生产先进的产品,能和国际完全接轨、能够面对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的产品。以这样的产品带来的资本积累,来尽最大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来做自我研发、自有品牌。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产品,自己能够主导研发,主导采购,主导发展规模,主导市场结构。”
艰难的重组
“这些年,的确是走得很快,但也很累。”陆志峰坦言,当他把汽车作为自己的事业,与人生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开始了一程疲倦之旅。
1997年以来,尽管广州汽车工业颇见起色,但客车、轻型车和零部件却基本处于原地踏步。就在那个时期,广州汽车经历了一场蜕变。把广州汽车厂作为基础,整合原有的4家客车企业,以中外合资形式运作,理顺出资、产权、管理关系,改变了原来的分散局面;保留原来各厂家的骨干人员、有效品牌、合理资源,使新公司成为负债率低、机制新、产品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把羊城集团原有的9个企业合并为一个公司,致力发展专用车;成立广州汽车零部件公司,整合这些因广州标致项目失败而面临倒闭的零部件企业。陆志峰和他的团队构建着广州汽车一个中心、六个基地的蓝图,一路走来。
“我最大的欣慰就是在我们的重组过程中,一大部分国有不良资产被我们赋予了新生,为国家解决了困难。那时,我最大的难题就是裁员。”陆志峰总是那样理性,让人察觉不到他内心的情感,但说到这里,陆志峰动了感情。
“认真地回忆一下,也许有些事情我做错了。如果换个做法,也许效果会更好。我的人生不像人家的人生有那么多的色彩。我在车间当过班长,那时候工业学大庆,我也学。我始终认为,我是一个优秀的车间班长。”
“17岁进厂,我的师傅和一些老工人待我都很好。为什么我对老工人特别有感情呢?在企业的改革重组过程当中,对大量的老工人,我都要善待他们。2000年时,从广州本田过来,当年是关闭了72个企业,裁了7000多人,一年内完成。那么多工人兄弟把自己的岗位是当做终身职业的。那时,我心里的感受是说不出来的,是一种常让我想流泪的痛。但是我必须这么做,要不然企业的整个重组就无法完成。”
2000年,陆志峰从广州本田到广州汽车集团工作之初,当时40%的资产是不良资产,共78亿元。
“这样的起步,如果处理不好,企业怎么发展?几万的退休工人怎么办?所以一定要处理,要合情合理,要得到工人的理解。现在整个企业就很健康,资产负债率很低。没有那几年的过程就没有今天。我很理解工人对企业的感情,几十年的感情。在会上我讲,在私底下我和他们讲,跟那些关闭企业的厂长对话,他为什么下岗。我把自己推到绝路,没有退路,我无悔。人的一生就是如此,一旦你选择做了什么,很多时候是没有退路的,不管多少委屈都要你去背。当时还有个笑话,我病了,有人就说,是这7000多人在背后诅咒我的结果。这我并不介意,我还是要尽我们的能力去善待他们。我的根在那里。”
令陆志峰感动的是,在这两年的春节期间,许多下岗职工都曾来给他拜年。“我感动的是他们对陆志峰的认可,与‘陆总’没有关系。”
广汽中的“田”
2003年,广州汽车的综合实力评估居国内第四,这样的数字在陆志峰看来,似乎并无太多实际意义。
“我从来不想争个第几第几,争个规模上的你多一点我少一点没有意义。要看你这个集团的核心,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够自己左右自己的发展,这里也包括这个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陆志峰对现在的广州汽车有着清醒的认识:“广州本田取得的是初步的成功。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的产品能够在国际上竞争,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本身的核心竞争力也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这才是成功。现在丰田也来了。”
在日本,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陆志峰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广汽一手抓本田,一手抓丰田,两家本来就是很残酷的竞争关系,广汽如何去平衡?
