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汽车产业提速发展开始,“召回”就是与汽车产业密不可分的一个词,其对汽车产业的深远影响,对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非同小可。汽车召回制度经历了数次“搁浅”后总算正式出台,但这只是个开始,并不是“召回之路”能顺利走下去的保证,构建召回基础性硬件平台、通报机制和监管制度的任务还艰巨得很。
主管部门能否全程监督?
在召回制度较为成熟的国家,生产厂检测出产品质量问题后,都必须先上报国家有关部门,然后政府会监督企业确保“病车”车主都能及时获得消息。而在国内,扮演这个政府角色的是召回的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作为主管部门,能否做到发现汽车产品问题,并监督汽车企业的召回执行情况,十分关键。
技术检测能否辨别缺陷?“召回”的前提是“缺陷产品”,而发现缺陷产品要使用必要的技术检测器械和方法。从原因看,召回次数最多的是发动机系统,其次是传动系统,第三是制动系统,但国内一些零部件企业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水平都不高。因此实行召回制度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即使车辆有问题也可能检测不出来。
规定中指出主管部门将成立专家组来对汽车产品缺陷进行评估。但要对汽车这个千百种材质的集合体进行缺陷评估,专家组的组建难度非常大,专家由谁来担任?检验机构有哪些?检验所需要的费用又能否保证?目前这些都还是未知数。一些企业老总就认为,整个召回制度中,缺陷评估是其中关键。
车主信息管理系统有没有建立?
召回一旦实施,就意味着汽车产品出现缺陷后,汽车厂商要通过自己的销售网络去通知所有涉及到召回车型的车主,厂家还需建立完善的信息搜集及反馈机制,这是个繁琐的信息对流过程。但如果该汽车企业根本就没有建立完善的车主信息档案,一切都是空谈。尽管这一点在出台的“召回”政策中也作了详细规定,但很多业内人士还是对目前的汽车制造商车主管理系统表示担心。由于我国众多汽车企业的营销、售后服务环节都不大规范,厂家对消费者往往没有立册登记,没有健全的消费者信息档案,“召回”操作上的难度会很大,这对于一些主流大型汽车厂商也许不是问题,但要所有的汽车生产企业都执行到位恐怕需要相当长的准备时间。
厂家财力能否负担“召回”
国内的汽车产业面临着良莠不齐的局面,既有发展迅速的大型汽车合资企业,也有经营和资金总摆脱不了压力的汽车厂商。对于这些国内厂家来说,看到“召回”两字退避三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愿或无法承受由此引起的各种费用。如果实行召回,厂家很可能为每辆车搭上近万元的赔偿费用,“负担”甚重。有观点认为,国内汽车企业的积累仍然很薄,不少企业很难有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召回”。
召回会使企业成本增加,按照国际习惯,召回成本必须在年初就编入企业全年财务预算,绝不能事到临头才作为意外支出项目支取,因为召回是企业的正常服务项目之一,但这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还存在认识上的问题。
新快报记者徐嘉丽
不支持Flash
|