“其实这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他们是广州汽车集团的两个合资子公司,广州本田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的目标是10%,丰田也是占10%,所以两个公司的竞争关系可以用一组数字来表述。本田和丰田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的总目标是20%。任何一个企业家都不会把自己竞争的范围定在狭小的20%,肯定要定在80%的空间中去,所以这个20%跟80%的关系谁轻谁重,很清楚。”
“两个‘田’走在一起,加上日产,整个日系的资源在这里要得到充分利用。整个资源配置过程当中,成本有可能大幅度下降,也会提高我们两个合资者的竞争力。新的伙伴关系有竞争,但是也有良性的伙伴关系。广州汽车固然有自己的优势,但我们要看到的是,并非广州汽车如何,两个‘田’都选择广汽,他们是看中了整个中国的大市场。现在广州本田占6%~7%,丰田占更少。我们非常有信心来平衡两家企业,耕好这两块‘田’”
广汽发动机项目的落成,使更多的人开始关心广州丰田的轿车项目。陆志峰认为这是急不来的事情。
“经过几年的努力,广汽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这不是我个人的成绩,完全是群体的力量。没有陆志峰,广州的汽车工业可能发展得更好。发展是潮流,是规律,国家如此,企业如此,整车项目也是如此。我的心态很平静,更珍惜这个自己可以做贡献的机会,以平常心去对待整个事业。”
成功的标志
或许正是这样一种心态,才成就了今天的陆志峰。也或许是这样一种心态,才让陆志峰对现在市场上销售行情颇好的雅阁轿车,有这样的认识:“在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你竞争不过人家,产能很小,一样卖不出去。如果你有很强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达到30%、40%,也一样可以销出去。关键看我们的竞争。我们市场分布的目标都要逐步明确,现在投放市场的是第七代,很难保证第八代的雅阁是否能够一举成名。在生产过程中一着不慎,或者说,某个微小预测有错误的信息,会导致整个研发、生产、销售出问题。所以对于企业,昨天失败了不代表今天的失败。广州汽车昨天失败,今天却不是失败的;广州现在取得初步的成功,不代表明天依然能够成功。”
按陆志峰的理念,广州汽车工业真正成功的标志,不在于广汽集团可以生产多少产品,而在于广汽是否能够真正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出口生产成功了,才标志着广州汽车工业开始真正取得成绩。出口的主体是轿车的批量,以万辆为起点的批量,并且立足于85%以上的国产化生产。出口的目标市场是成熟的市场如欧洲、日本、美洲。
“在这个平台上的竞争,我们要能够打出‘made in china’,因为这不仅仅是产地的标志,更是一个品牌。”陆志峰说,“广汽集团的这个厂将在年底投产,明年年初批量出口。”
陆志峰不再谈过去,他开始跟我说起广汽今后的宏伟目标和发展战略。用他的话说,一个人经常说自己的过去,就代表着这个人有些老了。
“很庆幸,我一年也见不了你几次,我们聊起来,总免不了过去。”我说。
陆志峰笑了:“我不怕,我倒喜欢这样聊。我已经过了50岁了,我会尽力给下一任留下一个健康的企业。现在汽车工业的人才趋于年轻化,在我这个岗位上的应该是更年轻、更有魄力、更有开拓精神的年轻人。尽管如此,我仍会如当初打拼一样去继续我的事业。就算明天接到文件说职务调动了,今天我的工作还要继续。”
有位学者说,这是一个呼唤英雄的时代,却不是一个英雄的时代。陆志峰不是英雄。我在这里,可以淡去他在事业上的叱咤风云,把他当作一位师长或是朋友,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人。
那天的采访结束前,陆志峰对我说:“其实,我只是千千万万汽车人中的一个。汽车产业是一个群体的产业,没有一个人的功劳,我更不是英雄。在我生命的过程中,能够参与到汽车产业其中,尽我的微薄之力,我已经感到幸运。”
但愿每一天,陆志峰回到家里,可以有时间听几首老歌,轻松休息,回复简单。(陈梓萱)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